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大学生便秘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3-09-07 03:07楚慧款钟丽坤张秀静张静智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患病率医学生人群

楚慧款 李 海 钟丽坤 张秀静 张静智 金 玉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430022)

便秘为一常见临床问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1],可有腹部不适或腹胀症状。据文献报道,欧洲、大洋洲一般人群便秘患病率分别为 17.1%和 15.3%[2],法国社区人群患病率高达22.4%[3],北美地区患病率在 12% ~ 19% 左右[4],韩国一般人群自诉便秘和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病率分别为 16.5% 和9.2%[5]。我国一般人群FC患病率(6%)相对低于西方国家,男、女性分别为4%和8%[6]。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北京地区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患者占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总人次的4.1%,其中约20%为重度便秘患者[7]。研究显示便秘受性别、诊断标准、地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民族等因素影响[8]。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与一般人群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人群便秘情况的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调查武汉地区大学生便秘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对象与方法

一、试验设计

于华中科技大学在校生中分层抽样选取研究样本。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假设武汉地区大学生便秘患病率为 14.32%[9],精确度为 95%CI,允许误差为1.5%。根据抽样调查样本量计算公式:N=uα/22π(1-π)/δ2(N为所需样本量,π为总体患病率,δ为允许误差,uα/2为 α =0.05时的双侧检验 u值),由此计算出所需最小样本量为2097。由于问卷内容涉及其他功能性胃肠病,考虑到问卷应答率和有效率,拟定调查人数为3000名。根据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总数,拟定调查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比例为2∶5,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再按照男女生比例和各年级学生比例确定各层调查人数。

二、调查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由7位经正规培训的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开展问卷调查。问卷以纸张形式发放给大学生,填写问卷时如有疑问,由调查小组人员给予解答。

三、问卷设计和内容

问卷设计由本文第一作者和另一负责人完成。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①社会人口统计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籍贯、家庭居住环境(城市/农村)、本科/硕士/博士/八年制年级、是否住校、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烟酒嗜好、既往病史、过敏史、腹部手术史、本人/家族消化道疾病史、家族其他疾病史。②消化道症状:以FC罗马Ⅲ诊断标准[10]为主要内容设计问卷,如近3个月内出现发热、便血、贫血、腹部包块、体质量明显下降(>3 kg)等报警症状,则疑有器质性疾病而予以剔除。③生活压力:在韩国对大学生开展的生活压力调查问卷[11,12]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FC诊断标准(罗马Ⅲ标准)[10]:①符合以下两点或以上:至少25%的排便有a.排便费力,b.硬便或干球便,c.排便不尽感,d.肛门直肠阻塞感,e.需手法辅助排便(如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f.每周排便<3次。②不使用轻泻药时几乎无松软便。③没有足够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前症状至少出现6个月,近3个月符合上述标准。

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11,12]:共 50 个问题。压力来源分为人际关系问题和任务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恋爱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任务问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价值观。被调查者根据最近1年内上述事件的出现频率和重要度进行评分(均为4个等级,0~3分),每一问题的得分为其频率评分与重要度评分的乘积。

四、数据录入和筛选

对所有问卷进行编码,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结构文件(.qes),生成数据文件(.rec)。由5位调查者将问卷答案录入数据库,并交换问卷进行第二次录入(双录入核对),以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根据录入信息区分有效问卷和无效问卷,“有效问卷”的FC相关症状必须填写完整,症状部分缺失而无法判断者视为“无效问卷”。

五、统计学分析

应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17.0统计软件,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便秘危险因素的分析先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P值均为双侧检验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调查概况

共于华中科技大学发放问卷3164份,回收问卷3143份,其中男生2266名,女生877名,医学生(同济医学院)892名,非医学生(华中科技大学本部)2251名,应答率为99.3%。有效问卷2912份,其中男生2112名,女生800名,医学生811名,非医学生2101名,有效率为92.7%。有效问卷的性别、专业分布见表1。

表1 有效问卷以及FC患者的性别、专业分布和FC患病率

二、FC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

303名学生符合FC罗马Ⅲ诊断标准,总体患病率为10.4%。FC患者的性别、专业分布见表1。

1.性别分布特点:男生FC患病率为8.8%,女生为14.6%,女生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C组相比,FC组女生比例偏高[38.6%(117/303)对26.2%(683/2609),P <0.05]。

2.专业分布特点:华中科技大学非医学生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而医学生中男女生几乎相等。为排除性别的影响,在进行医学生与非医学生FC患病率的比较时,不采取直接比较总体患病率,而是分别在男生中和女生中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男生中还是在女生中,非医学生FC患病率均略高于医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8.8%对8.7%,P=0.96;女生:15.6%对 13.7%,P=0.46)。八年制医学生FC患病率略高于本科、硕士、博士医学生,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男生:9.1%对8.3%,P=0.79;女生:14.4%对12.7%,P=0.63)。

3.教育阶段分布特点:分别分析不同教育阶段大学生的FC患病率,结果显示从本科生、硕士生至博士生,FC患病率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为排除性别的影响,分别在男生中和女生中比较不同教育阶段的FC患病率,结果显示其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男生中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女生中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607)(见图1)。

图1 不同教育阶段大学生FC患病率比较

三、便秘症状谱分析

303例FC患者的便秘症状谱分析见图2,各便秘症状中以排便不尽感(214例)和排便费力(203例)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肛门直肠阻塞感(167例)、硬便/干球便(157例)、排便次数减少(118例)、手法辅助排便(70例)。进一步分析男女生间便秘症状谱的差异,发现男生排便不尽感较女生常见(73.1%对 66.7%,P <0.05),而排便次数减少(56.4% 对 28.0%,P <0.05)和手法辅助排便(31.6%对17.7%,P <0.05)在女生中更为常见。

图2 便秘症状谱分析

四、便秘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1个可能的FC患病影响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生活压力、饮用酸奶、生冷饮食、辛辣饮食、熬夜、失眠、既往病史、过敏史、本人消化道疾病史、家族消化道疾病史、家族其他疾病史。鉴于不同教育阶段大学生FC患病率的差异,教育阶段亦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压力、教育阶段、失眠、本人消化道疾病史四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生活压力、失眠、本人消化道疾病史为FC患病的危险因素,教育阶段为FC患病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 论

本次调查显示武汉地区大学生FC总体患病率为10.4%,略高于国内一般人群患病率[6]。2006年武汉地区大学一年级学生便秘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亦显示在校大学生便秘患病率高于国内一般人群[9],与本次调查结果相符。既往研究[2,4,7,11,13~15]发现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生活应激事件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对便秘患病率有重要影响。此外,缺乏日常活动和锻炼对便秘亦有一定影响[16]。既往大学生便秘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便秘患病率与女性、生活地区为农村、饮水量少、静坐生活方式、既往胃肠道感染史和便秘家族史有关[9]。总结上述研究发现的便秘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的生活、行为特点,大学生FC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可能与其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大、上课时间限制造成的久坐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不良排便习惯等有关。不同研究采用的FC诊断标准不同(罗马Ⅱ和罗马Ⅲ),对研究结果亦有一定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女大学生FC患病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与国内既往对大学生的调查以及国内外一般人群调查结果一致。男女性FC患病率的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以及女性较男性更易产生精神心理压力且活动量较少有关。年轻女性处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时,可能因激素水平的影响而更易发生便秘[17]。女性特有的盆底解剖结构亦为便秘的重要原因[18]。

本次调查还发现大学生的FC患病率与其教育阶段呈负相关,从本科生、硕士生至博士生,FC患病率逐渐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患FC的保护因素,其原因可能为本科生由于学历限制,学习压力和对未来就业问题的担忧明显高于硕士、博士生。

本次调查中FC患者的便秘症状谱分析显示,最常见的便秘症状为排便不尽感(70.6%)和排便费力(67.0%)。对香港人群的调查亦显示排便不尽感为FC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5]。对我国一般人群以及北京地区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人群的调查显示排便费力是FC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且后一人群中近2/3的患者将排便费力视为最痛苦的症状[6,7],提示临床医师应着重关注并协助解决便秘患者的排便不尽感和排便费力问题。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压力、失眠、消化道疾病史为大学生患FC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生活压力、应激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是便秘发生的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为精神心理因素经脑-肠轴影响胃肠动力,通过改变结肠转运和肛门直肠功能导致便秘发生[13]。失眠对便秘患病的影响可能与失眠者多伴有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有关。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和精神心理健康是防治便秘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消化道疾病史者往往伴有消化道功能异常,尤其是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后者与便秘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次大学生便秘危险因素分析中,城乡差异(P=0.79)和家庭经济状况(P=0.95)两项社会经济相关因素均未进入多因素分析,该结果不同于2006年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便秘患病率高于城市学生)[9],与国外一般人群调查结果(社会经济地位对便秘有重要影响)亦不一致[2,19]。对同一地区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为,2006年的调查对象为新入校大一学生,生活水平上的城乡差异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差异仍较明显,而本次调查对象涉及大一至博三,且主要为住校生,生活水平基本一致。一般而言,随着入学时间的延长,大学生生活水平受城乡差异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将越来越小。

综上所述,与国内一般人群相比,武汉地区大学生便秘患病率偏高,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所学专业对便秘患病率影响不大;便秘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排便不尽感和排便费力;生活压力、教育阶段、失眠、消化道疾病史为便秘的主要影响因素。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年,武汉)[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5):291-297.

2 Peppas G,Alexiou VG,Mourtzoukou E,et al.Epidemiology of constipation in Europe and Oceania:a systematic review[J].BMC Gastroenterol,2008,8:5.

3 Siproudhis L,Pigot F,Godeberge P,et al.Defecation disorders:a French population survey[J].Dis Colon Rectum,2006,49(2):219-227.

4 Higgins PD,Johanson JF.Epidemiology of constipation in North America:a systematic review[J]. Am J Gastroenterol,2004,99(4):750-759.

5 Jun DW,Park HY,Lee OY,et al.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bowel habits in a Korean community:prevalence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and self-reported constipation[J].Dig Dis Sci,2006,51(8):1471-1477.

6 Zhao YF,Ma XQ,Wang R,et al.Epidemiology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bowelsyndrome:the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SILC)[J]. AlimentPharmacolTher, 2011, 34 (8):1020-1029.

7 刘巍,刘晓红,方秀才,等.北京地区门诊慢性便秘患者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J].胃肠病学,2010,15(2):95-98.

8 楚慧款,侯晓华.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特征[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11(24).

9 魏柏,余保平.大学生便秘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5(2):167-169.

10 Drossman DA,Corazziari E,Delvaux M,et al eds.RomeⅢ: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M].3rd ed.McLean,Virginia:Degnon Associates,Inc.,2006.

11 You JS,Park JY,Chang KJ.A case-control study on the dietary taurine intake,nutrient status and life stress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patients in Korean male college students[J].J Biomed Sci,2010,17 Suppl 1:S41.

12 Chon KK,Kim KH,Yi J.Development of the revised life stress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J].Korean J Health Psychology,2000,5(2):316-335.

13 Devanarayana NM,Rajindrajith S.Association between constipation and stressful life events in a cohort of Sri Lank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Trop Pediatr,2010,56(3):144-148.

14 Kil SY,Oh WO,Suk MH.A study on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perceived stress and constipation of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J].J Korean Community Nursing,2004,15(4):600-607.

15 Cheng C,Chan AO,Hui WM,et al.Coping strategies,illness perception,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constipatio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3,18(3):319-326.

16 Sandler RS,Jordan MC,Shelton BJ.Demographic and dietary determinants of constipation in the US population[J].Am J Public Health,1990,80(2):185-189.

17 Jung HK,Kim DY,Moon IH.Effects of gender and menstrual cycle on colonic transit time in healthy subjects[J].Korean J Intern Med,2003,18(3):181-186.

18 吴嘉煖,刘晓红,刘巍,等.女性慢性便秘的特点分析:多中心横断面临床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8):1255-1258.

19 Bytzer P,Howell S,Leemon M,et al.Low socioeconomic class is a risk factor for upper and lowe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 15 000 Australian adults[J].Gut,2001,49(1):66-72.

猜你喜欢
患病率医学生人群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