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

2013-08-30 07:25陈月琴
护理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利器废物医疗机构

陈月琴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对医疗废物实行全程安全管理、集中无害化处理,达到防止疾病、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目的[1]。2012年7月我市卫生局组织专职人员对全市24所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一级医院、二级医院领导对医疗废物管理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的观念不强,设备、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开展的培训项目不全,留于形式,防护措施不到位等。现报告如下。

表1 2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检查合格情况比较 所

1 对象与方法

2012年7月我市卫生局组织医院感染相关人员对本市20所一级医疗机构及4所二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为5组,共用3d时间完成调查。事先未通知调查单位,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与现场提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使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被访谈者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2 结果

2.1 2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检查合格情况比较(见表1)

2.2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 在调查的24所医院中,均无独立设置的医疗废物管理部门,二级医院大部分由医院感染科与护理部负责;一级医院均由护理人员负责管理。

2.3 医疗废物知晓情况 护士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医生,有的医生甚至认为处理医疗废物与自己无关,工勤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知晓率较低,防护意识淡薄。

2.4 实地检查以及与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者访谈了解到的主要问题

2.4.1 废物量增加 为保险怕麻烦只要是垃圾全都往医疗废物袋内装;取消浸泡毁形后都往利器盒内装,利器盒用量大。

2.4.2 费用增加 ①容器的购置费用;②医疗废物处理费用,采用床位数收取费用比按斤收费相对好些。

2.4.3 危害性增加 ①有些医院舍不得使用利器盒,只有在医院接受检查时才拿出来使用,还有的医院利器盒不规范、不符合标准要求,部分医院利器盒反复使用,将利器倾倒入黄色垃圾袋,极易导致运输人员针刺伤;②安全防护不严格,缺乏或无防护用品;③管理不严,私自买卖、乱投放、混放;④职业损伤时常发生。

2.4.4 其他方面 ①舍不得投入,采用便宜的袋子、盒子,用简陋的运送车;②存放于简便狭小的房子,条件限制,改造有困难;③平时与检查时不同。

3 讨论

3.1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力保证 医院领导对医疗废物管理大多数比较重视,有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大部分医院对工作人员也进行了相关培训和考核。检查中发现有些一级医院无运送路线图、应急预案、利器伤处理及报告程序,无专职的运送人员。检查结果表明,二级医院明显好于一级医院,这与医院领导的重视、医院的规模、经济投入以及管理层的层层督导有关。

3.2 全员培训,加强督查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途径 本次检查标准为《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医疗废物管理规定》中的相关内容。江苏省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各级医护人员的责、权,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与暂存、处置、职业防护与培训等作了具体的指导,给管理与操作者带来了方便。但是,真正管理好医疗废物,需要各级人员的共同参与,特别是领导重视、培训以及培训后的执行力度。检查结果显示,被检查的医院均组织了培训工作,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科培训率较高,但一级医院培训的范围与力度不够,特别是工勤人员的培训不够,有的运送人员甚至带着一次性手套到处开关电梯,这样极易导致病菌的播散,值得广大医务人员与管理者重视。大多数医院已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明确分别处理,但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检查仍发现有混放现象,原因是个别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重视不够。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不足,有的医院配备了防护用品,但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的防护意识不足,未能按要求使用。大多数医疗机构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都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医学知识和医疗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处于无知状态。因此,应反复加强培训,提高认识,促使其自觉执行防护措施。

3.3 规范的容器设备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必要前提 检查结果表明,部分医疗单位无密闭运送车辆、未使用规范的包装物或容器,如黄色垃圾袋直接从小摊购买,过薄、易于损坏、无警示标识;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包装不规范、利器盒重复使用,运送人员反复倾倒。有的医院采用输液瓶自制利器盒,但是其上没有警示标识。如果贴上警示标识,再合理封口,放入黄色垃圾袋还是可行的,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防止了渗漏与扩散。实地调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六防”[2]措施仍不足。个别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处由于历史原因或为暂时性建造,不带锁,未能做到防鼠、防蚊蝇、防蟑螂,还有个别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废物放在楼梯下,存放的容器、运输的车辆无防渗漏设施,或有防护设施不使用,或防护用品损坏不及时更新,暂存处无水池等清洗消毒设施、无“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标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4 应急预案、流程的设置与规范执行是防止医疗废物扩散的关键 调查结果显示,一级医院18所医院未建立应急预案;5所一级医院检验科废弃标本处理仍欠规范。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基本能在产生地点进行化学消毒处理后分类包装,但一级医院均未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对于一般生化和常规血液、血清标本处理仍不规范,二甲苯直接倒入下水道。一级医院运送工具简单,无规定的运输路线;包装袋薄弱,容易破裂撒漏;运送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常有被扎伤、血水撒漏情况,污染环境。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对一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频次明显不足,大多数为1周1次,严重违反暂存地医疗废物1d~2 d运送1次的规定,建议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3],严格处理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

4 建议

4.1 合理处置,变废为宝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并非仅有焚烧一种方法[4],集中焚烧不仅浪费资源,也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没有做到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利用[5]。政府可以制定政策,能否由某些部门协商解决此事,引导有资质的企业介入输液器、注射器等的回收利用。即把医院的无污染塑料(输液袋、治疗室加药用的注射器,据估计约占整个注射器的80%)由指定单位回收制成利器盒和回收医疗废物的周转箱或桶送医院使用。这样反复循环利用,既环保、安全,又省钱、省事。无论对企业还是医疗机构都是互利双赢的举措,既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也从源头上防止偏远地区医疗废物的管理不当。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引起关注,尽快研究它的可行性。

4.2 探索新路径,解决基层难题 对于利器存放、暂存地建设、医疗废物收集时间频次以及集中处置问题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建议政府设立专项经费,重点加强镇级医院暂存地的资质建设[6],以镇医院为基本联系点,由各联系点负责其下属医疗机构废物及再回收利用物品的收集,以市为单位确定1所有资质的回收再利用物品企业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不仅是医疗机构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应考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好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7]。

综上所述,医疗废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的协调配合,有赖于明确的行政管理和必要的经济条件。医疗废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加强检查督导及教育培训很重要[8]。要想彻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问题,每个环节均应具有相应的跟踪管理系统,需要周期性的监测和评估,需要受过严格、规范培训的人员参与[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06-16.

[2] 侯铁英,廖新波,胡正路.医疗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438-144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04-05.

[4] 陈扬,丁琼,姜晨,等.履约背景下医疗废物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思路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75-79.

[5] 于志臻,顾翔宇,曹敏华,等.基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72-1773.

[6] 周益众,顾爱清,秦婉婉,等.上海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现状调查与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3):280-282.

[7] 刘波,张卫红,张苏明,等.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41-443.

[8] 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59-861.

[9] 梁洪蒙,单淑娟.国内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77-78.

猜你喜欢
利器废物医疗机构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用好审计利器,促进管理提升
讴歌新利器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光绘利器
电子废物何处去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