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脑出血患者血栓通粉针治疗观察

2013-09-12 01:02成先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脑水肿水肿血肿

成先萍

脑出血是临床上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常见、多发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脑卒中患病率的 10% ~15%,病死率极高[1],本研究采用血栓通治疗28例脑出血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均是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2~72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8例,脑页出血9例,脑干出血9例;治疗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 33~73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8例,脑页出血11例,脑干出血9例。所有患者均是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后未留下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的再发病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控制血压、脱水剂抗脑水肿、神经营养剂、细胞活化剂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注射用血栓通(冻干)450 mg,静脉滴注,1 次/d,连用14 d。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在入组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行头颅CT检查,测量并记录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变化情况。疗效判定:疗效判定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治愈: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完全自理,评分达76%以上;显效: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部分生活自理,评分达51.75%;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生活不能自理,评分达 11% ~50%;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评分0% ~10% 或治疗后出现症状加重甚至死亡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例,%)

3 讨论

脑出血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周围继发性脑缺血水肿,脑出血后血肿压迫邻近脑组织使血管丧失自身调节作用,继而血肿周围脑组织产生水肿,导致加重神经组织发生更严重的继发性损害[3]。临床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最初几小时内血肿周围缺血较明显,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阶段血肿体积变化较小,而水肿体积却有较大增加,使得血流缺损量下降。脑缺血可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此外,若血肿内凝血酶及红细胞发生破碎,血红蛋白的毒性也可加重脑水肿,由于血肿压迫和血管外血流的直接作用使病灶区及其周围的细胞死亡,形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早期治疗可有效减少水肿,防止有害物质的产生,使神经细胞得到相应保护。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是从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皂苷而制成的注射剂,其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能。本观察通过对两组治疗结果的分析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能明显改善脑内血肿周围缺血区血流,促进血肿和脑水肿吸收,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薛维.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脑出血后微循环障碍的改善.当代医学,2010,16(20):27-29.

[2] 刘宇辉,彭立忠.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1):35.

[3] 岳术义,冀学红.脑出血后脑水肿及微创清除引流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华当代医学,2005,3(8):26.

猜你喜欢
脑水肿水肿血肿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