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任性矫正策略

2013-10-30 03:53张蕾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发展矫正任性

张蕾

【摘 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当这些需求由于各种原因不被满足或满足不了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抵抗心理,当这种现象再三反复出现之后,在孩子心里就会形成任性的心理反射,久而久之,儿童的任性问题就会逐步加固,并不容易纠正。本文对此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儿童;任性;心理发展;矫正

儿童时期是身心同时发展最迅速的时候,同时拥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这时若不注意,就会造成儿童身心发展的重心偏移,并逐步用自己的反抗方式来表现出对父母不恰当教育和行为的抵触,具体表现为任性。任性是儿童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教育方法进行矫正的。

1.任性的定义

任性,指依据自己所想和当时情绪而轻率决定做或不做某事,恣意放纵,即使放纵下去不对也一味坚持,执拗使性,无所忌惮,不达自己目的不罢休。任性广义上讲可以看做是一种心理因素,狭义上讲是就是一种情绪,情绪是随着人的出生与成长过程而一直存在的,儿童阶段的特定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必须会经历任性的这个阶段,这是无法避免的,这就需要从控制情绪方面去进行教育。任性与执拗是意志薄弱、缺乏控制力的表现,一旦儿童形成了任性的恶习,将会对他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以至于对全面综合发展与良好品质形成造成影响,由此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来共同面对纠正孩子的任性问题,使其健康成长。

2.儿童任性的成因

任性的成因很复杂,任性的孩子也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交际交往能力与其他重要品质的形成。儿童任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

A、家庭环境。

当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大多数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奇特的421现象让孩子成为了整个家庭的中心,孩子的性格不自觉的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蛮横、没有礼貌、不尊重老人等不良行为习惯,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为所欲为”,并没有自我约束能力与意识。与此同时,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重点放在了知识学习方面,就怕在这个还是分数定高低的现在落下一点点,这就让孩子的个性品质、行为规范习惯等方面遭到弱视,只要孩子能按照家长既定的学习轨道行驶,其余的都可以迁就,最终造成孩子的任性妄为,规矩难成的后,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有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急于把孩子教育好,便采取训斥,甚至打骂的方式,恨铁不成钢,这让孩子小小心灵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再一步步踏入更加任性的深渊。

B、社会环境。

(1)“高楼型”邻里关系。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居住在高楼大厦之中,生活质量也日益讲究起来,但在高楼之中的邻里关系可以说天差地别,一般还都不知道对门邻居的情况,更别说楼上楼下了。孩子住在高楼里,不能弄太大动静,生怕吵到邻居,所以孩子不能放开玩的同时也失去了玩伴。相对于农村孩子满街跑,高楼里的孩子只能在自家屋里玩,渐渐变得孤僻,不会交际,不会变通,处事能力差等,这也是造成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2)信息多元化。

现在的孩子懂得比我们要多,因为现在这是时代是信息的高速发展时代,各方面的信息铺天卷地,想不接触都难,这就造就了现在儿童信息量大且多元化,进而造成孩子傲慢任性,认为我懂得比你们都多,你们说的就是不对,不对我为什么要听呢?渐渐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若不及时引导便会越来越严重。

(3)社会安全焦虑。

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学》杂志的专栏作家琳达?布莱尔则指出,因为现代人普遍节育了,有的等到很晚才要孩子,孩子的数量少,所以孩子对现在的父母来说就更加珍贵,父母操心的程度随之加重。同时,现在的孩子被保护得紧紧的,他们无法学会生活中必需的生存技巧和独立性,这也加重了家长和社会的忧虑。这种焦虑让孩子无法展翅高飞,只有做个井底之蛙,“安全”且“安逸”地生活,这样孩子接触面窄的同时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最为严重的就是任性。

(4)心理因素。

儿童的社会知识汲取与心理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还尚不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都缺乏相应的思考掌控,当一些问题出现了且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会情绪失控,具体表现就是任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们不能理性地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只是凭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决定是不是应该参与进来,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3.儿童任性矫正策略

3.1把儿童带出家门

儿童的求知欲正是旺盛的时候,他们需要接触更多的社会性的、实践性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汲取书本中的各种技能,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开阔心胸。在美好的阳光生活和大自然漫步当中,是不会再计较这计较那的,把任性等不良习惯都春风化雨。同时在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角色的时候,自然会学会各种规范礼仪,良好品质,一些不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化之淡然。

3.2敞开家门,走下高楼,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

融洽的交往环境对孩子身心成长都有很好的作用,家长应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让孩子走出家门,走下高楼,跟邻里建立和睦的关系,可以和邻居的孩子玩,这样孩子不仅有了玩伴,同时还会形成活泼开朗、懂事大度的性格,摈弃家里的任性现象。

3.3统一观念,淡化“中心”

对于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家人基本都是尽量满足其要求,这样只会助长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家长需要齐心协力,将教育观念统一化,寻求出一套针对性的实用方式来淡化孩子的中心感。这样他们的任性认为不就就可以得以纠正遏止。

3.4蹲下身子,与孩子平等议事

孩子同样需要尊重,他们需要一种平等的待遇,而不是家长高高在上的训斥,家长需要保持一种明理是非的态度,蹲下身子来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并指出改正的措施,对孩子的积极正确行为要及时肯定,让他们逐渐明白做事情的原则与道理。

3.5培养孩子独立性格

孩子只有能独立处事,才能学会独立思考,逐步增强判断认识能力,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都能在独立意识形成的时候进行自我掌控。因此,家长对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刻不容缓,这样才能基本实现孩子任性性格的自我调控。

3.6技巧性引导

A、冷处理

家长教育孩子时应首先明确告知孩子那些是合理行为,对无理要求是绝对不允许的,孩子一般认为激烈的喊叫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同情,这时家长应一直保持平静,道理讲过后孩子还喊叫的话,家长可以采用不予理睬的方法,让他们感觉到这种方法不管用,这种哭闹行为会自行消失,这时家长再晓之以理,这样孩子的任性行为便会有效改变。

B、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因为某件事情任性、哭闹时,可以采用注意力转移的方式,比如,孩子一定要一个玩具,并开始发脾气,这时家长可以指着经过的公车说,这个公车上的广告真有趣,孩子停止哭闹,然后观察那个公车,这时家长就可以一边带着孩子往外走,一边说着一些能引起他好奇的话,远离产生任性的环境,等孩子平静下来,便分析孩子的不当行为,告知正确方式。

C、坚持原则,规范约束

没有原则的教育方法是教育不出有原则性的孩子的,家长可以对孩子鼓励表扬教育,但心里必须有自己的教育原则与底线,规范约束。鼓励孩子自立、独立,当孩子超出自己的规范范围时,父母则必须温和而坚决的制止孩子,让孩子作出正确的,并随时坚持自己的管理态度。

D、表扬鼓励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多以道理引导为主,切忌打骂、挖苦,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叛逆、更任性,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

总之,当前儿童任性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已经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亟待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已经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了,各界人士需为培养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下一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聂元珍.如何矫正孩子的任性[J].2012,04.

[2]朱智学.儿童心理学[M].1993.

[3]张霞.如何矫正幼儿的任性行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06).

[4]王春亚.浅谈幼儿行为的矫正策略[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10).

猜你喜欢
心理发展矫正任性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天气越来越任性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任性者的搞笑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童话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