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成都出租车一些现状分析出租车合理拼载的正外部性

2013-10-21 01:10李小蔓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合乘载客量交通流量

李小蔓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成都 610031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前后两次大手笔解决“出行难”问题: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在车少、路少基础条件下,以各种优惠政策大力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第二次是在车多、道路改善的情况下,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造成“出行难”问题。在客观条件相互制约环境中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管理措施成了通用“底牌”。

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统一思路,所以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通过打造公共汽车、城市轻轨、地铁等交通方式来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突破口。出租车客运属于城市公共交通的辅助、补充系统,承担了公共交通的部分职能,因其快捷、便利、舒适、安全、面广、点到点服务等特点成为城市中最为活跃和不可缺少的出行方式。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带动的人口流动和出行率增加,出租车客运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部门根据出租车的营运特性,慎重地增加出租车的营运数量,但出租车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一系列矛盾却一直困扰着供、需、管等多方,出租车拼载就是一个各抒己见且久议而不决的问题。

出租车拼载早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实施了中小型车辆合租合乘的措施,90年代新加坡实施小客车或出租车搭载四人以上免用通行证即可通过收费区域的政策等;而我国继北京率先公开提倡出租车拼载以缓解高峰期打车难现状后,杭州、重庆、宁波、齐齐哈尔等城市也相应“试水”。其实各大中城市出租车私下拼载现象早已屡见不鲜,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角度分析,目前出租车拼载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人或社会存在着有利影响,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

1 降低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挤

出租车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一个城市出租车的拥有量牵涉到整个城市交通畅通程度。

1.1 合理拼载能有效控制城市出租车需求量

出租车是城市交通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全天候持续运行在城市大、小道路上。根据任意抽样调查:成都早晚高峰期出租车占总交通流量的20%左右,非高峰期占总交通流量80%左右。如能有效满足出租车出行需求量,又将出租车需求量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城市交通流量就能有所控制,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创造积极条件[1]。

出租车需求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t——第t 年出租车需求量,辆;

Qt——第t 年出租车出行需求量,万人次/日;

Tt——第t 年出租车单车日载客量,人次/日车;

α——工作车率

成都出租车是二、三人共同承运,除去车辆故障和正常维护保修无法出车外,都处在运营中,即α 值的上升空间有限;出租车出行需求量Qt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状况;当出租车实施合理拼载后,单车日载客量Tt增加,而Nt与Tt成反比例关系,Nt数值降低表明城市出租车需求量得到有效控制。

1.2 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成都市出租车日平均运行里程500km/辆左右,私家车上班、购物日平均运行50km/辆,1 辆出租车相当于10 辆私家车运行里程;如拼载2~4 人/次,1 辆出租车可发挥20~40 辆私家车运行里程的功效,整个成都市13 000 辆出租车将会发挥:13 000×(20~40)=260 000~520 000(平均数390 000)辆私家车运行里程的功效,远远大于目前成都周一~周五每日限行车数:按成都机动车200 万辆保有量,每日限行2 个尾数车辆上路,限行车辆数为200 万×14.11%=282 200 辆。当出租车合理拼载在经济、方便性等方面能吸引城市自驾出行车主,减少对自驾车的依赖时,城市道路交通流量降低指日可待。

1.3 有效发挥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作用

按全国出租车客运 30~40 人次/日车的载客人次的平均数35 人次/日车(2009 年成都51 人次)计算,平均拼载 3 人/次,成都市每日可解决:13 000×35×3=1 365 000 人次/日交通出行量的需求。

按成都日出行300 万人,2.5 次/(人·日),则成都市交通出行量300 万人×2.5=750 万人次/日,出租车可承担1/6 左右,充分发挥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作用。

1.4 为解决“打车难”另辟其道

为缓解“打车难”,成都市出租车从2009 年的8 714 辆增加到2012 年8 月的13 000 辆,三年增加4 000 多辆,但高峰期“打车难”问题依然存在。根据前述的运行里程思路分析可知:增加一辆出租车,相当于在城市道路上增加出行10 辆私家车,2009—2012 年间相当于为成都市大小道路每日增加:4 000×10=40 000 辆车交通流量,而出租车合理拼载却有反其道而行之变负外部性为正外部性的功效,并挑战了增加出租车数量是缓解“打的难”的不二法则。

2 满足和谐社会发展需要

出租车客运是服务行业,仍属于物质生产部门范畴,因其提供的运输产品具有无形、不可储存性、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特殊性,在目前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峻情况下,出租车合理拼载更是彰显其在经济、社会方面正外部性的优势。

2.1 提高出租车使用效率

根据任意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出租车日平均空驶率在30%左右,载客1 人/次的概率为70%以上,即排除空驶外出租车还有3/4 运能资源处在浪费状态中,使得出租车客运背离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

单车周转量[1]为:

式中 Ti——某区间段载客数,人;

Ki——某区间段里程数,km。

如从甲到乙10km 拼载3 人,W=3×10=30 人·公里,是不拼载情况下(载客1 人/次)3 倍。

满载率与实际载客量和额定载客量的关系:

如实际载客量为拼载后载客量2~4 人/次,额定载客量为不拼载情况下正常载客量1 人/次,则满载率将突破理论上最高值100%,达到200%~400%。

2.2 减少出租车安全事故

合理拼载后出租车驾驶人员的收入会有一定幅度增加,收入增加能化解燃油上涨、成本上升等带来的连锁矛盾;减轻驾驶人员的精神负担,缓解心理压力;降低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驾驶人员身心健康,避免过度疲劳驾驶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

2.3 符合和谐性社会要求

出租车拼载可以减少乘客支出,使其更经济和方便;缓解打车难,等车烦;节能减排;有效抑制“野的”市场,促进以出租车替代私家车出行方式,符合和谐性、节约性社会标准。

3 合理拼载可行性分析

2012 年6 月1 日实施的《成都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涉及拼载内容:第34 条、46 条是对强迫乘客组合租车行为进行限制和处罚的规定内容。在此背景下的高峰期或极端天气进行合理拼载,因能缓解供需矛盾,降低整体运营压力,节省打车时间等,均能被出租车司、乘、管三方接受,但要推至常态化就需解决乘客上车先后、目的地远近不同、先送谁、路线选择、合理计费等问题。

3.1 收费合理化方案设计

出租车拼载引起的纠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费问题;二是路程、时间问题。只有采用合理拼载计费标准,才能有效化解乘客之间、司乘之间矛盾。根据一些城市现行拼载收费情况优化为两个计费方案,如表1、表2 所示。

表1 按单程运距实行分段计费方案Tab.1 Segmented pricing scheme based on one-way distance

表1 中计费方法比较简单,适合出租车拼载常态化的中等城市,无论拼载是否成功,以乘客乘车实际里程对应分段标准为收费依据。至于分几个等级段、固定价格X1、X2、X3的值,可根据城市已形成的规模布局及人均收入水平制定几套可选择方案,通过听证会加以认定。

表2 按单程拼载人次百分率折扣收费方案Tab.2 Discount pricing scheme based on person-time percentage

同时执行现行和拼载两套计费政策:第一批次乘客上车后如有空位,出租车司机征询是否同意拼载,乘客不同意即按现行计费标准打表收费,同意则执行拼载收费标准。如在乘客到达目的地前拼载不成功仍按现行标准计费,合乘路段计费按上表百分率折减,单乘路段按现行计费标准收费,起步价部分按拼载人次均摊。

3.2 合理拼载的技术要求

(1)采用能打印多张发票的新式合乘计价器:早在2000 年有学者就出租车合乘技术进行研究,2002 年研发出了离产业化阶段最近的Z-CJ 出租车合乘计价器,十多年来应市场需求而研发的各类合乘计价器相应问市,目前集成智能合乘计价芯片系统、票据打印系统、低耗智能方向显示系统、分时分段合乘帕累托最优合乘计价系统[3]已被提议,随着电子技术应用开发,市场开发前景利好刺激,满足出租车合理拼载需求的合乘最优计价器定会快速面市。

(2)语音输入转化装置+车顶信息显示器:将单程第一批次上车乘客目的地、可拼载人数通过语音信息方式输入装置后转化为文字信息以醒目形式显示在车顶处,供沿路线乘客进行随机合乘选择,有效避免出租车司机沿途揽客延误时间的行为。

建立出租车智能综合管理系统,完善调度、信息交互、监控、报警、投诉、举报等功能,为出租车合理拼载的司、乘、管三方提供便利。

3.3 合理拼载安全性分析

出租车拼载现象多发生在大中城市的交通需求高峰期,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人多车多区域环境有防微杜渐影响;合理拼载可将司乘之间两方关系转变成司乘之间三方以上的个体关系,变相增强了监督性、公开性。

3.4 合理拼载常态化分析

出租车合理拼载前提是建立在与乘客协商同意基础上的行为,对将出租车客运认定为充分满足乘客意愿的运输方式,提供专用、独享服务需求的乘客,按现行出租车规范标准执行,以满足对出租车服务的需求。出租车客运既是服务行业又具公共交通的一些特性,服务性工作最强调服务态度、与顾客沟通技巧,公共交通注重资源共享。对于类型多、众口难调的乘客,要实行合理拼载,出租车司机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有效与乘客进行合理拼载的沟通,才能达成司乘两方满意,即合理的效果。

出租车合理拼载的合理实施可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在全城、区域、线路、车辆、时段等因素上进行“择善而从”选择,走先示范后推广之路,以免过激引起一些不必要阻力和因认识不足仓促行为而造成被动。任何事物和行为从无到有再到常态化是要经历认知、接受、习以为常的渐进过程,在这过程中政策的引导和宣传推动等方法都具有积极作用的功能。

4 结 论

出租车合理拼载是投资省、见效快、环保经济、富有可行性的解决“出行难”措施之一,已到正确疏导、规范具体实施细则阶段。出路源于探索,经验源于实践,有效整合出租车运能资源,充分发挥出租车合理拼载正外部性,亟待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1]张 爽.城市出租车拥有量的确定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2]李承霖.道路运输统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刘彦蕊.出租车分时分段合乘计价系统之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222-223.

猜你喜欢
合乘载客量交通流量
基于人工智能出行算法的网约合乘行为法律规制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车辆合乘问题的分布式复合变邻域搜索算法*
考虑性别偏好影响的通勤合乘匹配模型*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衡大高速公路日交通流量预测
基于博弈论的汽车合乘推广研究
地铁运行模式对牵引能耗的影响分析
世界四大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研究
大连快轨轮缘偏磨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基于复合卡和ETC的交通流量采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