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语言测试视阈下的自主探究特色培养模式研究

2013-10-20 09:46孙南南
关键词:理论测试探究

孙南南

(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 110034)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中提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也要相应地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具体精神体现在教育部颁布的修订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要求》明确强调大学英语“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1]。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教育部修订版的《要求》精神,沈阳师范大学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下,于2008年推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本次改革实施分层级、分类别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语言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基础

在综合多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当今时代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结合国际语言测试优势与传统四六级考试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论下的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满足我国课程标准要求,又符合时代需求,使英语教学的效率最优化。

(一)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否扎实可靠,决定着研究的高度和可靠性。本研究设计初衷是既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又能够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对基于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构建。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包括:混合式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理论和能力本位理论。

1.混合式教学理论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方式在其网络化功能和数字化功能的结合中产生了改变。2000年的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给混合式教学理论下了定义:“混合式教学主要是指将因特网作为教学的媒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会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而对教育本质和教学结构有全新的认识。”[2]混合式教学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一种教学方式[3]。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网络资源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优势。同时,它也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计算机普及和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声音、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媒介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将感性材料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任务型教学理论

任务型教学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主要以二语习得以及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主张以真实、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材料为主,让学习者在目的指引下带着教学任务发展其语言规则,着重通过处理和解决意义来学习语言[4]。任务教学中的任务就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而学习者学习语言就是目的。因此,学习者在完成一系列或一项任务的过程中,要使用某种特定的语言,从而达到语言练习和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是任务前、任务中和语言聚焦。任务教学理论要学生先接受一系列目标明确、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任务,之后再进行详细的筹划和实践。任务型教学理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培养起英语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技能[5]。

任务型教学理论中的任务由六大要素构成,分别是:目标、输入、活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环境。对于目标来说,应当具体明确。输入的材料要能够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和难易度。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应处于主体的地位。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六大要素溶于其三个阶段当中。首先,有教师说明并演示任务,从而引出需要使用的相关语言;其次,轮到任务的主体学生的活动,通常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协作完成;最后,由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作出反馈。

3.能力本位教学理论

能力本位教学理论是依据职业所需能力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某种职业的职业要求的教学理论。其课程内容立足于职业分析,重视反馈效果,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6]。

能力本位教学理论最初产生于职业教育领域,是依据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点来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教学理论。能力本位教学理论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当中从业者的工作内容、所需素质为出发点,着重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是学生具备从事某一工作所必须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实践基础

本研究中以国际语言测试系统为主体和指导,设计教学方案和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是因为这两种考试在考察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方面具有权威性。本研究着重将雅思、新托福与国内的四六级考试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我国在英语教学方面应当改进的地方。雅思,即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是由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共同举办的大型国际英语水平测试,其目的是为非英语国家学生申请留学或移民而设立,用来评定考生掌握英语的能力。新托福,即托福网考,2006年在全世界普及,是出国留学美国和加拿大必备的英语考试成绩。这两种考试均侧重语言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在真实的语料中进行交际、表达思想和文化沟通的能力。

图1 国际语言测试系统和四六级考试的能力考查异同

由图1我们能够看到国际语言测试系统与国内四六级考试在考查学生能力上的侧重点明显不同。国际语言测试系统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而国内的四六级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考查的内容多为被动接受反应的呈现。针对国际社会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仅仅有良好的英语理解能力往往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要在拥有良好的英语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因而,国际语言测试系统相对国内的四六级考试更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模式设计是由一连串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教学步骤组成的。教学模式设计的目的在于让教师能够按照特定的模式进行授课。这有利于对教师教授课程的评价,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环境,通过让学生参加具有协作性、探索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英语实践能力。在此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始终发挥认知主体的作用,教师发挥着引导、辅助和创设条件的作用,自主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合作评价是其主要评价方式。

图2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流程图

图2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教学模式主要由三个阶段,共十一个环节构成。这样的教学模式流程是按照任务教学法的六个要素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第一阶段为教师指导整组的任务说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首先,教师要展示这节课的任务,如对新词汇的认知、某项阅读技巧和听力技巧的运用、利用网络搜索和加工信息加深对自己本专业知识领悟的能力等等。其次,教师展示这节课的任务应当如何完成。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熟练应用本节课的任务。接下来,教师要学生自主进行联系,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发现学生在应用新知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最后,在学生简单练习之后,教师要从学生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是否完全明白任务的内容。

第二阶段为学生小组学习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也是本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首先,教师要对小组做适当的指导。指导主要从复习、引导、联系、复述和反馈这五个方面进行指导。其次,学生自主应用新知。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将参加由教师提供的听力中心、主题阅读中心、写作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职业教育中心,身临其境地练习刚刚学习过的新知。最后,要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将提供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脱离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学习材料给学生,并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按照指定分组或自由组合的方式结成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第三阶段为教学反馈阶段。其目的就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对本节课的评价,并简单回顾课程内容。首先,学生要根据这节课所参加的活动进行学习体会的分享,了解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困惑。其次,师生要对这节课进行共同的反思,在教学方法上是否有待于提高的地方,师生间的配合度应该如何提升等。最后,要根据本节课已完成的目标设置新的目标或者更进一步的目标,用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将分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了各教学模式的优势,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套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势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理论和能力本位教学理论为基础其优势非常明显。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将知识的学习融于能力的培养之中、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融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将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整合等四个方面。

第一,将知识的学习融于能力的培养之中。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要求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面,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7]。整个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要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完成的,学生在其中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通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掌握该项能力的方法。

第二,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相同的目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其思维的独立性,之后再将自己思维加工的产品在小组讨论中加以阐述,使得同组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其思维成果,更利于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也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总体来说,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既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对学生要求的能力素养。

第三,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融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反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而是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8]。通常情况下,教学反思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保障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教师的理想状态行进,能够随时调整教师上课的环节、节奏等。

第四,将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整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都是历来为各位教师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不足之处。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将二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能够吸纳二者的优点,摒弃其不足,进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教学模式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 3857(2010-11-01)[2012-02-05]xxgk_110825.html.

[2]陈丽.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6-217.

[3]胡志波.基于多校区构建“五L”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9(4):72-74.

[4]邓杰,白解红,邓颖玲.“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2):53-58.

[5]唐沛.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任务教学法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10(3):83-86.

[6]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20-122.

[7]Changyu Li,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Under Web- based Context and Autonomous Learning[J].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1(7):103- 108.

[8]乜勇,王兰兰.有效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学与教的e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1(2):19-22.

猜你喜欢
理论测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