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2013-09-21 07:00
关键词:产学研京津冀区域

吴 玫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 30019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继长三角之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也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近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京津冀区域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却也付出了自然资源消耗过度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高昂代价,依赖高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的传统发展路径将难以持续,以创新为动力的新资源经济模式 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新资源经济模式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各自发挥不同作用,承担相应责任。在政府支持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区域创新体系将是新资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协调和利用京津冀地区产、学、研优质丰富的知识资源,创新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以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学研合作是基于各自不同的知识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契约为纽带,为实现合作主体间知识的转移、交换、共享、创新等形成的一种交流关系,合作形式包括技术及产品交易、技术研发合作、人才流动与人才培训、市场调研、售后技术服务等。产学研合作引发的知识流动既有有偿的知识转移也有无偿的或补偿很少的知识扩散和溢出。产学研合作不单是简单的技术知识的转移、扩散,更积极的意义在于知识的溢出效应,即接受溢出方通过学习、共享、交流、模仿、竞争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知识吸收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产学研各方作为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与政府、中介机构、金融部门共同组成动态的区域创新网络,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绩效受主体特征及其关系、网络特征以及网络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主体特征及其关系

Agrawal(2000)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知识溢出的效应与接受溢出主体的认知、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有关,这种吸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取决于接受主体必要的预备知识。宁军明(2008)[1]认为影响知识溢出的主要因素是接受方的吸收能力、溢出方的控制能力以及双方之间的技术差距、认知距离和地理距离。技术差距、认知距离也是一种知识距离,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2007)通过分析知识溢出模型得出,在知识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知识差距越大,知识溢出效应越大。Jaffe等 (1993)[2]对专利引用的实证研究表明,专利在引用来源上存在空间衰退现象。刘璇等(2010)[3]对我国四大直辖市技术扩散半径进行了测度,说明了空间距离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另外,也有研究认为主体的创新动力、对创新网络的认知程度等都会影响知识溢出效率。综合文献研究得出,产学研合作各主体的创新动力、知识基础、吸收能力、知识距离以及空间距离等特征对产学研合作有重要影响。

(二)区域创新网络特征

创新网络特征包括网络联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主要特征变量有网络联系的强度、互惠水平、非重复性等和网络结构的密度、多元化、中心性、集群性、正式化程度、开放性等。Rowley等人关于网络联系强度对不同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强联系网络适合于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渐进创新,而不适合进行根本创新;何亚琼(2005)[4]对中关村小企业网络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网络特征变量的强度、互惠水平、非重复性、中心性、集群性以及正式化程度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变量有正向影响,而网络密度、多元化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Capaldo认为开放性网络、成员多样性、分散的能力和市场机遇、竞争和成员间强信任基础对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而封闭的网络、同质的企业之间的强联系会逐渐降低市场机会、减少创新的可能性;Angel认为非正式沟通对集群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明显。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看,强度、密度、互惠水平、中心性、正式化程度等特征变量从不同角度反应了区域创新网络及其主体的社会资本[5],对产学研合作有程度不一、正负不等的影响。

(三)区域创新网络的外部环境

1.区域经济结构特征

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专业化、多样化以及城市化特征密切相关。国内外均有研究认为,专业化更有利于技术效率提高,而不太有利于技术进步,对区域创新没有显著促进作用,因为专业化集群的知识溢出主要发生在产业内部,技术视野与创新机会窄化;多样化能同时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对区域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因为产业间的创新更能产生新思想,创新结果有可能催生新产业和新市场,而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柴志贤等(2010)[6]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以及城市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专业化与多样化具有积极的创新促进效应;城市化程度及规模对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积极作用,但对非发明专利申请影响稍弱,且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经济的多样化结构特征更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提高。这些研究表明,区域经济结构的专业化、多元化与城市化水平在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上对产学研合作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和合作空间。

2.区域社会环境

区域社会环境为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提供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区域市场经济微观经济活力、社会的创业精神、竞争环境、制度环境、诚信文化、文化生活、信息平台等是影响区域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社会因素,它们分别是产学研合作动力的来源、互惠的保障、信任的土壤和建立合作联系的基础。

3.政策环境

产学研合作主要是各主体在利益互惠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自发自愿的市场行为,但是合作关系在意愿发起、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方面由于价值目标的不一致极易出现问题,政府的适度干预和完善的政策环境,既是对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激励,也是对市场秩序的保护和对“市场失灵”时的补救。如德国为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准,向中小企业提供科研人员或企业派人到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并为此提供科研津贴。德国教科研技部设立“小型企业参与基金”,每年提供约6亿马克(约占科研促进总额的36%)促进中小企业实施技术革新计划。联邦和各州提出类似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大约有600项,仅财政金融政策就有一般性财政援助、促进研究开发贷款、改善地区经济结构补贴、改善环境优惠政策、职业教育资助贷款、促进咨询补贴、新建企业资助等七大类。[7]这些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德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为产学研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上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作了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分析,只有当宏观环境适当才能激发和支持产学研合作,同时也只有在一定的微观和中观条件下,产学研合作才能发挥各主体与外部的协同作用,正确看待、改善、利用这些因素,将有效提高区域产学研合作的绩效水平。

二、京津冀地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条件和合作现状

(一)京津冀地区经济基础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沿海三大主要城市圈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区域的行政分割,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北京和天津“双核”的辐射作用较弱,严重的行政壁垒制约了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与相对均衡发展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差距不小。2011年,京津冀地区GDP总量约占全国的11%,只有长三角的50%左右,天津、北京的人均GDP分居全国的第一、二位,约是河北的2.5倍;京津冀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6.2∶44∶49.8,其中,北京集中了教育、科研、现代和新型服务业,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6.4%,居全国首位,仅生产性服务业就占北京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而天津和河北呈“二、三、一”分布,两地第二产业比重相当,但天津的第三产业比重却比河北高十几个百分点。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张中,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产业同质化程度正逐渐降低,三地功能定位和分工日趋明朗,北京产业发展的重点是高端知识密集型产业,天津以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并重,河北则以传统产业为主。据赵勇、白永秀对中国发育程度最高的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或专业化水平的测算结果表明,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在全国位居高位,但中心城市北京与外围城市的差距极大,北京的功能分工水平是天津的9倍,是河北省城市平均值的23倍左右[8]。这说明中心城市北京的产业集聚过度,制约了其他城市的经济规模及发展水平。

(二)京津冀地区的知识能力

知识能力是区域知识存量、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关于区域知识能力的评价,OECD和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有相关的指标体系,针对我国国情,柳卸林给出了以下几个测度指标:研发投入、研发机构、专利情况、科研论文、技术合作、技术转移、FDI、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等。参照这些指标,依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2011年京津冀地区三地知识能力评价指标作比较分析:研发机构数量上,京津冀三地依次为370、58、75所,北京的数量相当于长三角的总和,占全国的10%;北京的R&D人员是天津、河北的10多倍,占全国的26.5%,其中博士学位拥有者占全国的将近一半,是天津、河北的20倍左右。R&D投入北京是天津的3.1倍、河北的4.7倍,且北京以政府为主导、天津和河北以企业为主导(表1);R&D经费外部支出北京是天津的31倍、河北的49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的研发活动与外界的合作极为活跃。专利授权数北京达4万项,是天津和河北的3倍左右,其中发明专利约1.6万项,是天津的6倍多、河北的10倍多,说明北京的专利中有更多的技术创新。科技论文北京10万篇,分别是天津与河北的4.6倍和3.5倍。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北京1890亿,是天津的11倍、河北的72倍,占全国的40%(整理自《2011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京津冀三地分别为7 342、5 193、2 601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480、3 831、1 899亿元,这两项指标都用以表示企业的创新能力。

上述数据表明,北京与天津、河北的知识能力相差悬殊,呈梯度下降态势,理论上有利于知识扩散和溢出,但前提是知识能力低的地区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吸收能力。而目前,由于区域内城市间经济水平断层和知识差距过大,中心城市北京的资金和技术更多的转移到了区域外。从表1可以看出政府在地区知识能力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企业与学研的联系强度。

表1 2011年京津冀各地R&D投入强度及企业在学研R&D经费支出中的占比

(二)京津冀产学研合作现状

在国家推动及各地政府的配合下,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教育、科技各领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产学研合作也取得不少成绩,如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与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天津钢管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国鼎环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共建水质实验室、中科院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肿瘤医院开展肿瘤纳米技术全面合作、河北省科技厅与北京市科委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河北钢铁集团与中国钢研集团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等。这些合作或者是政府运作的结果或者是产业集团主导的长期的、正式的合作关系,而区域更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是市场推动的结果,更有意义的是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

区域产学研合作可从教育合作、科研合作、技术合作、技术交易等方面来考察,从对数据获得的便利考虑,本文仅从区域的论文合作和专利合作两个指标来表现区域合作现状。如表2所示,京津冀地区间产学研合作表现出分化状态,专利合作呈逐年递增趋势,而论文合作却逐年递减,说明地区间技术合作正在加强,而学术合作却在削弱,长期以往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知识距离。北京与上海虽然距离遥远,但从专利角度看,却比京津冀地区间的合作更频繁,北京与上海自2009年至2011年3年间专利合作分别有172、142、189项,远超京津冀各地区之间相应年份合作的总和,说明地区合作中知识距离比空间距离的影响更大,因为空间距离比知识距离形成的障碍更容易克服。京津冀产学研合作之所以没有长三角地区的活跃,一是中心城市北京的辐射强度不够;二是区域行政力量较强,市场竞争意识不足,缺乏创业精神和氛围,缺乏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内驱力;三是河北某些地区的经济落后、知识能力不够所导致;最后一点,鉴于京津冀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现阶段京津冀地区的产学研合作还需要各地政府的协调与扶持,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地区间的行政壁垒还难以打破。

表2 2007-2011年京津冀论文与专利合作情况

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对策建议

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言,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重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极化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北京逐渐面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资源多度聚集制约了北京的发展。要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缓解北京的压力,需要将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同时教育、科技等公共资源积极向外围地区辐射,以实现区域资源要素的均衡化布局和经济一体化发展,这要求外围地区具备一定的产业承接能力、升级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推动外围地区与核心地区的协同共进。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区域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市场空间。

(一)完善政策环境,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政策环境是政府为支持产学研合作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其督促落实的制度和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是制定政策、监督落实推动京津冀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建议三地政府牵头推动,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参与,设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领导机构及常设组织协调推动的机构,并形成长期的、常态化的会商制度。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机构职责主要有:①研究制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规划。②制定打破行政分割,发挥市场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起到协调推动功能的政策体系,如财政、金融和税收支持政策;人才资源共享的扶持政策;产业、教育、科技和信息资源共享政策等。③具体协调组织推动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④协调解决产学研合作的具体问题;⑤最终实现三地的产学研资源的集约管理、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作用,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强区域产学研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1.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开放的网络、非正式沟通等因素对区域创新及产学研合作都有促进作用,这些都有赖于覆盖面广、信息丰富、运行快速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在政府间领导机构指导推动下,加强三地产学研信息化建设,整合产业界的技术研发需求信息、技术交易信息、人才需求信息等,打破学研与企业技术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汇集相关技术研讨会、新产品展销会、行业联络会等信息,搭建京津冀三地、产学研三方互通互联的定期和非定期交流渠道;发布产业技术新成果、新进展以及技术发展前景预测以指引产业发展和产学研合作方向;建立完善技术中介服务信息网、法律政策服务信息网、金融服务信息网等,打造京津冀产学研信息资源共享的开放性网络系统。

2.知识资源共享平台

京津冀地区汇集众多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区域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汇集地。图书馆、实验室是知识储存、技术研发的重要设施,教师及课程是知识传播的载体。三地高等院校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和优势,有计划地合作开发特色课程,合作培养人才,建立同等层次院校的学生成绩及学分互认制度;共建图书馆、重点实验室,并对社会开放;共建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科技园区等,加速知识外溢,尽快提升津冀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均衡发展。

(三)加强区域创新网络建设

产学研合作模式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一般由技术攻关到技术联合再到技术联盟逐层深入发展。前两种模式大多属于自主创新,市场主导,主要存在于中小企业,后一种模式多由政府主导,主要适用于重点行业和战略产业。结合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特性及支柱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从产业存在的梯度性及生产要素禀赋的互补性,在三地政府推动指导下,进一步推动一批技术创新联盟,建议在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间形成稳定有效的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和知识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机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的、支撑性的渠道和力量。同时,京津冀每个地区中小企业众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有相当数量,他们产学研合作的特点是市场主导,目的是获取技术资源及技术解决方案,在这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由分散的技术联合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为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信息、渠道和制度保障。

(四)转变高等学校办学理念,加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和创新意识

京津冀地区汇集了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211”院校几乎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从《2012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整理得知,2011年,京津冀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支出1 296亿元,技术转让合同额121亿元,研发收益比率为0.093;而长三角研发经费支出1165亿元,技术转让合同额122亿元,研发收益比率为0.105,京津冀地区高等学校的研发效益低于长三角地区。2009年高等院校输出技术成交金额前20名的名单中,京津冀地区有6所高校入选,长三角地区只有2所,到2010年京津冀地区减至2所,而长三角地区却增至7所,综合来看,京津冀地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弱于长三角地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成功就是很好的诠释。产学研合作使大学与产业界保持紧密关系,二者在共同探讨技术方向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等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改变学术本位思想,以绩效考核激励和积极引导产学研合作,从而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注释:

①新资源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低资源消耗、低环境负荷的新经济发展思路和理念,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脱钩,提高生产效率和增长质量,实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代价下的经济发展(2013年达沃斯论坛,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

[1]宁军明.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36-137.

[2]JaffeA,TrajtenbergM,HendersonR.Geographic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3):577-598.

[3]刘璇,邓向荣.技术空间扩散范围测度研究——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 [J].科学学研究,2010(9):1331-1337.

[4]何亚琼,秦沛,苏竣.网络关系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J].管理科学,2005(6):18-23.

[5]张文宏.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上)[J].江海学刊,2011(2):104-112.

[6]柴志贤,项后军.空间经济结构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J].南方经济,2010(3):3-12.

[7]李保宁.德国中小企业生存的奥秘及启示 [J].计划与市场探索,1999(5):29-30.

[8]赵 勇,白永秀.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18-30

猜你喜欢
产学研京津冀区域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分割区域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