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冲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2013-11-02 03:44许小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盆腔炎B超妇科

许小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中医院妇产科,广西 合浦 536100

理冲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许小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中医院妇产科,广西 合浦 536100

目的:观察理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酯片治疗。治疗组单用理冲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4天为1疗程,均配合微波理疗,评价疗效。观察中医症状疗效和随访观察半年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60.0% (P<0.05)。2组随访半年情况比较,治疗组治愈和有效的24例中有4例复发;对照组治愈和有效的18例中有8例复发。2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理冲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益气健脾,化瘀散结功效,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减少纤维增生,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目的。

慢性盆腔炎;理冲汤;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缠绵难愈,且反复发作,近年发病率有所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效果。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笔者应用理冲汤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并与西药头孢呋辛酯片0.25g,每日2次,甲硝唑分散片0.32g,每日3次,治疗30例作对照比较,两者均配合微波理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按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并经妇科检查、盆腔B超、血常规、宫颈分泌物培养,后穹窿穿刺等检查而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临床症状表现: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重,可伴低热、白带异常、月经不调、不孕;妇科检查:子宫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附件区可触及条索状增粗或片状增粗或包块,并有压痛;B超检查:可探及输卵管增粗、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评分标准 (根据其症状和体征评分):子宫活动受限、压痛5分;输卵管呈条索状、压痛5分;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5分;下腹腰部酸痛下坠3分;带下增多1分;低热1分;经期腹痛1分;病程每增加一年加0.5分;以上累分在15分以上为重度;10~14分为中度;5~9分为轻度。

1.2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妇科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其中门诊病例34例,住院病例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年龄24~45岁,平均(25.6±5.78)岁;病程8个月至5年,平均(1.6±0.6)年;按诊断标准中病情程度分轻、中、重度,病情轻度13例,中度14例,重度3例。对照组30例,年龄23~44岁,平均(25.3±65.2)岁;病程6个月~4.6年,平均(1.3±0.6)年;病情轻度14例,中度15例,重度1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西药头孢呋辛酯片0.25g,每日2次,甲硝唑分散片0.32g,每日3次。

1.3.2 治疗组 单用理冲汤治疗。药物组成:北芪24 g党参24g,白术10g,天花粉15g,知母10g,三菱10g,莪术10g,淮山10g,鸡内金10g。随证加减:下腹疼痛加延胡索15g,白芍20g,蜈蚣2条;白带增多加薏苡仁30g,车前子12g;外阴瘙痒加苦参15g,腹泻去知母,重用白术15 g。每日1剂,清水煎至200m l,早晚分2次服。月经期间暂停治疗,注意保暖及性生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忌食辛辣、油炸食品。2组均配合微波理疗,2组均治疗14天为1疗程,评价疗效。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和随访情况(随访观察半年)及不良反应。

1.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标准[1]。临床治愈:下腹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等理化检查正常,停药1月内未复发;显效:下腹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B超等理化检查明显改善;有效:下腹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B超等理化检查正常,停药1月内未复发;无效:下腹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无减轻或加重,妇科检查及B超等理化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或加重。

2.2 2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 2组随访情况(随访观察半年)治疗组治愈和有效的24例中4例复发;对照组治愈和有效的18例中有9例复发。

2.4 不良反应 2组病例在治疗中及治疗结束后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称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学的 “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热入血室”等范畴。部分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湿、热、瘀、虚,正气虚弱是发病根本,气虚血瘀是其中最主要因素。治疗宜益气健脾,化瘀散结为治疗大法。理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扶正培元,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党参,山药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白术有抗炎抗菌作用;三棱、莪术破瘀散结,现代药理研究三棱有减少纤维组织增生,镇痛作用,莪术有增强免疫力,抗炎作用;天花粉、知母清热生津,解毒排脓,现代药理有抗炎作用;鸡内金健胃消瘀结,全方有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行气止痛之功效。临床结果表明,2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60.0%(P<0.05)。2组随访情况(追访观察半年)比较,治疗组治愈和有效的24例中有4例复发;对照组治愈和有效的17例中有9例复发,2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中医辨证用药的精华是在调节人体内在环境,不可忽略的是中药复方对慢性盆腔炎治疗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它所起的作用是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理冲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益气健脾,化瘀散结功效,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不失为促进慢性盆腔炎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R711.33

A

1007-8517(2013)11-0124-02

2013.03.17)

猜你喜欢
盆腔炎B超妇科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