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湿论治胰岛素抵抗

2013-10-10 12:24张冬玲
吉林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论治运化脾虚

张冬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内分泌科,天津 301700)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主要指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研究[1]表明,中医药治疗IR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但是多从虚证论治。临床发现,多食肥甘、饮食不节或运动减少,均可致气机不畅,气化失常,痰湿内生,气化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调,造成糖脂代谢紊乱,而发生糖尿病。为从痰湿角度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 痰湿与胰岛素抵抗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者,过多的内脏脂肪组织可以释放过多的游离脂肪酸(FFAs)到门静脉系统和外周循环内,而FFAs可以增加肝脏的糖原异生,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率,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抑制胰岛素诱导的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和糖原合成,形成胰岛素抵抗[2]。中医素有“肥人多痰湿”之说,脾虚痰湿内生转为脂膏导致肥胖,且肥胖是2型糖尿病IR的临床特征之一,据此刘承琴等[3]提出脾虚湿盛是IR的病理基础。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问题,痰湿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之一[4]。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津液。脾主运化之功与胰腺外分泌及部分内分泌功能有所相似,脾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其升清功能类似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各种消化酶是实现其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周身的脏器,胰岛素是实现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而饮食不节、久卧少动这些因素均可使脾的功能受损,脾虚失运,以致体内气血及津液输布、运化失常,物不归正化,化湿生痰,困阻于体内,水谷精微难于输布,聚而酿浊,出现体内营养过剩,致使血糖、血脂增高,形体日渐肥胖,最终损伤脏腑、经络而产生多种疾病[5]。脾气健旺,则胰腺分泌功能正常,脾虚则胰腺分泌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糖尿病的各种症状[6]。张银萍[7]发现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湿浊内停之证,应用健脾泄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显著疗效。

2 从痰湿角度治疗胰岛素抵抗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笔者应用其治疗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虚痰湿者,收效较好。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湿,是为佐药。桔梗宣肺行水,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药。纵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使脾气健运,痰湿得去,则诸症自除。

3 病案举例

靳某,男,53岁,2012年7月20日初诊。糖尿病病史10余年,现症见多食易饥,尤以餐前饥饿感为主,频发呃逆,食后腹胀,矢气,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缓。查:BMI 32 kg/m2,腰围107 cm,臀围102 cm,WHR 1.04;FBG 7.3 mmol/L;P2BG 12.5 mmol/L。1月前(2012年6月15日)查OGTT及胰岛素兴奋试验,见表1。

表1 OGTT及胰岛素兴奋试验

予处方:党参 15 g,白术10 g,茯苓 10 g,山药10 g,白扁豆10 g,薏苡仁 10 g,砂仁 10 g,甘草 6 g,旋覆花10 g,代赭石15 g,鸡内金10 g,焦山楂、炒麦芽、焦六神曲各15 g。7剂,水煎300 mL,早晚餐后温服,日1剂。2诊:多食易饥感较前缓解,呃逆次数减少,仍诉食后胃脘部胀满不舒,舌淡苔白腻,脉濡。空腹血糖6.9 mmol/L。前方加槟榔20 g,木香10 g,7剂。3诊:患者诉前症基本消失,无明显其他不适,舌淡苔白,脉细。空腹血糖6.2 mmol/L。效不更方,再予原方14剂。复诊时患者诸症消失,未诉其他不适,查空腹血糖5.9 mmol/L。服药2个月后复查OGTT及胰岛素兴奋试验,见表2。提示糖耐量正常,胰岛功能趋于好转。

表2 OGTT胰岛素兴奋试验

按:该患体态丰腴,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运,脾弱胃强,胃强则多食易饥;脾弱运化失职,气机受阻,则见食后腹胀,脾弱运化无力则大便溏;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困于脾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发呃逆。辨证为脾虚痰湿内蕴。故以参苓白术散加味。加旋覆花、代赭石以降逆止呃;加焦山楂、炒麦芽、焦六神曲、鸡内金以健运脾胃。2诊时患者仍诉食后胃脘部胀满不舒,乃气机受阻,脾胃气滞之象,原方加槟榔、木香以行气除满。方证相合,故诸症消失。

4 结语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又与痰湿密切相关,中医素有“肥人多痰湿”之说。痰证本质最根本的就是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痰湿证患者大多存在糖、脂质代谢紊乱、血液黏滞性增加、自由基损伤、炎性因子异常等病理生理现象,而这些现象也较集中地发生于胰岛素抵抗的病人[1]。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时可以多从痰湿论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杨世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痰湿论治的机理初探[J].河南中医,2008,28(2):83-85.

[2]Bj Rntorp P,Rosmond R.Visceral obesity and diabetes[J].Drugs,1999,58(Suppl1):13-18.

[3]刘承琴,赵建群.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重视从脾论治的思路[J].新中医,2003,35(9):28-29.

[4]李海松.从湿论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J].吉林中医药,2011,31(6):518-519.

[5]黄国庆.从脾虚湿盛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J].江西中医药,2008,39(9):7-8.

[6]陈艳,龚婕宁.王灿辉教授论治糖尿病病机与治则[J].吉林中医药,2011,31(6):515-517.

[7]张银萍.健脾泄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60例[J].四川中医,2009,27(3):77-78.

猜你喜欢
论治运化脾虚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论治老年颤证的临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