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法融入戴明循环在手术室轮转护士中培训效果的研究

2013-09-22 05:51詹欢乐陈丽莉王洁张宵宵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手术

詹欢乐 陈丽莉 王洁 张宵宵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浙江 温州325000;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角色体验法(Role-experiencing teaching)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即让护生分别担任护士和患者角色,通过角色体验强化职业责任感。戴明循环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提出,又称PDCA循环,其运转方式是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科学工作程序进行管理循环。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存在教学方法及形式单一等问题,不能满足护理专业人文特点的需要[2]。也有文献[3]报道:每次课的中后段时间里,学生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开始转移及下降,而巧妙的将两种教学结合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我院采用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法对手术室轮转护士进行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为新院建设做人才储备,2011年共招聘护士60名,并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分批到手术室轮转2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名 ,均为女性,年龄19.0~24.0岁,平均(21.22±1.32)岁;对照组32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31名,年龄19.5~23.5岁,平均(20.85±1.14)岁。两组在年龄、学历、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PDCA循环法带教,由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老师制定出教学计划,并按照PDCA循环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1.2.2 观察组 将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法进行带教,根据目标制定带教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将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内融入角色体验实践课程。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阶段(第1周):体验洗手护士和手术医生,带教老师在空闲的手术间内,设置模拟手术场景,进行外科洗手法,穿脱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帮医生戴手套,穿针、带线、上刀片、传递的正确方法 ,整理器械台,并且反复练习。第二阶段(第2周):进行护士和患者角色互换体验,每2人为1组,采用角色互换法和亲身体验法,即护士分别充当患者或操作者,相互安置手术体位进行练习。体验患者被推车运送进手术室时的感受,与“护士”交流时的心理感应以及被安置的手术体位舒适度,在“护士”与“患者”的体验中相互讨论体位安置,进一步改进措施。第三阶段(第3~10周):体验手术室应急演练,设置手术室发生火灾、停电、中心供氧停止、手术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模拟场景,按我院《手术室应急预案流程图》进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反馈,以便在下一个循环计划中能够不断补充和改进带教计划与带教方法,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推动下一阶段的动力和依据。

1.2.3 评价方法 (1)理论考核评定:由总带教老师统一命题,由理论知识(70分)和病案辨析题(30分)组成,对两组轮转护士同时闭卷笔试;(2)操作技能考核:按照手术室各项操作评分表,包括操作技能(80分)、人文关怀(20分);(3)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轮转护士对带教效果的问卷调查表,该表包含8项内容。采用1~5分评分法,其中1分:很差;2分:差;3分:一般;4分:较好;5分:好。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后当场收回。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2)

表1 两组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考试成绩理论知识 病案辨析题操作考试成绩操作技能 人文关怀对照组 32 63.84±3.56 19.81±2.85 65.72±2.30 11.69±1.20观察组 28 64.68±2.70 23.18±3.58 74.86±2.32 13.25±1.73 t-1.013 -4.054 -13.83 -4.095 P P>0.05 P<0.05 P<0.01 P<0.05

表2 两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比较±s,分)

内容 对照组(n=32) 观察组(n=28)t P掌握知识情况 2.14±0.16 2.32±0.13 -4.79 <0.05锻炼人际沟通能力 2.29±0.11 2.70±0.12 -6.38 <0.05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30±0.11 3.48±0.15 -5.37 <0.05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97±0.32 3.33±0.21 -5.06 <0.05团队合作意识 2.64±0.25 3.05±0.35 -5.31 <0.05培养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1.96±0.20 2.42±0.21 -8.52 <0.05提升综合应急能力 2.15±0.19 2.39±0.25 -4.26 <0.05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82±0.22 3.26±0.30 -6.51 <0.05

3 讨论

3.1 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培训的可行性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的培训体系,构建了“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护士在体验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新时代的护士大多为大专以上学历层次,她们的理论基础知识较扎实,且求知欲强[4],但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有在临床实践应用中才能提高。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5]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大多数人类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会的。将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法,注重护士亲身“触摸”知识,发现知识的趣味性,教师引导护士去体验、感悟知识的力量,可激发内心情感[6];又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般来说,手术患者在手术室中比在病房中的患者角色更为被动,与手术室护士的互动很少,而且手术室护理操作性较强 ,手术室护士很难从深度层面上理解手术患者的心情与需求;带教老师根据手术室的特点制定了教学目标,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护士语言沟通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反馈,并修正下一轮教学计划,不断提高培训效果,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一致。

3.2 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提高了轮转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护士在互换角色体验操作技能训练中,通过换位思考总结出操作中的不足,如“患者”在体验手术体位时常常会提出:脚踝部不舒服,可以再放一个薄垫子;腋下的垫子不舒服,位置放低一点,“护士”经过调整后,会得到“患者”的反馈:这样舒服多了或更不舒服了,再进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种体验能从患者角度去认识和感受护士操作不熟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从成功与不成功的行为锻炼中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执行改进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地检查反馈,结果再进行新一轮的循环前进、阶梯上升。这种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式学习方法,不仅能促使每位护生主动观察和体验患者不舒适感,更培养了每位护士个体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法把语言知识、实践和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变成动口、动脑、动手、动情的活动,护士感到非常轻松、真实;教学评价中的护士讨论及带教老师的点评,使护士自觉养成勤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理论和操作技能。

3.3 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提高了轮转护士的综合能力 在体验式学习操作训练中体验了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患者各种角色,并进行互相交流体验心得,教师也可利用护士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交流、自评与互评等环节,启发护士思考、评判。角色体验中老师在为模拟操作中所展示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导了学生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使护士人文素质逐渐达到内化,在角色体验法融入PDCA循环中让护士置身于急救现场,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急救理论知识,将演练中的不足之处组织讨论,应用 “头脑风暴法”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总结整理 ,提出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应用到下一环节的应急演练中,使护士的应急判断能力、综合素质都得到整体升华。

[1]林常清.角色体验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989-990.

[2]江智霞,张咏梅,彭景俊,等.护生社会化过程中人文素质形成的教学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42-43.

[3]李燕,杨利,廖娜.护士模拟标准化病人在耳鼻喉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989-990.

[4]陈进芬,王岸冰,陈小燕.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方法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50-1951.

[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5:19.

[6]陶字.职业素质培养中体验式教学与真实性评价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32.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手术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手术之后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