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模式下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3-10-24 10:38沈立群俞滢王秀萍常丽菊
上海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量表康复社区

沈立群 俞滢 王秀萍 常丽菊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206)

社区模式是指以社区人群为中心,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肿瘤患者经综合治疗,身心疲惫,效果不明,容易陷入紧张、悲观的负面情绪中。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改善由肿瘤而引起的躯体和心理障碍,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获得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的具体实施者,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可及性强,社区做好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金桥社区服务中心2010年2月-2012年2月管理的肿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治疗组男31例,女25例。两组年龄42~74岁,平均(54.7±4.1)岁;病程0.3~5.2年,平均(3±2.7)年。未完成研究的病例视为脱落病例,共脱落5例,其中干预组3例,对照组2例。

1.2 纳入标准

①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②抗癌治疗2个月以上;③无精神认知障碍;④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随机方案及实施

按双盲原则,由课题负责人员或指定的研究者将受试者编号随机分组,使用SPSS18.0软件生成随机方案,受试者按照入组时间随机入组。

1.4 干预方法

初次随访时完成患者问卷调查,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治疗,干预组增加社区模式心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进行SCL-90、SF-36再评分。

社区模式心理干预,即在社区中建立一支服务团队,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生活的信心,改善预后。干预内容:①利用社区地理辐射的优势,开展以休闲保健为特色的服务,吸引癌症患者参与。肿瘤条线防保医生每周三下午为开放接待日,接受患者的咨询,倾诉,并给与相应肿瘤治疗及保健康复的指导建议。②成立心理干预团队,56位患者涉及6个居委,各居委责任医生每周下社区,走访患者家庭每月1次。通过倾听、劝慰、启发、建议、激励等方式消除患者疑虑,提高治疗信心。③开展宣教和互动交流,每月进行常见多发肿瘤:肠癌、乳房癌、肺癌、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中医食疗讲座,并发放相关的资料。④动员家庭配合,上门访视时与患者亲属沟通交流,或者通过电话,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情绪,争取家庭配合,进一步做好患者工作。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基线资料在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分的异无统计学意义,SF-36量表中各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具有较好可比性(表1、2)。在SCL-90量表的敌对方面两组有差异(P<0.05),干预后不对此项进行分析。

表1 干预前两组SCL-90量表因子得分比较(分)

表2 干预前两组SF-36量表因子得分比较

2.2 社区模式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

6月后,SCL-90量表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和总分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但抑郁、强迫情绪的改善不明显。SF-36量表各项评分如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均有改善,但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可能由于样本量小或是干预时间太短,确切原因需进一步研究(表3、4)。

表3 干预后两组SCL-90量表因子得分比较

表4 干预后两组SF-36量表得分比较

3 讨论

薛澄琳等[1]研究表明肿瘤作为一种严重的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转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2],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促进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社区治疗模式,以有效解决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问题,其中主动式社区治疗[3](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ACT)备受关注。本研究借鉴国外主动式社区治疗的模式,对肿瘤患者进行主动的社区心理干预。①在6个月的开放接待日共接待8位患者,前来的患者从不信任到欣然接受并积极配合。②社区责任医生每月走访56位干预患者家庭。最初6位患者有抵触情绪,经面对面交流后,能接受访视,并逐渐放开心胸与责任医生交谈。③6个月中每月举行一次的社区讲座极受欢迎,患者均全部参与,共发放各类资料168份。有32位家属参加讲座,特别对高发癌的早发现感兴趣。部分癌症的中医食疗方极为欢迎。从我们对112例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的观察分析,社区模式下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一定程度的提高生存质量。

[1] 薛澄琳, 袁淑卿, 姜华, 等.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5): 80-82.

[2] 徐琪, 郑茂根, 赵艾君, 等.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32): 3725-3726.

[3] 杜蕾, 张赛, 金光辉, 等. 主动式社区治疗的国外应用现状及其对我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的启示[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9): 2141-2144.

[4] 贾秀兰. 成都市构建和谐社区模式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27(11): 48-52.

[5] 李惠敏. 新护理模式下肿瘤患者康复的心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8): 61-62.

猜你喜欢
量表康复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