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振动切削的麻花钻入钻精度研究*

2013-09-27 03:25孔凡霞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年11期
关键词:偏移量定位精度振幅

孔凡霞 张 丽

(①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②青岛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300)

孔钻削加工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制造方式。钻削时存在钻头的刚度低、入钻位置易偏移[1-2]、切屑不易排出、钻头易折断[3-4]等问题。尤其对于难加工材料和深孔钻削,定位精度差是工程中的难题之一。超声振动切削是近代出现的一种先进的切削加工方法,其优良的工艺效果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致认可。超声振动钻削是超声振动切削的一个分支,是在传统的钻削过程中给钻头(或工件)加上有规律的高频振动。几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超声振动钻削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5-7],许多实验和研究结果都表明:振动钻削可明显提高入钻的定位精度及孔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延长钻头寿命,为孔钻削加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针对麻花钻入钻偏移问题,从普通钻削偏移机理开始对超声振动钻削纠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1 超声振动钻削提高入钻精度机理

1.1 普通钻削的入钻机理

钻头入钻过程是横刃进行切削的过程。由于钻头的轴线与工件表面不能保证垂直,钻尖会受到侧向力的作用而产生偏移,产生入钻引偏。本文从钻头完全入钻前横刃的滑移趋势来分析入钻引偏的过程。

图1a是入钻过程中横刃的滑移轨迹,其中O点是钻头在自由状态下的回转中心,如果钻头是一个刚体,则横刃应该以O为中心,A0B0为直径的圆弧轨迹进行切削。即旋转切削一定角度后,横刃在A'B'的位置。然而,这个切削过程只有横刃的DB来完成,因此会产生侧向力P,使钻头发生弯曲变形,中心点偏移到O',因此,工件的B0BB'区域就不能被切除。

普通钻削是一个连续的切削过程,所以钻头的偏移误差也是不断累加的。所以,最终横刃实际切削部分为B0BBnDB0,残留部分为B0B'BnDB0。

当钻头完全入钻后,钻头的偏移量达到e(e=OOn),如图1b所示,KLMN不能被切除,所以普通钻削入钻偏移问题不能避免。

1.2 超声纵向振动钻削入钻机理

超声振动钻削,横刃上各点按正弦轨迹运动,钻头横刃有较大的负前角,所以在振幅较大时,前刀面的冲压作用会产生横刃的断续切削过程,如图2。横刃的运动轨迹为M0A0M1A1M2A2,当横刃切削到最近点A0,前刀面在工件上形成冲压面A0C0和隆起面C0D0,然后横刃从A0点开始沿A0M1N1空切到N1,然后横刃以相对较大的正前角进行下一次切削,切削轨迹沿N1A1,因此N1A1D0C0部分的金属受到前刀面的冲压,形成新的冲压面A1C1和隆起面C1D1,N1A1A0部分受到后刀面的挤压,由于塑性变形形成N1A1A0部分的残留金属。同理,横刃进行第三次切削,形成了冲压面A2C2和隆起面C2D2,以及残留金属N2A2A1。超声纵向振动的横刃断续切削过程使入钻机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超声纵向振动实现断续切削的条件是A0M1的斜度大于A0D的斜度,也就是满足:

式中:A为振幅,r为钻头横刃的回转半径,Wf为钻头每转的振动次数。这时,每一振动周期内横刃实际切削的时间tc和空切时间ti分别为:

式中:F为振动频率。

横刃每次切削可能产生的最大偏移量是在tc时间内主轴旋转α1产生的,如图3,超声波纵向振动钻削入钻过程中,横刃在切入金属时,在tc时间里产生的侧向偏移OO',滑移到A'B'位置。其中,

对于超声波振动钻削,Wf值很大,从而每次钻削的偏移量OO'很小,而且ti远大于tc,这样偏移量OO'就会有相对较长的时间恢复到原位偏移量A1B1,从而进行下一轮切削。从而其起切削过程如图4,钻尖接触工件瞬间也会产生横向偏移,使钻头弯曲;但当钻尖与工件分离时,钻头以自身的固有频率做弯曲衰减振动,恢复变直后再重新入钻,使入钻偏移经过多次校正,最终使入钻定位精度得到提高。

2 实验

采用如图5实验装置,用φ1.4 mm的硬质合金钻头对不锈钢进行钻削实验。主轴转速n=1 200 r/min,进给量vf=1.5 μm/r,钻头振幅A=0、3.5、5 μm。切削液采用金微油。试件是直径6 mm的不锈钢试件,厚度为2 mm,有中心孔。在工具显微镜(×100)下测量孔入口中心点位置,计算孔中心位置相对外圆中心位置的最大偏移量,依此分析定位精度(偏移量小,则定位精度高)。

图6表示主轴转速n=1 200 r/min,进给量vf=1.5 μm/r,不同振幅条件下微孔入钻定位精度的对比曲线。从图6可看出,普通钻削时,最大偏移量为14 μm左右;当振幅为5 μm,最大偏移量降低到大约4 μm。

经过以上分析,振动钻削的入钻定位精度相对普通钻削有很大提高,当振幅为5 μm时,定位精度提高了约4倍;在一定范围内,随振幅增大,定位精度提高。

另外,笔者还进行了细长麻花钻钻削45号钢的尝试性实验。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钻头回转并进给,工件轴向超声振动。直径为3 mm的HSS普通麻花钻,悬长60 mm。钻削参数:转速1 000 r/min,进给量0.008 mm/r,超声振动频率 19 490 Hz,振幅 7 μm。普通钻削至深度35 mm时钻头折断,而超声振动钻削深55 mm至通孔。两个工件入口端面如图8所示。由此实验,也表明:超声振动钻削可以大大提高入钻精度。

3 结语

由于钻头刚性差或材料硬度高,普通钻削入钻时钻尖易偏移,定位精度很低。振动钻削入钻,当钻尖与工件分离时,钻头以自身的固有频率做弯曲衰减振动,恢复变直后再重新入钻,使入钻偏移经过多次校正,最终使入钻定位精度得到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钻削不锈钢、细长麻花钻钻削45#钢时,入钻定位精度均有所提高。且钻削不锈钢时,当振幅为5 μm,定位精度提高了约4倍;在试验参数范围内,随振幅增大,定位精度提高。

[1]杨兆军,王勋龙,杨赵华.微小孔钻削加工的难点及其技术对策[J].机械工程师,1997(5):15-16.

[2]谢大纲,赵清亮,袁哲俊,等.麻花钻刚度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1,12(5):154 -156.

[3]刘利,译.微深孔钻头设计要点[J].机床与工具,1987(6):130-135.

[4]张明,周锦进.微细钻头折断原因探讨[J].工具技术,1999,33(7):5-7.

[5]王立江,张德远,张明.振动钻削微小孔提高加工精度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2,28(1):31 -35.

猜你喜欢
偏移量定位精度振幅
基于格网坐标转换法的矢量数据脱密方法研究
GPS定位精度研究
GPS定位精度研究
基于AutoLISP的有轨起重机非圆轨道动态仿真
卷烟硬度与卷接、包装工序相关性分析
搅拌针不同偏移量对6082-T6铝合金接头劳性能的影响
高分三号SAR卫星系统级几何定位精度初探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