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2013-09-13 01:49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5期
关键词: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隋 欣 赵 宏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二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是指伴有局灶病症的短暂性、可逆、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如不及时治疗,1/3以上患者可发展成为脑梗死〔1〕。TI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无特效疗法。本文就我院收治的TIA患者采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并予临床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TIA患者90例,纳入标准:(1)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其他颅内病变;(2)首次发病;(3)排除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缺陷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患者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66.2±3.1)岁;发作频率≤2次/d 35例,>2次/d 10例;持续时间≤1 h 32例,>1 h 13例;伴高血压12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8例。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9岁,平均(67.1±3.7)岁;发作频率≤2次/d 35例,>2次10例;持续时间≤1 h 32例,>1 h 13例;伴高血压12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阿司匹林100 mg/d,晚饭后服用;氯吡格雷片,首次300 mg,之后改为75 mg,睡前口服,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每晚顿服。两组患者均低脂饮食,禁用其他的溶栓药、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物。

1.3 效果评价 (1)近期疗效:①显效:治疗3 d内TIA得到控制,症状完全缓解;②有效:治疗5 d内TIA得到控制,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 d TIA仍未得到控制;④恶化:发展为脑梗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血脂指标:治疗前后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3)远期疗效:随访观察12个月,记录TIA复发、非致死性脑梗死、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 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LDL、HDL、TC、TG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n=45,±s ,mmol/L)

表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n=45,±s ,mmol/L)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时间TC TG LDL HDL观察组 治疗前5.71±1.21 3.52±0.72 3.62±1.01 1.01±0.24治疗后3.22±0.721)2)2.21±0.301)2)1.60±0.901)2)1.41±0.331)2)对照组 治疗前 5.72±1.25 3.52±0.62 3.60±1.02 1.02±0.21治疗后5.02±1.02 3.02±0.33 3.02±0.74 1.00±0.29

2.3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TIA复发和非致死性脑梗死、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n)

3 讨论

TI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和微栓塞形成在TI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为〔3,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脑部区域性缺血;同时,血管内膜下基质暴露形成富含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的动脉血栓。因此,采用抗血小板和稳定易损斑块药物治疗TIA已得到公认。

氯吡格雷可以通过不可逆地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血小板受体结合及与之耦联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5,6〕。目前氯吡格雷在临床已广泛用于治疗TIA,疗效确切。但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尽管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不会影响易损斑块,短期内效果并不理想。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降脂药物,是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及斑块内的脂质沉积,延缓甚至逆转斑块的形成〔7,8〕。

陈路明等〔9〕报道强化降脂治疗可使TIA的再发生风险降低16%。本文中采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结果与张金海等〔10〕的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能更有效地在短期内控制TIA,改善血脂水平,减少远期TIA复发和非致死性脑梗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4.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83.

3 李春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1740-1.

4 江 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6-8.

5 Om S,Manhenke C,Squire IB,et al.Plasma MMP-2,MMP-9 and N-BNP in long-term survivors following complic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ion to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asures of 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J〕.J Card Fail,2007;13(10):843-9.

6 罗森华,黄伟胜,丘锦龙.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3):2898-900.

7 刘 峰.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119.

8 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组.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专家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81-3.

9 陈路明,徐 斌,严家川.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1):1885-6.

10 张金海,刘 英.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69-70.

猜你喜欢
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