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3-10-10 12:24杨计永郭丙印刘新建李朝林
吉林中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关元尿道膀胱

杨计永,郭丙印,刘新建,李朝林

(晋州市中医院,石家庄 052260)

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晋州市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从2011年5月-2012年9月共收集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100例,年龄26~65岁,平均47.4岁,病程0.5~8.0 a。

1.2 病例分组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症状的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选穴 1)肾俞、中膂俞、三阴交、中极。2)膀胱俞、足三里、会阳、关元。埋线方法:采用植入法,将1~2 cm 2~0医用羊肠线放入埋线针前端,选取穴位后,刺入到相应深度,取得针感后,把医用羊肠线植入其中。2组穴位交替使用,10 d治疗1次,4次为1疗程,6 w后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 mg,2次/d,口服,共治疗6 w。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观察

3.1.1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积分评价:参照国际尿控协会排尿障碍症状评分表(I-PSS),主要评分项目为:排尿不尽感、排尿频度、排尿中断、排尿等待、尿线变细、排尿费力与否以及夜尿次数等,最高35分。生活质量评估:参照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生活质量评估表(QQL),具体分为非常好、好、多数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各半、多数不满意、不愉快、很痛苦等几个级别以0~6分计分。

3.1.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痊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QQL评分为0。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I-PSS较治疗前减少2/3以上,QQL评分为0~2。有效:临床主要症状部分消失,I-PSS较治疗前减少1/3~2/3,QQL评分为3。无效:临床主要症状存在,I-PSS较治疗前减少1/3以下,QQL评分为4或以上。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治疗前后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3 结果

3.3.1 临床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见表1。

表1 埋线治疗前后I-PSS和QOL评分比较(±s,n=50)分)

表1 埋线治疗前后I-PSS和QOL评分比较(±s,n=50)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时 间 I-PSS QQL治疗前 21.56±4.12 5.22±0.67治疗后 7.85±2.61## 1.54±0.48##

3.3.2 临床疗效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50) 例(%)

4 讨论

女性尿道综合征属于中医“淋证”范畴,其发病与肾、膀胱功能异常有关,关建国[3]认为,心肾不交、膀胱气化不利为尿道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治疗应“补泻”结合。张涛[4]研究表明,针灸对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疗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技术作为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以膀胱经为主,取会阳、中膂俞为主配伍[5]。关元是足三阴与任脉的会穴,为元气之根,补之可固摄下元;三阴交交通肝、脾、肾三脏,补之能统补肝、脾、肾,与关元合用可调畅膀胱气机;任脉为阴脉之海,中极乃肾经与任脉交会穴,与关元合用可补肾培元、益肾精、壮元阳;足三里是机体强壮要穴,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陈跃来等[6]的研究表明,电针会阳穴、会阳加肾俞穴可特异性地改善不稳定膀胱尿动力状态,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增加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临床上随着膀胱容量增加,尿频尿急症状随之减轻。故诸穴相合,补肾气,调水道。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的新方法。它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留针及埋针效应、组织疗法效应等多种效应融为一体,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7]。

[1]蒋先镇,邓素雄,何乐业,等.I-PSS和 UFR对女性排尿行为的临床评价[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4):233-2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27.

[3]赵荣,关建国.关建国运用滋肾清利安神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经验[J].吉林中医药,2012,30(12):1028-1029.

[4]张涛,刘志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针灸诊疗特点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621-623.

[5]陈跃来.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技术[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8):83-84.

[6]陈跃来,侯文光,虞先敏,等.电针对不稳定膀胱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1):52-54.

[7]布的尔坡.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09,21(5):852-854.

猜你喜欢
关元尿道膀胱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膀胱镜的功与过
陌生的尿道肉阜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