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质量控制检测与结果的分析

2013-09-12 03:14李向东云庆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潮气量示值分析仪

黄 韬 崔 骊 李向东 云庆辉

麻醉机是临床重要的急救设备,其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药品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气体、分压和弥散至血液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现代麻醉机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系统发展,新一代的麻醉工作站可以联网、沟通、定义、调整麻醉过程和记录,评估麻醉效果,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如果麻醉机性能不可靠,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1]。因此,定期对麻醉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临床使用风险[2]。

1 麻醉机质量控制检测设备

目前,计量站质量控制检测设备使用美国FLIKE公司的VT-PLUS HF气流分析仪对医院的麻醉机定期检测(如图1所示)。

1.1 气流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VT-PLUS HF气流分析仪是由传感器、内部电路和输出装置共同构成。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A/D转换器送到内部电路,内部电路对信号进行分析,并通过显示装置将检测到的输出气体的各项参数显示出来,这些参数主要有压力、气流和氧浓度[3](如图2所示)。

图1 VT-PLUS HF气流分析仪

图2 VT-PLUS HF气流分析仪工作原理图

1.2 检测前准备工作

(1)正确连接麻醉机、检测仪和模拟肺,如图3所示。

图3 麻醉机检测气路连接图

(2)检测仪开机、预热和自检,然后将检测仪调为双向气流模式,再接通麻醉机的电源和气源后开机,按要求设置其相关参数,待检测仪读数稳定后记录相关数据。检测项目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和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压力水平、氧浓度及安全报警功能[4]。

2 麻醉机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2.1 快速供氧功能与回路气密性

将麻醉机设置为手动工作模式,再启动快速供氧按钮,用检测仪测量吸气端口输出的氧流量值,此值应≥25 L/min 。

将麻醉机的APL阀设置为手动模式,并装上手动皮囊保证麻醉机外回路处于密闭状态,按下快速充氧按键,使回路内的压力达到30 cm H2O,等待30 s观察压力表的压力下降状况,规范要求压力下降值不可>5 cm H2O。只有在限值内,才能保证麻醉机回路的密闭性和潮气量的准确性,并且可以确保麻醉气体无泄漏[5]。

2.2 APL阀功能检查

(1)机控状态下APL阀检查:当麻醉机设置为机控模式和控制通气模式后调节APL阀的压力范围,观察是否影响机械通气。

(2)手动状态下APL阀检查:将麻醉机设置为手动工作模式,通过快速充氧功能为手动皮囊充气,然后设定APL阀的压力值分别为30 cm H2O、50 cm H2O、70 cm H2O,每次设定压力值后,用力捏皮囊,观察气道压力表,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APL阀应自动释放压力。

2.3 氧笑联动装置检查

先关闭氧气和笑气旋钮,然后重新打开笑气旋钮,观察氧气旋钮是否随之打开;再关闭氧气旋钮,观察笑气旋钮是否随之关闭。

2.4 流量计检查与蒸发罐检查

在控制通气模式下启动麻醉机,旋动流量控制旋钮,观察流量计浮子是否能稳定浮起,流量计是否有连续可调功能[6]。

观察流过蒸发器的气体是否有箭头表示方向。逆时针旋转蒸发器的体积分数调节旋钮,检查是否有增加麻醉药品输出浓度的功能。在“关”的位置上必须有“0”或“OFF”,或“关”等字样或符号,蒸发器标定范围的刻度是否清晰[7]。

2.5 通气参数检测

(1)潮气量:容量控制(VCV)模式下,设置麻醉机呼吸频率为f=15次/min、吸呼比为I∶E=1∶2、呼气末正压为PPEP=2 cm H2O、吸入氧的体积分数为Fi02=40%,分别设定麻醉机的潮气量为200 ml、400 ml、600 ml、800 ml,并记录气流分析仪上潮气量的实际测量值和麻醉机上的检测示值,并分别计算各测量点的示值偏差与实际输出误差,均不得超过设定值的15%[5]。

(2)呼吸频率:在容量控制(VCV)模式下,设置麻醉机潮气量为Vt=400 ml、吸呼比为I∶E=1∶2、呼气末正压为PPEP=2 cm H2O、吸入氧的体积分数为Fi02=40%,分别设定麻醉机的呼吸频率为40次/min、30次/min、20次/min、15次/min、10次/min并记录气流分析仪上呼吸频率的实际测量值和麻醉机上的检测示值,最后分别计算各测量点的示值偏差与实际输出误差,均不得超过设定值的10%。

(3)吸呼比:在容量控制(VCV)模式下,设置麻醉机的呼吸频率为f=15次/min、吸入氧的体积分数为Fi02=40%、呼气末正压为PPEP=2 cm H2O、分别设定麻醉机的吸呼比为I∶E=1∶1、I∶E=1∶1.5、I∶E=1∶2,并记录气流分析仪上吸呼比的实际测量值和麻醉机上的检测示值,最后分别计算各测量点的示值偏差与实际输出误差,均不得超过设定值的10%[9]。

(4)吸入氧的体积分数:吸入氧的体积分数是在容量控制(VCV)模式下,设置麻醉机的潮气量Vt=400 ml、频率设定为f=15次/min、吸呼比为I∶E=1∶2、呼气末正压为PPEP=2 cm H2O、分别设定麻醉机的吸入氧浓度为21%、40%、60%、80%、100%,并记录气流分析仪上吸入氧浓度的实际测量值和麻醉机上的检测示值,最后分别计算各测量点的示值偏差与实际输出误差,均不得超过设定值的10%。

(5)吸气压力水平(有些麻醉机无此模式):吸气压力水平需要在压力控制(PCV)模式下进行检测。设定麻醉机呼吸频率为f=15次/min、吸入氧的体积分数为Fi02=40%、吸呼比为I∶E=1∶2、呼气末正压为PPEP=0 cm H2O,分别设定麻醉机的吸气压力值为10 cm H2O、15 cm H2O、20 cm H2O、25 cm H2O、30 cm H2O。并记录气流分析仪上吸入吸气压力水平的实际测量值和麻醉机上的检测示值,最后分别计算各测量点的示值偏差与实际输出误差,均不得超过±(2%满刻度+4%实际读数)。

图4 2009-2012年麻醉机检测结果分析

(6)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正压(PEEP)是在压力控制(PCV)或容量控制(VCV)模式下进行检测的,设定麻醉机的吸气压力水平为20 cm H2O、频率为f=15次/min、吸呼比为I∶E=1∶2、吸入氧的体积分数为Fi02=40%,分别设定麻醉机的呼气末正压为2 cm H2O、5 cm H2O、10 cm H2O、15 cm H2O、20 cm H2O。并记录气流分析仪上吸入呼气末正压的实际测量值和麻醉机上的检测示值,并分别计算各测量点的示值偏差与实际输出误差,均不得超过±(2%满刻度+4%实际读数)[8]。

(7)安全报警:设定麻醉机机为容量控制(VCV),潮气量为Vt=400 ml、呼吸频率为f=20次/min、吸呼比为I∶E=1∶2、呼气末正压为PPEP=2 cm H2O、吸入氧的体积分数为Fi02=40%,使用成人夹板肺。调节气道压力上限、分钟通气量等参数、观察呼吸机是否报警。

3 麻醉机质量控制结果与分析

计量站2009-2012年对麻醉机进行检测,其4年中检测的具体情况见表1、如图4所示。

表1 2009-2012年麻醉机统计表

通过统计和分析麻醉机检测结果,发现导致麻醉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潮气量、吸气压力水平及呼气末正压和氧浓度监测。

3.1 潮气量偏差大

在检测中发现,潮气量误差偏大是导致麻醉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经分析发现,导致潮气量误差偏大的原因是麻醉机外置流量传感器失效及部分麻醉机老化。由于传感器是医用耗材必须定期更换,但是其成本较高,更换会造成麻醉机不合格率偏高。为了提高潮气量检测的合格率,对于老化的麻醉机,如果多数参数检测不合格且无法维修,应贴报废标签强令设备退役。

3.2 氧浓度偏差大

氧浓度偏低是造成麻醉机检测不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未定期更换已老化的氧电池,或医生在使用前未按操作说明对麻醉机的氧电池进行自校,均会导致氧浓度偏差大。因此,应更换老化的氧电池,并说明麻醉机的正确操作方法,不断提高氧浓度检测的合格率。

3.3 呼气末正压偏差大

部分麻醉机的气体输出使用的是袋箱驱动气路,由于袋箱有一定的重量,会在呼气末产生一些压力,导致呼吸末正压偏差大。应淘汰此类机型。

4 结语

麻醉机在临床上属于高风险医疗设备,涉及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麻醉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非常必要。在检测中有许多细节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计量员不断总结实际经验,提高对量值失准的判断、处理能力,以确保麻醉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黄韬,李向东,崔骊,等.麻醉机质量检测中的实例分析及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31):7711-7713.

[2]李向东,崔骊.医学装备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112-123.

[3]崔骊,李向东,黄韬.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检测和故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3):45-46.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试行)[S].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2008-06-17.

[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实施通用要求(试行)[S].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2008-06-17.

[6]李向东,崔骊.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工作安全[J].中国医学装备,2011,8(4):48-49.

[7]李向东,云庆辉,苏燕平,等.HDCT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109-110.

[8]戴捷,冯璐琼.医疗设备质量安全和维护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1,8(9):80-83.

[9]杨松霖,陈基明,李国栋.麻醉机强制通气频率和吸呼比的质控方法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4):106-108.

[10]苏建奎.关于呼吸机麻醉机强检可行性探讨[J].医疗装备,2012,25(3):93.

猜你喜欢
潮气量示值分析仪
织物电阻测试仪校准中电阻示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织物透气量仪透气率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气动电控麻醉机潮气量日常监测数据分析
学龄期儿童潮气量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