近五年(2008—2012)书评学研究综述

2013-08-29 08:52张麒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书评图书图书馆

张麒麟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书评学是一门研究图书评论发展规律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书评工作重新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近五年来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书评学的论文,以述评的方式讨论了书评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概述

本文在中国知网期刊资源库,以“书评”为检索词,综合比较了维普、万方等国内期刊数据库,并剔除评论具体图书的书评文章后,共查录相关文献84篇。按年份发表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文章发表年份统计图

从研究视角来看,这些文章可分为四种类型:(1)书评理论,这是书评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此外,对网络书评的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2)书评文化,其中包括对书评人、书评史、书评写作的研究;(3)书评与图书馆工作,随着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图书馆越来越注重书评的导读推介功能;(4)书评与编辑出版工作,书评作为编辑出版工作的延续,对于优秀图书推介、图书出版控制等极具参考价值。本文将这些文章按主题分类统计,如图2所示。

2 书评理论

2.1 书评本体论研究

对“书评”概念的认识决定了书评学研究的方向。王炎龙、黎娟分别从书评的对象、载体、功能等十个角度梳理了“书评”的代表性定义,并主张定义“书评”应综合、全面地概括书评的各要素,使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1]张颖则从文献信息学的角度,认为“书评本身就是信息载体,提供的是一种对书籍内容与价值进行分析,面向读者大众的信息”,“信息量既是书评的属性 ,也是书评写作的一个要素”,“作者、图书、读者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链,书评信息传递功能就在这互动链发挥作用”。[2]

图2 文章发表主题统计图

从书评的功能上看,书评作为一种写作文体,在图书、图书作者、读者、编辑、出版商、书评作者的信息传播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瞿林东认为,书评的“益处”有三:第一,书评帮助公众了解某书的大致面貌,收到“开卷有益”之效,也使某书扩大了社会影响,更大范围使公众和社会受益;第二,好的书评,可以启发图书的作者和编者;第三,可以扩大了书评作者的学术视野,提升其学术能力。[3]徐晓琳则认为,书评除开指导影响出版行业、指导读者阅读及消费等基本功能外,还能够起到杜绝抄袭侵权和抄袭的作用。[4]

此外,书评还有着学术评价的功能。徐雁在《现代书评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一文中指出,书评是一种知识成果评价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文体,可以起到繁荣学术研究、推进学术发展的作用,在解决学术书评的立场、角度、规范化等问题之后,应建立现代书评学制度和知识成果评价机制。[5]

2.2 书评建设研究

蒋琬洁、张志强的统计结果表明,书评的发展规模遭遇了瓶颈,书评的期刊文章数量均在107至122篇之间,书评类图书的数量每年也都没有超过50本。与此同时,他们认为目前书评质量堪忧,书评标准有待完善,应加强书评阵地建设、加强书评人才建设及整顿书评风气。[6]庞红则从大众阅读的角度入手,又提出了应以书评引导图书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书评和各种读书活动相结合、大力发展数字化书评等建议。[7]

此外,国外的书评建设经验也受到继续关注。如陈诗沁、尤建忠从亚马逊书评机制的构成和特点出发,认为我们建设书评系统时必须建立在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系统上、满足读者相互交换信息的需要、满足读者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需求、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以及具有良好的界面。[8]

2.3 网络书评研究

书评与网络结合之后,其形式和写作群体更加多样,并体现出大众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9]近几年来网络书评的迅速发展正在悄然转变着人们看待书评的态度和利用书评的方式。尽管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宏观框架,但一些学者已经做出了开创性的微观研究。

龚诗阳等人通过对网上书店当当网的实证分析,证实了书评数量、星级评分和负面评价都对图书销量有显著的影响。[10]孙春华、刘业政的统计结果则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可能受困于网络书评数量过多而对决策造成干扰,应通过排序、按星级搜索等加以优化。[11]

曹世生探讨了以微博(Micro Blog)为载体发布的“微书评”,认为微书评不仅受到了传统媒体、网络活动的青睐,客观上也扩大了受众范围、丰富了传播内容、强化了传播效果,可作为传统书评的重要补充,同时更是书评重新赢得大众的契机。[12]

李琴则提出了网络书评发展的整体思路:建立与网络书评新特点相适应的书评标准规范,加强网络书评网站的管理以及建立网上书评数据库、为读者提供知识导读功能。[9]

3 书评文化

3.1 书评史与书评人

伍杰的《新中国书评六十年》是近几年书评史方面一篇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文以时间、人物、重要事件及重要书评文章为线索,梳理了书评的现当代史。他认为,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之前30年书评事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但受到了一些“左”的干扰,之后30年书评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成果。[13]

老一辈书评家们的书评观点也受到了普遍关注。如王云辉认为萧乾的《书评研究》“蕴藏着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先进内涵,仍对我国新时期的书评工作有所启迪”,深刻认识书评必须做到“立”与“破”、“雅”与“俗”、内容介绍与价值评价、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四个统一。[14]侯娴则重新审视和比较了沈从文和萧乾的书评观,认为沈从文“常常从国家重造、民族拯救的历史视角看待书评”,萧乾“则善于以所身处的现实环境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15]

童翠萍的《秋禾书话书评的文体特色》则为研究当代书评家做出了范例。该文总结了当代书评家徐雁的书评文章在题材、立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色,认为其“风格与唐弢一脉相承,说旧话新,融古谈今,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16]

然而,尽管我国的书评历史源远流长,但对古代书评史的研究还存在着大片空白,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仅有邓骏捷的《刘向书录的图书评论特色新探》一文。他研究了汉代刘向所撰书录,认为其“有关图书的评价最具学术史意义”,“既考虑到著者的学术渊源,又注重其学术个性,开创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批评传统”。[17]

3.2 书评写作

徐芳分析了西方学术界的书评写作套路规范,认为我国的学术书评写作规范亟待建立,应学习西方学术书评叙评相辅的结构和叙评相融的内容。[18]瞿林东认为,书评写作有“三忌”,忌夸张、忌排他、忌词盛,并且须正确处理所评之书在同类著作中的大致上的位置以及在作者本人著作中的特点。[3]徐剑凌、黄超则提出书评写作应有文学性的追求:“书评的文学性不但能影响读者对图书进行判断作出选择,还能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指引和调节读者的阅读行为。”[19]

此外,书评的公正性受到广泛关注。温新瑞指出“学术公正是学术型书评的核心理念,是其写作的永恒追求”[20]。然而,目前书评界却存在着“书评广告化”和“广告书评化”的异化现象,这背离了“公正性”,既误导读者,使作者、评者、出版者受损,也有害于整个书评事业。[21]张承恩则“强调书评的写作规律和社会作用,强调书评者的社会责任,让浅薄与媚俗走开。唯如此,书评写作才会重新赢得应有的地位与尊严。”[22]

4 书评与图书馆工作

4.1 书评的导读作用

书评具有导读作用是图书馆学界的普遍共识。书评作为图书与读者的桥梁,“能够揭示图书重点内容、描述读者具体感受、体现阅读体会以及学习经验”,“可以指导读者阅读,引导读者明辨是非,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帮助读者正确认识新书,及时了解书的核心内容、价值及书评作者的感悟,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满足学生学习交叉学科的需求。”[23]

孟珊认为,书评“正好可以弥补现代图书馆工作程序造成人书隔阂的缺陷”,“在深度揭示图书内容,帮助读者寻找、尤其是选择图书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24]刘贺则考察了大众阅读与数字化书评的关系,提出新媒体形势下数字化书评能够促进大众阅读。[25]

书评的导读作用在全民阅读推广的语境下受到了重视,也是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重视开展书评工作的原因。

4.2 图书馆的书评资源建设

图书馆自建书评资源主要源于馆员和读者。许琳瑶考察了杭州图书馆“馆员书评”的践行实例和《图书馆报》的“馆员书评”栏目,认为作为信息资源导航者的图书馆员,其“最重要价值并不在于仅仅服务用户,引导用户、帮助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氛围”,应加强馆员书评工作和建立馆员书评制度。[26]王新利则认为国内书评缺乏独立机制,而“公共图书馆是独立书评机制形成之前最符合要求的书评机构”,应加强图书馆书评工作,通过培养图书馆书评队伍、创办图书馆书评期刊等方式,打造图书馆书评“品牌”。[27]

张彬则提出“图书馆的新职责是构筑读者书评渠道,使书评发展应与大众阅读生活相互促进”,“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网络书评平台,让读者在此互相激发、互相补充甚至互相争论”,充分激发读者热情,并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28]

目前,“书评数据库”的建设已经在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但南爱峰认为目前相关的实践“多采用收集、整合媒体和网络书评的形式,忽略了充分利用高校自身拥有的师生、馆员这一知识密集群体的思想和创作能力,也忽略了书评对个人发展、教育模式的潜在价值”,他提出应建设“校园原创书评数据库”。[29]刘艳苏则基于“读者书评文章、软件建设平台和高素质人才是构建读者书评数据库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保障”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构建读者书评数据库,并解决好“书评信息的征集与分类、平台选择、元数据标引、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等问题。[30]

增加和融合检索途径也是书评资源建设的途径。辛苗探讨了编目添加书评的可行性与实现方法,提出“书目数据著录书评”可起到增加著录深度、提高文献利用率、改进编目工作等作用。[31]杨九龙、左阳则调研了112所“211工程大学”的图书馆网络书评功能,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书评OPAC数据改进的建议,如添加微书评、馆员书评、读者书评等。[32]

图书馆书评资源建设除了自建的渠道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书评。如赵晓东提出“对海量的网络书评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甄别,借助建库工具,把经过遴选、组织并具有价值的书评分类、归档,并编制索引与参照项目,录入数据库,挂在图书馆主页的书评信息栏目下,供读者查阅”。[33]刘东亚也认为“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网上优秀的书评资源加以合理组织,并形成一个引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的引导系统”,应在图书馆网站设立书评专栏,并提供网络导航。[34]

4.3 图书馆的书评工作实践

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书评工作实践一般包括培养书评队伍、创办书评刊物、举办宣传活动(组织读者专题讨论、定期举办有奖征文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书评讲座、搞书评演讲比赛、利用馆办小报结集书评专辑、深化新书推荐目录[35])等。曹力佳介绍了德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书评合作服务(Leko),认为我国图书馆可借鉴其利用书评提高采购质量的做法和跨行业跨区域的联盟合作体系。[36]

对图书内容的深度揭示,书评在专业图书馆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潘晓红在《浅议医学院校图书馆书评工作》中说:“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在于对文献信息的收藏到开发的过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而书评则是深层次地开发文献自身信息的重要方法。”[37]刘艳苏则提出:“农业书评对农业用户查阅及购买学科图书、促进农业教学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搜集农业学科书评信息,构建学科书评数据库,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农业书评信息资源是农业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有益尝试,也是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38]王卫琴也认为:“作为科研单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重要手段的书评,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39]

孟珊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图书馆书评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中期至今。[24]在新时期、新技术和新环境下,图书馆书评工作实践中门户网站、书评系统、网络书评等新手段受到了普遍关注。

林映红调研了107所“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的网上书评服务,认为高校图书馆书评服务系统资源不够丰富,互动性不强,缺乏自建资源。刘思光认为,公共图书馆网站的书评栏目存在着许多不足,应着力打造自主品牌、重视质量、设计合理、方便读者使用的精品书评栏目。[40]王家莲引入了“微书评”的概念,建议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书评”的形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41]

5 书评与编辑出版工作

书评是随着图书出版诞生的,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传播和文化的繁荣。卫淑霞指出,编辑“不仅要把书‘编’出来,还要把书‘评’出去——走向更多的读者,面向更大的市场。而书评无疑是让图书走向读者的重要中介。”应从加强书评队伍建设、选择合适的媒体途径两方面,“通过多种书评的形式,将作者和作品广泛地推荐给读者”。[42]傅荣贤则在《书评与图书控制》中提出,“我国图书的数量与质量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书评是一种可以在图书生产、传播环节控制其数量和质量的反馈机制和有效形式。[43]

从编辑自身的角度来看,书评可以检验编辑工作的质量,可以为编辑工作提供经验、教训和借鉴。任晖认为编辑应具有“书评意识”,一是要关注书评,二是要写作书评,三是会组织书评。[44]齐峰则认为编辑的“书评意识”应包括三点:首先,对图书内容及其作者熟悉、了解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状况、对图书价值做出合理判断;其次,能组织熟悉的人撰写书评;最后,对自然书评要及时反应;此外,“书评意识”也有利于培养书评人队伍、扩大作者资源等。[45]

数字时代的到来也深刻地改变着编辑出版工作。田大宪在《数字出版时代书评的困惑与进路》中认为,由于书评的功能因数字化得以扩大,表现为书评平台网络化、书评主体多元化,并催生了新的图书营销理念。作为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搭建以读者为中心、以观点为主导、以网络出版为基础、以媒体融合为支撑的数字书评平台。[46]秦艳琴、朱婧婷则利用ROST CM软件考察了某书出版后海量的网络评论,从中分析出了读者的主流观点反馈,并以此为案例展示了编辑应如何在数字化的大媒体环境之下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并借此优化自身的组稿、编辑及营销策略。[47]

〔1〕 王炎龙,黎娟.书评概念辨析的多维视角[J].编辑之友,2011(11):20-23

〔2〕 张颖.文献信息学视野中书评的属性与特点[J].文献信息论坛,2010(1):9-12

〔3〕 瞿林东.书评的“三益”与“三忌”[J].中国图书评论,2009(5):76-77

〔4〕 徐晓琳.浅议书评的功能[J].新疆社科论坛,2009(2):88-90

〔5〕 徐雁.现代书评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2):102-108

〔6〕 蒋婉洁,张志强.我国书评与书评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图书情报研究,2012(1):15-24

〔7〕 庞红.用书评引领大众阅读[J].图书情报工作,2009(2):118,129 -131

〔8〕 陈诗沁,尤建忠.浅议亚马逊的书评机制与书评建设[J].出版参考,2012(Z1):51-53

〔9〕 李琴.谈网络时代的书评导读[J].网络财富,2008(11):188-189

〔10〕 龚诗阳等.网络口碑决定产品命运吗——对线上图书评论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2(4):118-128

〔11〕 孙春华,刘业政.网络书店电子口碑供需状况调查研究[J].江苏商论,2008(12):50-52

〔12〕 曹世生.微博书评:正在崛起的书评新秀[J].现代出版,2012(3):47-50

〔13〕 伍杰.新中国书评六十年[J].中国图书评论,2009(10):4-28

〔14〕 王云辉.重温萧乾《书评研究》——论当今书评工作应把握的“四个统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395

〔15〕 侯娴.论沈从文和萧乾的书评观——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4):76-78

〔16〕 童翠萍.秋禾书话书评的文体特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87-91

〔17〕 邓骏捷.刘向书录的图书评论特色新探[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2):12-15

〔18〕 徐芳.西方出版期刊学术书评写作范式初探——以《出版研究季刊》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57

〔19〕 徐剑凌,黄超.书评文学性的价值取向[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3):95-98

〔20〕 温新瑞.学术型书评的公正追求——以围绕《阅读疗法》而写的五篇书评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1):72-74

〔21〕 梁启东.图书的广告书评化与书评广告化[J].图书馆杂志,2010(2):89-93

〔22〕 张成恩.书评写作:让庸俗和浅薄走开[J].新闻爱好者,2008(5):34-35

〔23〕 张永山.充分发挥书评作用提高图书利用率[J].图书馆论坛,2010(4):124-126

〔24〕 孟珊.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书评发展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113

〔25〕 刘贺.数字化书评对大众阅读影响力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38-39

〔26〕 许琳瑶.“馆员书评”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知识导航作用[J].图书馆杂志,2012(4):107-109

〔27〕 王新利.做好书评工作打造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亮点[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4):110-112

〔28〕 张彬.读者书评渠道与大众阅读生活方式——浅谈图书馆读者书评渠道建设[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96

〔29〕 南爱峰.高校图书馆“校园原创书评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4):115-117

〔30〕 刘艳苏.高校图书馆读者书评数据库构建设想[J].图书馆论坛,2010(5):85-86

〔31〕 辛苗.书目数据著录书评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9(1):98-101

〔32〕 杨九龙,左阳.基于OPAC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书评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4):10-14

〔33〕 赵晓东.网络阅读视野下图书馆的书评工作[J].图书馆学刊,2011(3):85-86

〔34〕 刘东亚.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书评工作[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2):117-119

〔35〕 胡萍,邢岩.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开展书评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105

〔36〕 曹力佳.德国公共图书馆的书评合作服务及其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0(8):85-89

〔37〕 潘晓红.浅议医学院校图书馆书评工作[J].河南教育,2012(6):第43-44页

〔38〕 刘艳苏.农业学科书评信息源采集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392-394

〔39〕 王卫琴.科研单位图书馆的书评工作[J].科技资讯,2008(2):212

〔40〕 刘思光.论书评服务与公共图书馆网站[J].图书馆界,2010(6):15-17

〔41〕 王家莲.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微书评工作[J].图书馆学刊,2011(11):92-94

〔42〕 卫淑霞.书评是图书走向读者的重要中介[J].编辑之友,2010(2):42-44

〔43〕 傅荣贤.书评与图书控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3):3-5

〔44〕 任晖.编辑的书评意识和书评能力[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2):109-110

〔45〕 齐峰.书评:科学出版的助推器[J].编辑之友,2008(2):24-26

〔46〕 田大宪.数字出版时代书评的困惑与进路[J].出版发行研究,2008(2):33-36

〔47〕 秦艳琴,朱婧婷.网络图书评论分析与编辑智慧[J].中国编辑,2011(2):75-78

猜你喜欢
书评图书图书馆
书评
书评
书评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重读〈石头记〉》书评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