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侦探小说的视觉性特征析约翰·巴肯的《三十九级台阶》

2013-10-14 13:56杜晓声
卷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视觉性视觉文化目视

杜晓声

摘 要:侦探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模式和人物创作成为大众文化的宠儿。而在目前的大众消费文化中,视觉文化崭露头角,所以势必会影响文学创作。约翰·巴肯的《三十九级台阶》创作于20世纪之初,正是侦探小说大量涌出的大好时光,具备了一部优秀的侦探小说所应有的特点,同时也涵有侦探小说的视觉性特征。本文将从被害者,犯罪者和侦探三方面展开分析,进而又可以说明视觉文化中或多或少所蕴含的冷漠性、窥视性和进攻性

关键词:视觉文化;视觉性;目视;窥视;冷漠

如今的世界处于文化转型时期,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越来越远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由此视觉文化这一概念便进入了大众生活圈。在大众消费文化中,视觉影像所产生的效果似乎比文字更加直观和刺激,所以这种视觉化手段自然也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宠儿。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学呈现出直观化,故事化,信息化,视觉化等形态,形成以“养眼文学”为重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众所周知,侦探小说一直活跃在大众文化环境中,是通读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体材之一。它诞生于城市工业文明成熟的条件之下,可以说与生俱来沾染着这种文明所带有的征服欲和娱乐感。一般情况下,人们视埃德加·艾伦·坡为西方侦探小说鼻祖,虽然为美国侦探小说打下很好的基础,但其在美国的发展开始并不顺利;然而,欧洲情况则大不相同,在英国,侦探小说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涌现出像威尔基·科林斯,亚瑟·柯南·道尔等著名小说家,他们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这部侦探小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结合了当时英国战时的特别情况以及浓厚的英国本土气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扑朔迷离。作品讲述了从南部非洲返回英国的采矿工程师理查德·汉内一天百无聊赖地回到公寓,一位不速之客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位名叫斯卡德的美国人发现有个代号为“黑石”的外国间谍组织,正在密谋刺杀首相,窃取国防情报。这部小说从创作伊始就问鼎畅销书榜首,并一直再版。后来由希区柯克指导的同名影片上映,又为小说掀起一股流行狂潮。

视觉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通过目视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进而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从视觉文化关系角度理解,“看就是我与他或世界的一种经验关系或存在欢喜,一种与对象世界的关系”。随着文明的发展,目视的要求逐渐被提出,并愈加苛刻。侦探小说对于人性阴暗面的挖掘适应了目视入侵私人领域的企图,从可见物到不可见物,从光明照亮之地到目光穿透的黑暗王国,从规定的范围之内到跨越的脚步。恐怖感的切身体验本身就带有快意的成分。

1 目视死亡—被遗忘的瞬间

大多数侦探小说都不会放过对尸体的描绘,被害者的死状越凄惨,就越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极具视觉性的恐怖之美作为人性中潜隐层面获得了充分的表现机会,于是目光得以深入到个体心理的阴暗部分。目视本身的性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光被定格在一瞬间,另一方面,目光不仅仅固守在静态的图像,其本身的进攻本性使它活动起来,预备潜入更深层的维度。

在《三十九级台阶》里,当出现在汉内公寓里的不速之客斯卡德被杀害时,场景是这样描写的:我打开开关,却未发现任何人。突然,我看到远处的角落好像有东西,顿时吓得我一身冷汗。当我走近时,骇然发现我的客人四肢张开躺在那儿,一支长刀刺穿心脏,将他牢牢钉死在地板上。这样骇人的死亡状态不仅暴露出犯罪者的残忍手段,而且也刺激读者的大脑皮层,一连串的问题会被提出,被害者成为一切秘密的集结点,而这种神秘气质似乎又增添了被害者的情报的真实性,其实死亡已经预示着秘密被暴露。目光之下细微之处不断地被暴露,并逐渐上升至中心位置,如果不加遏制,随着被害者目光的深入,秘密必定會被发现。所以在侦探小说中窥探者一般难逃死亡的命运。

2 视觉欺骗—外貌下的本质

外貌是自我获取他人印象的首要途径,也是自我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必要因素。凭借外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才得以初步产生,与此同时,个体特征的深层标识符码—个性—不得不与外貌产生关联,外貌成为展示个体内在的窗口,具有了某种指向人类本性的功能。

侦探小说所特有的神秘和解密性质的写作方法倾向于制造一种外貌与本性的悖论—读者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更加喜欢整个阅读过程。[4]外貌的构成因素有很多,像衣着,眼神,表情,五官长相等,其中有些是可以伪造的。在日常交往中,由于不同的原因人们会伪装自己,而伪装的目的则是想获得自己所希望的评价。他人的评价则扮演着判断这场自导自演剧成功与否的评委。侦探小说中的犯罪者是最常利用这一因素的。另一方面,从空间描写来看,作者更愿意把犯罪者和侦探放置在一个相对较小或者密闭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利用景象来迷惑视觉。作者在设置场景时,总会在犯罪者上场之前先出现关闭的门床,静止的桌椅等空间因素,致使人的视觉在此处停留,拒绝向其他地方延伸。这种技巧散发着一种征服欲望,操控欺骗视觉。归根到底,这是作者自己导演的好戏,视觉不知不觉被收买后,人们忘却了扪心自问。这种巧合性和场景的细致描述看似“疏而不漏”,实际上是种善意的欺骗,为以后情节得以继续做的铺垫。

3 牵引目光—解密者拨开迷雾

侦探小说中,秘密会一步步地被解密者挖掘,一般情况下,他们使用两种手段来解决问题,第一种就是寻找犯罪的蛛丝马迹,第二种是与罪犯谈话。在《三十九级台阶》最后一章,汉内和他的朋友们为了挽救被窃走的国防情报,破解了德国间谍最终逃离得场所,可是证据的缺失使得汉内他们不得不等待并观察敌人的动向。而这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当汉内的望远镜一旦定位,他就无可避免地沦为了视觉中心主义者。读者跟随汉内的望远镜,首先看到的是一位读报纸的老者,他打扮得体,此时的汉内有点不太自信,因为这样的场景和人物好像与他想象中的有出入;其次,他又发现了一艘游艇从海的南边过来,在岬的对面抛锚, 此时汉内极为兴奋,认为这才是他所期待的场景。如果读者把自己也想象成事件的见证者或倾听者,在看描述的过程中,分别会对不同的细节进行关注,会推敲这些物质痕迹的真实性,这些所谓的“希望被看到”的痕迹真的值得相信吗?对于小说中的终极解密者而言,他们相信自己的思考,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目视之物,正因为他们目视的引导,最后才帮助读者找回真相。

4 结语

综上所述,《三十九级台阶》一方面 充分考虑了读者的目光,使得读者追寻结果的意志得到满足,使目视侵入异己个体的企图变得合情合理,例如读者会思考被害者为何被害,他的隐私如何导致他的这一下场;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目光,尤其是汉内这个侦探扮演者的目光充分扮演引领者身份,构成事件发展的动力和脉络。在侦探小说中怪异的尸体,丑陋的灵魂和永远保持怀疑的心理状态,这都体现目光的异化功能和需要吸收刺激的本性。

参考文献

[1] 邓晓成,《论消费文化语境下大众文学的几种形态及其走向》[J], 求索,2012(05)

[2] 潘孝泉,《论现代语境下文学的视觉化叙事》[J], 学术探索,2012(02)

[3] 约翰·巴肯,《三十九级台阶》[M],新星出版社,2010,P20

猜你喜欢
视觉性视觉文化目视
跨学科研究视角下的艺术风格视觉性研究
——评《艺术人类学》
少林黑虎拳(下)
视觉性眩晕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
眼神在六字诀中的应用
心向远方,目视高峰——关于当前网络文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明清小说视觉性语言探讨
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评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