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首都文史”工作理念

2013-10-08 06:01吴世民
北京观察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史资料文史历史

文/吴世民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文史资料是政协创立之初就开始设立的重要工作,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培育,是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50多年来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文史资料工作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经常性文史资料征集困难,稿件质量有待提高等情况客观存在。北京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应知难而上,针对工作特点,发挥政协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文史工作不断发展。

树立“首都文史”理念

北京独特的地位决定着“首都文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树立“首都文史”理念,就是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继承和发扬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特色,广泛征集真实记录和反映北京人文历史的各类史料,积极参加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的参政议政活动,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做贡献。

树立“首都文史”理念,要认清做好“首都文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极大地推动了文化资源的聚集,树立“首都文史”理念,积极挖掘整理北京的人文历史,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首都的文史工作者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光荣感,树立知难而进的信心和勇气,增强抢救意识,与时俱进,谋求首都文史工作新发展。

树立“首都文史”理念,要注重把握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首都文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满足于眼前任务和短期目标,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征史”、“存史”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时,一代人写一代史,现代人存现代史,不能让后人再来抢救现在的历史。把握好现在,是对当代负责,更是对后人负责、对历史负责,政协文史工作者可谓“守史有职”。同时,要把握好有形与无形的关系。文史资料工作,既是一种物质留存,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是有形与无形的双重组合,文史资料既要“存史”、“资政”,更要“团结”、“育人”,二者不能只重其一。要注重挖掘蕴藏在名人伟人、历史遗存中无形的文化内涵,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加大“首都文史”征集工作力度

征集是做好文史资料工作的根本,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史资料的征集对象、内容、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征编更多的文史精品,涉及到许多重要环节,有许多工作要做。

做好“首都文史”征集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史资料征集工作要提倡忠于史实,秉笔直书,不溢美,不贬损;允许众说并存,尊重历史见证人从不同侧面的表述,对不同观点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因当前的需要取舍历史资料,文史资料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同时,尽快把文史资料征集的重心转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史料上来,征集对象向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对象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延伸,积极向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重要代表人物征集史料,多视角、多层次真实地反映首都社会发展的新风貌。

做好“首都文史”征集工作,注重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组织政协委员撰写文史资料,既能体现文史资料鲜明的统战特点和“三亲”特色,又能使委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要不断加大对文史工作的宣传力度,强化委员为政协留存文史资料的主动意识,调动政协委员参与文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撰写文史资料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

做好“首都文史”征集工作,科学利用社会各界现有成果。注重发挥北京教育资源丰富、大学和研究机构云集的优势,加强纵横联系,积极开展协作,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利用社会各界现有的成果,推进文史资料工作走向社会化发展。

做好“首都文史”征集工作,研究相应的政策机制。要重视对文史资料工作的宣传,努力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使文史资料工作能够纳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在组织机构、工作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要建立健全文史资料的征集机制,特别注重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文史资料工作队伍。

发挥“首都文史”服务社会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文史资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未来五年,“首都文史”应该有所作为,更好地为首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

要为首都的文化建设服务。政协文史资料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是为统一战线服务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首都文史工作注重根据自身特点,把弘扬传统文化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绩,一批调研成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促成了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扩大了政协的声望和影响。首都文史应把视角从“促保护”向“促利用”渐近转化,充分发掘京华文物内涵,展示京华风物的深厚历史文化影响力。

要为首都的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文史资料工作的宗旨,首都文史要把为北京的经济建设服务作为重要目标。一方面,可以直接参政议政,发挥和利用文史资料工作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对事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通过整理出版经济领域的文史资料,客观总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为首都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帮助人们科学认识首都市情,推动首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要为首都的社会建设服务。首都文史工作要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撰写“三亲”史料,努力发扬民主,增进团结,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首都文史工作要自觉适应新形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与首都地位相称的文史工作新局面,谱写首都文史工作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文史资料文史历史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关于更好发挥文史资料效用的几点思考
融媒体时代如何使政协文史资料“活起来”
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
新历史
文史春秋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