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的优势及其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

2013-10-20 09:46胡予晓
关键词: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银行业

胡予晓

(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纷纷进入我国大陆市场进行发展扩张。特别是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取消所有经营人民币的地域和客户限制。从此,外资银行加快了在我国市场拓展业务的步伐。

一、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一)外资银行机构拓展情况

截至2011年末,外资银行在华的机构总数为387家。其中法人机构共有40家,下设的分行及附属机构为253家;外国银行分行共计94家。分支机构最多的分别是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和星展银行。相对于其他外资银行,这6家银行的整体实力较强。

截至2011年底,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有35家外资法人银行、4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分别为25家,5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发行人民币金融债。

(二)外资银行各项业务发展情况

外资银行的总资产截至2011年底为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各项存款余额为1.32万亿元,增长25.27%;各项贷款余额为9,785亿元,增长7.1%;流动性比率69.53%;实现税后利润167.37亿;不良贷款率为0.41%;外资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18.83%,核心资本充足率18.38%。总体而言,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主要指标均高于我国监管的要求,经营基本面健康。

在华外资银行发展情况表单位:家、亿元、百分比

上表的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开始下降,业绩出现下滑,而此时的我国银行业却业绩大增,有四家银行进入了2010年全球盈利最多的20家银行之列,中国工商银行的盈利水平名列全球之冠。面对这种情况,有人认为,“入世”已经十年有余,当年设想的“狼来了”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而与中资银行的百万亿资产总额,万亿的税后利润相比,外资银行的业绩并不显赫,没有对我国银行业构成挑战。尽管外资银行的现状如此,但外资银行仍然具有我国银行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二、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

(一)竞争优势之一:内控制度健全,风险管理到位

从本质上看,银行就是经营管理风险的机构。银行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八大类。经常遇到的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媒体不时披露某中资银行的负责人携款潜逃或挪用客户存款的时候,却鲜有类似情况发生在外资银行的报道。究其原因就在于外资银行内控制度健全,风险管理到位。

1.业务流程规范严谨。外资银行的每个业务部门都制定有自己的操作流程,上至经理下到文员在角色分工、承担责任上都界定得清晰明了。业务管理很少采用行政手段,所有员工包括普通操作人员和管理层领导都必须按照操作流程的要求严格执行。以客户开户审批为例,一般操作人员除审查常规基本要素外,还要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核查,如高风险行业(酒店、典当行、KTV等)需提交部门经理和主管业务行长再次核查和审批,审批后方能开立账户。业务流程的规范和严谨使银行经营的风险大大降低,有利于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正因为如此,才得到客户和股东的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审慎经营的态度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这对银行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业务流程的严谨还体现对它进行不断地修订和补充上。外资银行的总行每年组织人员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修订和补充。修订和补充的意见来自于具体业务操作的各家分支机构。总行根据各家分支机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国最新的监管要求,及时重新修订和完善各部门业务操作流程。此举不但可以减少和降低风险,也使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反观中资银行,业务流程细化不足,角色分工不够明确,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经常发生。由于各项业务流程不能被及时修订和补充,使银行经营面临诸多风险隐患,且阻碍了新业务的顺利开展。

2.充分了解客户。外资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成熟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的首要原则就是了解你的客户(knowyour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风险。例如:在贷款审批前,外资银行对借款人提供的股权结构进行严格审核,通常要采取合适措施核实所有拥有/控制不少于25%的股本或有权支配25%投票权的实际拥有人的身份。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和减少因关联交易给银行带来的潜在风险。而中资银行在很多情况下对客户并不真正了解,对借款人的股权结构更不会进行深入调查和审核。这样会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巨大的风险隐患。

了解你的客户还表现在对洗钱、恐怖事件等反应灵敏上。外资银行拥有自己的反洗钱系统,该数据库与国际联网并实时更新。例如:客户开立账户前,对身份进行核查。审核其身份的真实性,并确认是否为恐怖分子、政治敏感人物,同时对其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进行审核,这种做法是在源头上把控风险。而中资银行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只要到银行存款就会受理,对客户的身份、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并不进行审核,在洗钱和恐怖事件等方面的风险防范体系也不足,风险意识较差,没有与国际接轨。

3.监督部门设置合理。外资银行将风险监督分为内审和合规两个部门。而目前中资银行只设置了内审(稽核)部门,大都没有设立合规部门。合规与内审的区别在于,后者主要是针对各个业务条线在事后进行现场及非现场检查。这种事后的风险控制,尽管是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则显得更为重要。而外资银行的合规部门就是监督各个业务条线是否遵循最新法律法规操作各项业务,它是介于事前与事中之间的风险控制监督部门。我认为它对于银行的风险防范更为重要,使银行的业务经营更为安全。如外资银行的合规部门经常关注银行内部及外部监管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业务最新指引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并监督各部门组织学习。首先要求部门领导对业务和文件的内容全面熟悉知晓,然后自上而下对所在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并定期检查是否按照最新的制度要求进行业务操作。这与中资银行的很多领导不经常学习、不熟悉业务流程与法律法规、风险意识薄弱、只按照以往经验处理各项业务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竞争优势之二:用人机制公平,注重人才培养

外资银行的人员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用人的标准也和中资银行的讲人情、靠关系、论资排辈儿不一样,用人机制相对公平。例如:外资银行每三个月对员工进行一次考核,主要考核内容为工作表现、责任心、工作业绩、领导能力等,考核通过都有升迁的机会。而对于工作不努力的员工,即便是靠关系进入银行,最终也会被淘汰。外资银行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主要体现在:

一是培训的普及面较广。比如日资银行90%以上的员工接受培训。上至行长,下到普通员工,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实用性较强。培训的目的不单单是提高员工自身水平,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二是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外资银行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向来不惜重金,他们相信优秀人才带来的价值会远远超过前期培养投入的成本。因此会将挑选的人才送到国外或在国内接受系统化培训。并且作为人才储备将其派送到银行的各个部门进行锻炼。

三是善于培养和塑造新人。外资银行善于将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塑造成他们需要的人才,并将企业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新人的头脑中,从而使员工的忠诚度大大提高。

除注重人才培养外,外资银行还会关注员工的职业规划。定期与员工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对业务的发展建议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及时解决员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所提建议和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和反馈。

(三)竞争优势之三:市场反应灵敏,创新意识较强

创新是现代商业银行竞争取胜的法宝。在华的外资银行多为全能型银行,拥有专门的人才,他们开发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盈利性较好的金融产品能力较强。外资银行善于吸收和接纳新事物,市场反应灵敏,对客户提出的各种需求认识度较高,市场意识较强,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推陈出新,更好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他们的市场划分精细、产品的差异化较强、服务的品质较高、业务操作经验丰富、国际网络广泛,通常拥有稳定的目标客户群体,可为客户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与中资银行产品同质化、服务同质化和创新同质化形成强烈的反差。

外资银行在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的创新上远远超过了中资银行。以国际结算业务为例,虽然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仅为我国银行总资产的1.9%,但是国际结算业务已占据内地市场份额的40%以上。外资银行提供的创新产品如国际保理、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海外代收付、福费廷、并购贷款等吸引了众多客户,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三、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几点启示

尽管近几年我国银行业整体表现不俗,目前中资银行在市场份额、资产规模、营业网点上具有明显优势,但不应盲目乐观。2012年我国央行公布的两次不对称调息,使仅靠存贷利差获取大部分收益的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速放缓。随着利率和汇率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价格充分竞争条件的形成,更加开放的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出现,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是否还能继续下去,还不能很好地预测。而外资银行在价值创新、市场划分、风险管理、经营能力、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必将对中资银行构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大改革力度,转变经营机制、经营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把“银行”经营成真正的银行,才有能力应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构成的挑战。

(一)我国银行业应当稳步建立自己的国际化经营网络,改善盈利结构

银行业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营业网点的多少及其分布是否相对均衡,直接影响到该银行的经营业绩。外资银行能以占我国银行总资产1.8%的比例占据我国内地国际结算市场40%的份额,其原因就在于在华外资银行的母行在国际上拥有广泛的经营网络,可以为客户提供便捷、快速服务。而工、农、中、建四家银行能够进入2010年全球最盈利的20家银行的行列,原因之一就在于这四家银行在我国城乡拥有广泛的经营网络。在工、农、中、建四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外,其余三家银行走向国际市场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至今经营网络尚在建设之中。到国际化经营网络建成之时,我国的这四家银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银行。

在2010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润构成中,净利息收入占66%,投资收入占21%,手续费收入及佣金收入占12%,其他占1%。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主要还是存贷利差,即传统业务带来的利润。一旦利率实行自由化,存贷利差没有现在这样大,我国银行业的利润必然要下降。因此,稳步构建自己的国际化经营网络是增加手续费收入和佣金的必然选择。

(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把银行真正办成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金融服务企业,首先,要去除行政化的痕迹。银行是一种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至今我国各类银行都或明或暗地带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如储蓄所主任为科级,省一级银行为厅级。这种行政化倾向对我国银行业真正走出国门,成为跨国银行是一种潜在的威胁。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曾经说过,管理就是决策。同其他企业一样,银行管理也就是决策,这种决策包括例行决策和风险决策。越是高层,承担的风险决策任务越多。银行的高层决策者由于在身后还有一条通往公务员的路,因此,只要不贪污,他们一般不担心一旦在风险决策中出现失误后的退路。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在位时拿着高薪,出错时仍然可以软着陆,显然是不利于银行业改革的。其次,要实现“去亲族化”。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银行的地方领导开始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相互帮助,为自己子女谋出路、铺设晋升的台阶,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非正规组织是银行的一种腐蚀剂,会助长拼爹(妈)的不正之风。再次,要真正按照股份公司的要求建立监督制衡机制,并借鉴北欧国家的经验,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要有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

(三)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应对金融改革深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相对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必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扩大金融开放,以实现“三驾马车”的均衡拉动。扩大金融开放会涉及到加快利率自由化进程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要继续保持高盈利,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大银行员工的业务素质。当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员工素质同改革开放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基层员工素质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不断开展的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但是,中层领导的学习则被忽视。有的银行的中层领导整天忙于拉关系和向基层分配各种指标。他们的业务知识,特别是对新的金融工具的理解和运用甚至落后于基层的一些员工。

提高员工素质要有针对性,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银行在利率自由化情况下的存贷款管理的经验,学习发达国家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经验,学习它们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经验。

[1]古洁.关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发展的研究[J].特区经济,2010(3):84-85.

[2]万军,魏蔚.世界产业数字地图 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李博.日本公司治理契约关系变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28.

[4]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2011年年报[Z].2011.

[5]樊巍,方文恪.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6-19.

猜你喜欢
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银行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中资银行“直面”挑战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少数股权还是独立发展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给银行业打气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