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联度评价模型与应用

2013-09-07 03:48蔡文春李莹华寇凤梅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四川广元6807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兰州730070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州市关联度关联

■ 蔡文春 李莹华 寇凤梅 石 林(、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四川广元 6807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兰州 730070)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城乡发展关系就成为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的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把握城乡发展的态势和特点,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和对立,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甘肃省幅员面积45.44万km2,总人口2719.23万人,全省辖14个地州市,在空间上总体呈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的狭长型蜂腰带装分布态势(见图1)。近60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未能步入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均衡、一体的发展道路,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封闭、差异和摩擦问题依然突出。同时,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城乡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因此,从城市和乡村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甘肃省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概念

(一)城乡关联

城市和乡村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城乡联系做了相应的诠释和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的诠释都存在基本的特征,即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在城乡空间的流转和配置。

所以,城乡联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的过程。

(二)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发展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城乡互动,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三)城乡关联度

城乡关联度是用来比较、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越大,表明城乡联系越密切,其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相互对应。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只是一个相对值,需要在相互比较中分析城乡关联发展状况。

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

(一)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城乡关联度作为表示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即通过因子分析将所有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指数。城乡关联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联发展的水平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利用mapinfo等GIS作图软件将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表达,以增强分析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数据主要来自于《甘肃发展年鉴2011》、《甘肃农业经济年鉴2011》及《兰州统计年鉴2011》等。本文研究的甘肃省14个地州市在区域上均包括其所属县市,如兰州市包括三县五区,白银市包括三县两区,其余地州市亦然。

(三)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通过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相互交流,从而构成复杂的城乡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关联和功能关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科学性、简明性、全面性及可获取性等原则,本文选取自然条件、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经济联系、社会联系及生态联系为功能指标层,耕地面积比、公路网密度等26个分析指标来构建甘肃省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四)评价步骤

对按照区域协调度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城乡空间联系和城乡功能联系水平两个层次的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空间联系水平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况,其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78.88%,保留这三个因子能够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最后结果确定提取三个主成分。功能联系水平的前四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解释方差量82.77%,因此,确定提取四个主成分。据此,分别可得Y1,Y2,Y3与X1,X2,X3……X11的关系式和 Y4,Y5,Y6,Y7与 X12,X10,X11……X27的关系式:

将标准化后数据代入上式,得14地州市因子得分。因子Y1,Y2,Y3的得分基本反映了各地州市的城乡空间联系水平,Y4,Y5,Y6,Y7的得分则基本反映了城乡功能联系水平。虽然 Y1,Y2,Y3和 Y4,Y5,Y6,Y7基本综合了原信息,但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各地州市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可根据表 2 和表 3 将 Y1,Y2,Y3和 Y4,Y5,Y6,Y7分别以其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一个衡量各地州市城乡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M1=45.638Y1+21.12Y2+12.12Y3

M2=44.383Y4+18.155Y5+12.605Y6+7.626Y7

因为城乡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同样重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因而对其取均值作为城乡关联度综合得分值,即:G=(M1+M2)/2。

评价结果分析

(一)城乡关联度空间分析

甘肃城乡关联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见图1)。从甘肃省14地州市的城乡关联度来看,兰州市关联度最高,嘉峪关市居第二,平凉市第三,其余地州市的关联度从金昌市的124.4下降至甘南州的22.2。

从城乡关联度等级划分来看,兰州市、嘉峪关市、平凉市、金昌市及天水市城乡关联度较高,属于Ⅰ级。其中省会城市兰州市是陇中地区集聚和扩散效应最强的节点,嘉峪关市、金昌市是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亦称河西地区的区域中心,平凉市和天水市彼此相邻,形成了陇东南地区的区域发展中心。

城乡关联度处于Ⅲ级的地州有武威市、张掖市和陇南市,其中武威市和张掖市都位于河西走廊。甘南州全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其城乡关联度值仅为22.2,远远落后于第Ⅲ级地州市,故将该州单独划分为第IV级。甘南州社会经济条件均比较落后。

(二)城乡关联度和城乡空间联系、功能联系比较分析

表4 甘肃省城乡空间联系水平、城乡功能联系水平、城乡关联度分级及排名Tab.4 The urban-rural interaction level of Gansu Province in 2010

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超过一半的城乡关联度和空间联系水平、功能联系水平排名基本一致,这表明城乡空间联系、城乡功能联系与城乡关联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见表4),但三者并非完全一致。如关联度排名第1的省会兰州市,其空间联系水平和功能联系水平排名分别为第8和第3。兰州市经济空间分布上依然为二元结构形式,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经济水平差距大,农业技术含量不高,民营经济不发达,中心城市的核心集聚过强,而区域大集聚不足,区域合作与分工不强。因hx 兰州市应积极探寻发展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与分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空间联系水平位于全省最后五位的是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和武威市,这五个地区彼此相邻,都位于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即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亦称河西地区。丝绸之路的辉煌已成为该区域的历史,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作用,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荒漠化日益严重,现有各类荒漠化土地占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的75.3%,耕地面积比在全省处于最低。再加上干旱,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有效耕地灌溉面积日益递减。恶劣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路、铁路路网的建设和城镇体系的发展,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切阻碍了该区域城乡之间的空间联系,同时也对该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其中,嘉峪关市和“镍都”金昌市均为典型的重工业城市,2010年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市总产值的77.8%和77.3%,较强的工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拉动提升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功能联系水平,但未来区域社会经济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必将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的建设,提升空间联系水平,为区域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强大的空间支撑体系。

临夏州、陇南市空间联系水平分别排第3、第5,而功能联系水平分别排序第10、第13,表明这两地区还未完全发挥其较好的空间联系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寻找其中原因,促进其城乡协调发展。其余各地州的空间联系水平和功能联系水平基本一致。对于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水平均低的甘南州,应继续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较为一致的有嘉峪关市、金昌市、兰州市、白银市、庆阳市、定西市和陇南市,甘南州三项指标排序都靠后,但相对来说,城市化水平位次和人均GDP位次都略高于城乡关联度位次14。这表明三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必然有利于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其城乡关联度值也应该较高,反之亦然。

张掖市、武威市和酒泉市这三个位于河西走廊的地区,其城乡关联度位次均低于城市化率位次和人均GDP位次,表明河西地区城乡区域系统的发展受到该地区广大农村区域发展状况的影响,薄弱的自然基础,以及在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的建设方面,广大的农村区域不具有与城市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

天水市的城乡关联度位次高于城市化率位次和人均GDP位次,平凉市和临夏州的城乡关联度位次和城市化水平位次基本一致,但明显高于人均GDP位次。表明这类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迟缓,使得城乡关联度值虽然较高,但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类地区可适当的优先发展城市,发挥城市的集聚-扩散作用,从而辐射带动农村的发展。

结论

在诠释城乡关联发展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地州市的城乡关联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地区的城乡关联度与其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但又不可将三者等同。城市化只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条途径,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复杂系统。

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应在相互的比较分析中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区域的动态纵向比较。由于收集资料的困难,本文只对甘肃14地州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有待日后进一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1.曾磊,雷军,鲁奇.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

2.段娟,鲁奇,文余源.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

3.战金艳,鲁奇,邓祥征.城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

4.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

5.马昂主,胡必亮. 城乡联系:理论阐释与模式选择. 中国农村经济. 1993(8)

6.蔡文春,张竟竟等.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

7.屠锦敏,屈鹏举,董晓峰.兰州都市圈建设研究[J].城市与区域,2006,13

8.戴尔阜,方创琳.甘肃河西地区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

猜你喜欢
州市关联度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魔方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水质评价分析
智趣
基于灰关联度的锂电池组SOH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TOPSIS的新疆15个地州市碳排放经济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公交线网模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