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京郊农民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

2013-10-08 06:01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观察 2013年6期
关键词:服务商服务质量居家

文/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

“养儿防老”一直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但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及年轻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加,使老人要实现家庭养老的难度逐渐增加。另外由于现阶段能够享受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服务的门槛还比较高,所以在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显得十分迫切。

目前,京郊农民落实养老政策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人才短缺严重,相关人员工作量过重,服务质量难保。二是村办老年餐桌和托老所缺失或维护资金不足。三是养老服务项目单一,政府发给老人的养老代金券九成被用于就餐,而购买其他个性化服务时选择余地小,不方便。四是农村医疗保障不足,就医不便问题突出,村医待遇极低,大病统筹报销病种太少。五是老人身心健康服务奇缺,常常忧郁成疾,过早离世。六是敬老院难以承担养老重任,收费相对较高,服务水平低下。七是建在乡镇的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造成较大浪费。

因此,加快构建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农村托老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的模式,是解决现阶段养老的主要手段。

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管理队伍建设,保证服务质量。加强基层养老管理队伍建设,促进养老管理人员专业化、规范化。既然政府可以向社会上的服务商购买各项具体的养老服务,也应该聘用高素质人才为政策的实施而工作。要想吸引人才,就要从待遇、名誉、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也可在预期收益上想办法,让从业者看到从事养老事业能够带来的收益,以及可实现的人生价值,否则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坚持从事养老管理与服务。

提倡养老服务商自治管理,适当增加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券额度。政府主导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事业性工程,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居家养老服务只是基本养老服务,而非高水准的商业化养老服务。因此,对于服务商队伍的管理,应该借鉴房山区今康老年协会的经验,让服务商组织起来,形成政府监督下的自治,有了行业团体的自治,政府就减轻了大量对服务商的管理工作。今康老年协会由当地的敬老院转化而来,本身是服务实体,同时也是众多服务商的组织者,协助政府打造一刻钟服务商圈,这家协会对于服务商的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以保证养老服务质量。在农村,由于交通不便,养老服务商很难像城镇一样提供周到便捷的各类服务,而政府每月发放给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券却很有价值,这是因为农村老人经济来源极少,手中维持日常生活的现金极少,一百元对他们来说帮助不小,尽管养老服务商大都不愿意进村,但老人们常常将此养老服务券变通为其他服务。因此,建议政府为养老服务商不便服务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的养老服务券,供其自行支配。

家庭赡养与乡村托老并举。在本市广大乡村,与居家养老相比,家庭赡养更为实用,因为农村对养老服务商的依赖性很小,农村老年父母多数与已婚儿子共同生活,老年父母靠儿子提供生活费用所占比例最大,为降低对子女的依赖,有较高比例的农村老年人勉为其难,继续劳作,以免或推迟成为吃“闲饭”者。针对此种情况,政府要因势利导,鼓励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表彰尽孝子女,稳固家庭成员关系,进而让社会安定和谐。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照顾老人的村民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各村设立本村的托老所,方便村民临时将老人送到托老所日间照料。

猜你喜欢
服务商服务质量居家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论IaaS云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staycation居家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