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四区社康中心服务供需情况现状分析

2013-09-06 06:06丘敏梅党露希王洪锐卢祖洵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劳务工社康福田区

丘敏梅,党露希,王洪锐,卢祖洵

深圳市作为沿海首批四大经济特区之一,2011年GDP超过1.1万亿元,劳务工医疗保险和社区首诊制的出台,为劳务工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有力保障。但随着流动人口中妇女和儿童的比重不断增加,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要为大多数流动人口提供合适满意的健康服务仍面临重重困难。本研究选择关内 (深圳市二线检查站以内的经济特区区域)的福田区和罗湖区、关外的宝安区和龙岗区的社康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区级卫生行政机构作为组织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主体,结合地理分布、地域面积、城市功能和GDP水平,分析不同区域社康中心卫生服务供给和利用现状及差别,对社区卫生服务决策有重要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调查,选取2008—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龙岗区、福田区和罗湖区的437家社康中心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2 研究方法 对上述四个区域社康中心的服务人口、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人均可利用服务次数进行分析,其中基本医疗服务包括门急诊服务、中医门诊服务和双向转诊次数;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档案、儿童保健、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和计划生育服务五项指标。宝安区的流动人口最多 (2009年359.13万人),故通过分别比较宝安区与福田区和罗湖区的差别,来分析关外与关内的差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13.0进行数据录入、SAS V 8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各项指标以中位数表示其均值,两组间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福田区和罗湖区位地深圳市中部,是人民政府和商业中心所在地,两区面积占市总面积的8.05%;宝安区和龙岗区为工业园分布区,占市总面积的80.75%。2011年四区累计GDP约占全市76%。

2.1 服务人口比较 2008—2010年宝安区社康中心的服务人口持续高于关内两区,约为福田区和罗湖区的3.16和2.5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除2009年外,宝安区与龙岗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3年中,关内两区社康中心的服务人口保持稳定,宝安区和龙岗区年均增长14.49%和2.07%。见表1。

2.2 基本医疗服务情况比较 福田区和罗湖区门急诊服务人次数年均增长40.49%和25.33%,宝安区和龙岗区分别增长34.84%和56.42%。关外两区中医门诊服务人次数仅在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关内两区与宝安区在2010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双向转诊项目上,宝安区上转比例占到89.05%~92.44%,龙岗区占61.74%~74.40%。见表2。

2.3 公共卫生服务情况比较 3年中四区社康中心的健康档案覆盖率下降19.39%~31.20%,关外下降幅度高于关内,其中龙岗区下降幅度最大。关内两区与宝安区在高血压规范管理和糖尿病规范管理的人次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3)。

表1 2008—2010年深圳市四城区社康中心服务人口及利用情况比较Table1 Comparison on service population and use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CHS)in four urban areas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0

表2 2008—2010年深圳市四城区社康中心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情况比较 (人次)Table2 Comparison on primary care supply of the CHS in four urban areas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0

表3 2008—2010年深圳市四城区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比较Table3 Comparison on public health service supply of the CHS in four urban areas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0

3 讨论

3.1 关外社康中心服务可及性较差,适应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尚有困难 关外特别是宝安区社康中心的门急诊服务量高于关内,但人均可利用门急诊服务次数并未呈显著增长。关外服务人口快速增长和社康中心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的矛盾加剧了关外社康中心全科医生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影响患者等候时间和就诊质量,导致关外社康中心人均可及性较差,社康中心服务供需的隐性缺口不断扩大。

3.2 双向转诊仍以上转为主,上转增长率明显高于下转增长率 社康中心尤其是关外两区双向转诊中上转所占比例较大,福田区和宝安区社康中心的下转率负增长。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社康中心技术水平、人员数量和素质有限,影响就诊者的等候时间和诊疗质量,导致居民下转的意愿不高;(2)劳务工医疗保险要求社区首诊,劳务工对于社康中心服务满意度不高,但受到报销政策的限制,出现许多劳务工患者只到社康中心开转诊单而不就诊的情况;(3)诊疗过程中存在部分医师为规避风险将患者上转的情况;(4)双向转诊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制度。

3.3 社康中心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关外较关内失衡更严重 比较关内、外社康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各区社康中心的健康档案覆盖率逐年下降;关外社康中心的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次数、糖尿病规范管理人次数低于关内。综合各区社康中心的服务人口、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劳务工年龄结构较轻,所患疾病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1],其中大部分可以诊疗解决,加之自我保健意识的不足,使其对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求不明显;(2)快速膨胀的劳务工人口产生大量医疗服务需求与社康中心医护人员配置不足造成的供需失衡,使社康中心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开展公共卫生服务;(3)政府补贴不足,使社区卫生服务存在逐利倾向,医院重视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诊疗业务,而忽视无经济收入或收入较少的公共卫生服务;(4)公共卫生经费的划拨未同公共卫生服务数量挂钩,且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同时受长期重医轻防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弱化。

3.4 社康中心中医服务的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关外较关内更为薄弱 各区中医服务水平普遍不高,中医门诊服务次数占门急诊服务次数的比例不足10%;中医服务尚未稳定,关内社康中心表现为中医门诊服务次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关外表现为起点低且发展缓慢。各区社康中心中医服务发展薄弱的现状导致人均可利用水平较低,而关外社康中心较关内更低。因此,应扩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同时结合各区实际情况,从整体和局部社康中心中医服务统筹协调发展[2]。

总之,从区域上看,关内社康中心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优于关外,人均可利用服务水平不高仍是关外社康中心的突出问题;从社区卫生服务种类上来说,公共卫生服务和中医服务发展相对薄弱。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应从增强对关外社康中心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人力资源配备,同时,重点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和中医服务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从区域和服务水平上综合提高社康中心整体服务水平。

1 张丹,程锦泉,江捍平,等.深圳市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劳务工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9):600.

2 施永兴,陈继根.社区中医药服务贡献率应用与评价[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15.

猜你喜欢
劳务工社康福田区
多变的雨
钓鱼达人
福田区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问题探讨
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深圳市N区为例
专科-社康序贯治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生活质量的研究
医院—社康—家庭三元联动延续网络信息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探讨福田区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营效率评价及发展建议
2007—2012年深圳市沙井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劳务工医疗保险门诊费用调查研究
深圳地区外来劳务工群体图书馆服务需求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