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3-09-07 09:05郭升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

郭升辉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院,湖南永州 425000

踝关节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骨折类型及机制也较为复杂。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后恢复踝关节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现对本院骨伤科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同期进行西医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5~45 岁,平均 27.5 岁,骨折时间 1.5~5.0 d,平均 2.4 d;旋前外旋型12例,旋后外旋型21例,旋后内收型15例,旋前外展型9例,垂直压缩型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有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恢复踝关节的生理结构的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均按照《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里面的操作步骤进行,术后选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

1.2.2 术后治疗 对照组患者根据术后情况进行西医的治疗,予补液及营养支持,按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并结合服用多酶片、钙片、维生素片等促进骨折愈合;肿胀严重者,静滴20%的甘露醇注射液以缓解肿胀,并术后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功能恢复的锻炼。治疗组患者使用本院骨伤科自制的活血化瘀膏,由当归、没药、赤芍、紫荆皮、乳香、龙血竭、红花、三七、透骨草、独活、黄柏、白芷、栀子、花椒等22味活血化瘀药为主的中药制成。将药膏摊涂在大小适宜的牛皮纸上,外敷于踝关节骨折的部位,再用普通的医用弹力绷带以缠绕固定好踝关节骨折的关节。每2天更换1次药膏,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其肿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统计其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的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包括关节活动度、抬举功能)等症状的评定参考keds HC的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记录。痊愈:患者所有疼痛、肿胀及压痛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且其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压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其关节功能有明显的好转。有效: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压痛的症状有改善,关节功能有进一步的恢复。无效: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压痛等的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的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经相应的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的症状积分明显比治疗前大为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血化瘀膏对踝关节骨折的早中晚的症状治疗有显著的改善。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肿胀治疗前 治疗后功能障碍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30 30 2.4±0.6 2.5±0.5 2.53>0.05 0.5±0.3 1.3±0.6 6.42<0.05 2.2±0.7 2.3±0.3 2.53>0.05 0.3±0.1 0.9±0.4 5.63<0.05 1.6±0.8 1.4±0.7 2.46>0.05 0.3±0.1 0.8±0.4 6.35<0.05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经相应治疗后,治疗组13例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骨折属于肢体经脉的“血瘀”证范畴。现代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踝关节骨折的一般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踝关节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踝关节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使患肢严重肿胀,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肢时加剧,使关节功能丧失[3]。

祖国医学把踝关节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与现代医学骨折愈合过程的3个分期基本相吻合,即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骨痂改造塑形期[4]。其早期为骨折后1~2周,此时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气消散[5]。中期为骨折后2~4周,此时患者从生理上及精神上对骨折后的境况有所适应,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缓解,瘀血肿胀大部分消失,此期治疗当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为主。而后期为骨折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期当以活血养阴、补益肝肾为主,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同时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6]。

由本次研究可见,治疗组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的的症状积分明显比治疗前大为降低,且比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治疗组使用的活血化瘀膏加上弹力绷带以固定治疗肢体踝关节骨折,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其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踝关节骨折部位渗出的组织液的吸收以止痛消肿,从而改善踝关节骨折部位的肿胀、疼痛等的症状,同时也为踝关节骨折部位提供更多的氧和营养,以加速修复病灶的部位,缩短其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郑寿鹏,勾守建,尼哈提.踝部损伤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6):438-439.

[2]黄英,冷重光,焦健.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116-117.

[3]潘焕生.踝关节后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995.

[4]Lauge-hansen."Ligamentous"ankle frac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Acta Chir Scand,2007,97:544.

[5]汪毅,杨艳.活血化瘀药对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64.

[6]汪学松,邱贵兴.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4):145.

猜你喜欢
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