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患者血清IL-6、CRP的变化与心脏指数的关系

2013-09-18 12:42张雄英杨裕家刘贞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2期
关键词:稳定期冠脉心肌梗死

张雄英 杨裕家 刘贞平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期是指ACS特别是其中的心肌梗死急性期发作过后, 在一个较长时间段患者病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 也称心肌梗死的恢复期或陈旧期, 这段时间可能是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 其长短取决于患者的心脏及全身因素[1]。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近年有关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时免疫系统活化, 患者白细胞介素-6( IL-6)、CRP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的标志物, 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为了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并与心功能指标作相关分析, 以探讨其作用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患者80例, 均为AMI患者, 1年以上无再出现心肌梗死症状。根据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确诊[3]。均为男性 , 年龄 (56.5±10.2) 岁。按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分为心功能I级、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 心功能Ⅳ级四组。每组病例均为 20 例 , 平均年龄 (56. 5±10.2) 岁。 正常对照组 20 例 , 均为男性 , 平均年龄 (54.8±10.4) 岁 ,为本院健康查体者, 血常规、胸透正常, 四周内无感染病史, 无呼吸、消化以及心脑血管等系统慢性病史。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测方法

1.2.1 心功能检测 全部患者及对照组在空腹和静息的状态下进行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 射血分数、心输出量, 通过心输出量计算心脏指数[4](公式: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1.2.2 血清IL-6、CRP检测:全部患者及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肘静脉血1.8 ml注入0.25%枸橼酸钠抗凝液O.2 ml试管中 , 轻摇 , 3000 r/min 离心 10 min, 采用 ELISA 法测定 CRP、IL-6。ELISA试剂盒由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以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q 检验。指标间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患者的血清IL-6、CPR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 血清IL-6、CPR浓度以心功能Ⅳ级患者最高, 依次递减。

表1 各组血清G- CSF浓度比较(n, ±s)

表1 各组血清G- CSF浓度比较(n, ±s)

注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 *P<0.05, #P<0.01

例数(n) 血清IL-6(ng/L) CRP(mg/L)健康对照 20 46.3±10.6 3.823±2.6心功能I级 20 60.3±15.1* 10.52±0.35*心功能Ⅱ级 20 121.32±53.02 12.68±0.51#心功能Ⅲ级 20 156.39±48.41 14.43±0.38#心功能Ⅳ级 20 221.40±45.22 16.89±0.62#F 15.304 11.269 P<0.01 <0.01

2.2 线性相关分析表明,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患者的血清 IL-6、CRP 与心脏指数呈负相关 ( r=-0.741 , P<0.01)。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膜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梗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5]。而心肌梗死急性期发作过后, 在一个较长时间段患者病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 我们称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期[1]。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后, 由于心肌缺血使心脏收缩功能减退, 心肌梗死丧失了大量心脏功能, 心肌梗死遗留下来的心室壁瘤, 使心室收缩不协调, 合并引起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以及心房颤动等, 均可引起心力衰竭。

近年的研究表明, CRP是炎症急性期反应的标志物, 是一项敏感的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表明,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血清CRP、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说明由于心肌组织缺血或坏死,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处于激活状态, 不仅产生了大量抗原刺激免疫系统, 而且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 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过程, 致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被激活, 从而产生大量的IL-6, 参与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过程[6]。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在IL-6、IL-1、TNF-a等细胞因子的诱导下, 肝细胞合成CRP增加[7]。CRP通过激活补体途径导致心肌损伤, 促进心室重构进展, 导致心衰发生或加重[8]。

本研究中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均处于稳定期, 并不存在急性心肌梗死, 但其同样也存在显著的血清IL-6、CPR 的升高 ( P<0.05)。而且 , 血清 CPR、IL-6 的浓度随心功能的严重程度而不一:血清IL-6、CPR浓度越高, 心功能度越严重, 心脏指数越低。所以,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患者仍需定期检测CPR、IL-6, 有助于估测患者的心功能状况、预后和疗效。

[1] 冯庚.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导致心搏骤停可能性的临床预测.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03-2104.

[2] 吴再涛,李玲,马贞枝,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华全科医学, 2010,8(11):1403-1404.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28.

[5] Foo K,Cooper J,Deaner A, et al.A single serum glucose measurement predicts adverse outcomes across the whole rang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Heart,2003,89(5):512-516.

[6] 陈文思,李刚,吴玉叶,等.血清IL-6、TNF-a和SAA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意义.热带医学杂志,2006,6(11):1207-1208.

[7] 任宁,黄体钢,舒蹭,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IL-6 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7, 16(5): 497-500.

[8] 张亚平,葛 淼,闫燕春,等.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老年女性心脏指数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31(13):2394-2397.

猜你喜欢
稳定期冠脉心肌梗死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