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比较视角下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竞合发展策略研究

2013-11-08 01:07吴晓阳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竞合体育用品竞争力

吴晓阳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体育经济学·

竞争力比较视角下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竞合发展策略研究

吴晓阳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运用文献资料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区域竞争力比较为切入点,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研究案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区域间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得出浙江省11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并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区域间竞争力比较分析与研究,最终提出了浙江省11个地市间体育用品制造业应采取以地域布局为依据的省域内地区产业错位发展策略、以先发优势为依据的特色块状经济集团化发展策略和以产业成本评价为依据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分工协作发展策略。

竞争力比较;体育用品制造业;主成分分析法;竞合策略

“竞合关系”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和多元化多极的合作中衍生出来的。所谓产业竞合,是指两个区域间或多个区域之间,某一产业保持一种即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使得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某一产业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在谋求合作共存的方式。近年来,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其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浙江体育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浙江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切入口,通过11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和探讨浙江省各地市间体育用品制造业竞合关系,提出各城市间体育用品制造业协同竞合发展所应采取的策略。

1 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

1.1体育用品制造业结构分类及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张林、刘炜等关于《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分类标准》的分类[1],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球类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等5类[2]。根据波特钻石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为依据,参考金碚教授的《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3]》及综合考虑体育用品制造业自身发展实际特点,本文选取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以此作为浙江省11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其中4个一级指标分别反映产业的获利能力、市场绩效、科技投入、产业规模。

表1 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二级指标指数是以各地市体育产业研究报告中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并按各指数相关公式计算获取的

1.2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1.2.1 评价对象的选择与数据的获取方式。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体育用品制造业评价对象,以最新的浙江省11个地市的体育产业研究报告为数据的提取渠道,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5类项目数据进行梳理、整理,最终获得各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相关评价数据。考虑到原始数据量所占篇幅较大,本文不全部列出原始数据。

1.2.2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评价模型的构建。 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评价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若干个综合因子,并对综合因子进行因子分析,考察各综合因子与原始指标之间的联系和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各综合因子的内部结构以及认定各综合因子的经济含义,之后以每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4],最后在理论上构建以下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

(1) 1,2,…9 1,2,…11

其中:为某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综合得分,为第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第个指标的载荷系数,为(原观测值)的标准化,为区域数

2 浙江省各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2.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为了解决量纲不同不能进行比较的问题,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使其具有可比性。

2.2确定主成分及权重系数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数为9,样本容量为11的一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0.8,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的原则,提取各指标群的主成分,解释原始指标变量85%以上的信息。根据学者Kaiser的观点,如果KMO值小于0.5,则不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KMO and Bartlett's Test)

根据表2计算结果,本文的KMO值为0.658(KMOgt;0.5),表示适于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值为324.627(自由度为66),说明该值已达到显著水平,表示变量的相关矩阵之间存在共同因素。

表3 总方差贡献率(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表2、表3中SPPS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竞争力评价中十一个样本的9个二级指标相关指数

根据表3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选取4个共同因素时,各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1.408%(大于85%),因此,本文选取4个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

表4 因子载荷矩阵(Component Matrix) 因子

表5旋转因子载荷矩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因子

F1F2F3F4X60.9250.199-0.1330.141X30.9280.169-0.1040.186X40.9080.116-0.3070.066X8-0.0800.9500.028-0.011X90.4990.770-0.0940.059X70.4670.7060.0970.168X5-0.0950.0710.897-0.356X1-0.309-0.0490.8380.329X20.2510.099-0.0470.935

表4、表5中公共因子数据来源于竞争力评价9个二级指标相关指数,并经SPSS统计软件计算获获取的

从表4可以看到,各公因子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值难以解释,故需进一步进行因子旋转。选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5)。利用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考察各主因子的经济含义及其与内部主要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因子F1,在其上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产业总资产贡献率指数X6、产业资金利税率指数X3、产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指数X4。综合起来分析,可直观判断F1是体现产业产出方面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可称之为产业的产出效益因子,反映了产业的获利水平。

因子F2,在其上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产业市场占有率系数X8、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X9、产业外向度指数X7。综合起来分析,可直观判断F2是体现产业市场绩效的综合性指标,可称之为产业的市场绩效因子,反映了产业的市场绩效水平。

因子F3,在其上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相对指数X5、人均装备率指数X1。综合起来分析,可直观判断F3是体现产业资本投入规模的综合性指标,可称之为产业的资本规模因子,反映了产业的科技投入水平。

因子F4,在其上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产业平均规模指数X2,可直观判断F4是体现产业规模的综合性指标,可称之为产业的产业规模因子,反映了产业的规模水平。

2.3浙江省各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2.3.1 浙江省11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排名结果。 根据各主因子的权重系数以及各主因子内部主要指标的载荷系数,构造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为:

fij=λ1x1+λ2X2……+λ9X9 公式(1)

Fj=ω1f1j+ω2f2j+ω3f3j+ω4f4j公式(2)

表6 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各主因子载荷系数获取的计算原始数据来源于竞争力评价中十一个样本的9个二级指标相关指数

根据表6的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以及评价模型公式(1)和(2),可分别计算江浙沪十六个城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值。

Fj=0.404f1j+0.266f2j+0.186f3j+0.144f4j

f1=-0.005X1-0.082X2+……+0.027X9

f2=-0.054X1+0.012X2+……+0.362X9

f3=0.533X1-0.008X2+……+0.044X9

f4=0.532X1+0.825X2+……+-0.045X9

由于综合得分数值有正有负,不便对比和解释,可将其做线性变换 ,以克服这一缺陷。据苏为华(2005)的换算方法[5],如果定义某个地区的每一项指标值都等于平均水平时,应该获得的综合得分数值是 70分(“平均”一般理解为“中等”,而百分制的中等一般可取 70分),而每一项指标都高于平均水平 4倍标准差时,应当获得的综合得分数值为 100分 ,则有如下线性变换:

根据线性变换后,最后得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进行排序,最终十六个城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见表7。

表7 2010年浙江省十一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

2.3.2 浙江省十一个城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结果比较分析。 根据2010年浙江省11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评价结果: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湖州、丽水、宁波、金华、嘉兴。根据具体评价指标分析看,这5个城市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在获利能力、产业规模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城市,由此反映出这5个城市中的4个城市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以及生产管理各类成本、费用等具有一定的竞争比较优势(宁波除外),而且4个城市属于三线城市,他们具有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禀赋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可作为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从科技投入和市场占有能力具体指标分析看,杭州、温州、宁波三城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由此出杭州可以作为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区,温州和宁波作为浙西南、浙东北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服务次级中心区。

3 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竞合发展策略

目前浙江省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需要在有效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区域间的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更好地发挥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和作用。

3.1以地域布局为依据的省域内地区产业错位发展策略

错位发展最重要的是产业规划与布局。产业同构不仅不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而且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降低投资效率。因此,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及在竞争中已经形成的特色区域优势来确立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建立具有自身优势的目标错位、产业链错位是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最优选择。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应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以城市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等地域优势为产业规划与布局依据,对照地区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及体育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体育用品制造业布局,形成合理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域错位发展空间。从横向上看,杭州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经济、科技优势,是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新产品设计、研发等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服务;宁波和温州作为浙江省副省级城市,可以分列为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副中心区,重点以制造业生产服务为主;从纵向看,温州副级中心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包括台州、金华、衢州、丽水,宁波副级中心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包括嘉兴、绍兴、湖州、舟山。各次级城市间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条件优劣,按照统筹协调、资源优势原则,确定各自的产业发展定位与调整方向,通过横向或纵向协作,再次明确产业分工布局区域,建立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制造业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区。

图1 浙江省各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错位发展策略实施路径图

3.2以先发优势为依据的特色块状经济集团化发展策略

由于现代企业战略定位的转移,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无疑要求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企业集团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可以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有利于产业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目前杭州、宁波、金华及丽水是浙江体育用品生产的重点区域,生产单位数占全省总数的80%以上。不同区域体育用品生产的门类不同,区域化生产的格局基本形成,块状经济特征明显,已经形成一定数量的特色块状经济区域。但是,温州模式下的浙江民营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单兵作战现象严重,布局分散,仅靠成本优势很难在国内竞争国际化、跨国公司大举压境的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因此,以先发优势为依据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特色块状经济区域发展策略重点和关键是在已形成的特色块状经济区域内建立产业集团,产业集团内各组织(企业)间推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以产业链为主线,按照不同的生产环节分工合作,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配套企业为支撑的生产协作体系,同时对特色块状经济产业区域内的龙头企业给予必要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配套支持,以促使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集聚,快速形成集团化、现代化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通过生产规模化、功能多元化、管理科学化、营运国际化,实现资本和市场的扩张,最终使产业组织成为长三角区域竞合战略中的微观主体,继而产生“扩散效应”,带动浙江体育用品制造行业整体、全面、协调、快速地发展。

图2 集团化发展策略实施路径图

3.3以产业成本评价为依据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分工协作发展策略

浙江省各城市按照体育用品制造业竞合战略的空间规划,利用梯度转移效应逐步将目前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由地价稀缺、昂贵,劳动力紧张,资源成本高以及产品原材料价格高的中心区——杭州,副级中心区的宁波、温州逐步向三线城市转移,并借此形成更为合理的分工。在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中,中心区及副级中心区应加快压缩落后的传统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淘汰科技含量、产能低下的制造企业;通过生产技术的转让和生产、技术人员的跨区域流动,采取企业联盟、合作生产、外包加工等不同形式实现城市间的生产置换,同时也可将新兴产业的部分生产程序、配套生产以及部分原有企业的外延生产转移到三线城市。对区域的产业梯度进行合理、适时的产业转移,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梯度特征,有利于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根据比较优势法则,将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按照梯度顺序分阶段逐渐从主副中心区的杭州、宁波、温州向浙西北地区转移,一方面有利于主副中心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浙西北体育用品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在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向浙西北转移过程中,主副中心区将暂时面临一个体育用品制造业基础空心化的问题,要继续保持主副中心区的竞争力,杭州、宁波和温州必须进行产业的转换、必须不断地依托上海的科技水平和人才,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重点实现技术创新,以此优化产业结构,真正实现各地市间的协同竞合发展。

4 结 论

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浙江体育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浙江省十一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充分掌握了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基本状况,并依据十一个地市体育用品制造业现实状况提出了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竞合发展策略,这对推动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张林,刘炜,林显鹏,等.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0):16-25.

[2] 陈颇. 我国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2010,46(2):37-44.

[3] 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3):5-13.

[4] 吴亚非,李科. 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9(3):166-168.

[5] 苏为华.综合评价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166-170.

[6] 赵彦云.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UnderthePerspectiveofComparisonofCompetitivenessonSportsGoodsManufacturingIndustryCompeti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yofZhejiangProvince

WU Xiao-ya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econometric methods, and to compare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11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e us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construct a regional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level evaluation mode.Through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evaluation method that 11 c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level,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based on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Finally puts forward that 11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between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the regional layout should be taken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inside the area industrial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and the advantage of sta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ssive economic collectiv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st evaluation industry based on industrial gradient transfer and division of labor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etitive compared;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strategy

1004-3624(2013)02-0001-05

G80-05

A

201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江浙沪体育产业竞合视角下的浙江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11YD73YB)

2013-01-25

吴晓阳(1968-),男,浙江嘉兴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竞合体育用品竞争力
《从竞争到竞合: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推介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我国体育用品进口与体育用品出口互动关系研究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竞合之道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