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服务社区的途径研究

2013-11-13 08:50卢保锋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服务部快车服务中心

卢保锋

(中州大学 体育学院,郑州450044)

1.引言

“听见的资源学生能够接受10%,看见的资源学生能够接受20%,而体验到的资源学生能够接受80%”,因此说,“实践”对于在校学生,尤其是对于体育类这种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学生实习效果也同时证明了,教育实习是检验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同时,当前教育实习方式主要是放置于其他低级别学校和经营性俱乐部等单一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固定的教育基地与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因此,拓展新的教育实习方式,探索新的教育实习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民健身”的号召正在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实施,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高速平稳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速,人们健康健身的意识逐渐增强,大众对于健身的科学性、方法性和娱乐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广大居民在进行体育健身的需求和专业指导人员相对缺乏的矛盾就显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以上两种矛盾,实现学校体育科技和社区体育指导需要的对接,拟在中州大学体育学院组建以健美操、网球、羽毛球、太极拳、瑜伽为主体的“健康快车技术服务中心”,以推广体育健身技术为目的,通过网络,实现服务部的良性运转。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体育学院学生体育服务组织“健康快车服务中心”

拟在体育学院大三以上年级范围内组建“健康快车服务中心”,本服务中心依托中州大学体育学院,在体育学院范围内招募人才,组建网球、健美操和羽毛球三大技术指导部门,通过宣传,将这些学生有偿、有序、快捷地送往社区。本组织的职能在于对外宣传与交流,内部选拔、管理,实现技术创新、财务分配等。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6年到2012年有关社会体育专业、社区体育、群众体育、高等教育方面的专著4部、文章100多篇;通过网络查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河南省体育局网站等网络资源,搜索有关体育实习、社区体育指导问题和体育俱乐部运营机制构建方法的探索等资料。

2.2 问卷调查法

深入社区,采用开放式问卷向相关人士调查,目前郑州市社区人民对于体育指导的需求点,问题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您觉得体育锻炼需要指导吗?第二、您对于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主要在哪些方面?将此问卷发往来自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和惠济区的共50个社区。

2.3 专家访谈法

就当前突出问题走访来自于俱乐部管理人员、体育市场营销和体育管理与经营的老师,与他们广泛交流意见,把握俱乐部运作的细节。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服务中心”的设想具有可行性

社区调查有效样本共200份,对于体育指导员期待的人群为123份,占总体样本的61.5%,非期待人数为36份,占总体样本的18%,无效样本为41份,占总体样本的20.5%。通过图1饼状图直观表示灰色所示区域为期待人群所占区域。

图1 社区体育指导员需求人群分配饼图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社区群众中大多数人对于“技术送社区”的构想充满期待,他们认为“健康快车服务中心”具有高校科技支撑,让人信赖;收费低廉,放心消费;电话预约,快捷方便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保持着高速平稳的发展,进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健康健身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城市社区体育在很多方面发展并不完善,有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其锻炼的效果不明显。许多人不愿意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也使得社区现有的健身器材闲置浪费。于此同时,很多应届优秀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面临着找工作难的问题。“健康快车服务中心”的成立既解决了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又克服学生的因为实习而产生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其存在具有深刻的意义。

3.2 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构建

管理制度是健身俱乐部顺利运作的重要保障。“健康快车服务中心”立足于高校体育学院学生,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监督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3.2.1 服务中心组织结构的构建

服务中心设立以学生为主体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机构,机构设立总部、财务部、市场部、研究开发部和人事部等若干部门。机构间关系如图2所示:

本设置方式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企业总部拥有最高决策权利的特点。认识到本机构设置具有:解放领导、有效发挥事业部门领导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考评的优点,同时具有各事业部门利益相对独立,易相互冲突、管理机构多,费用大、总部控制难的缺点。在人员设立和权力分配上规定如下:

图2“健康快车服务中心”部门机构设置

总部共设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一名,总经理主持“健康快车服务部”的全面工作,且召集并主持服务部会议、办公会议和全体人员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负责年度工作计划、内部机构设置、人员调配方案的提出和规章制度的拟订,各部门会议研究后组织实施,还要总管服务部的财务工作。副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并做好所分管的工作,副经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按其分工认真负责,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情况。日常工作由总经理、副经理根据工作范围负责处理,并坚持通报制度。实施服务部章程规定的业务工作;组织起草服务部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和财务预决算案;提出设置或者撤销工作机构、机构负责人任职方案,并报总经理批准;处理本服务部其他日常事务。

顾问部由体育学院领导及专业老师兼职,顾问部有人事任免权,负责服务中心学生专业技术的指导与培训、监督服务部运行情况,不参与服务部的运营。

财务部负责财务预决算案,服务部的日常收支情况。按照相关规定,遵守各项收入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做好教练结算工作,确保服务部的计划和利润指标的实现。市场部协助本服务部与社区之间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加强与各社区的联系,做好服务部运营参谋和助手;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指示,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

研发部完成公司制定的营销指标;营销策略、计划的拟定、实施和改进营销管理制度的拟定、实施和改善。负责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工作,制定业务推进计划;负责如实向顾客介绍服务部的服务类型及与顾客洽谈合同和签订合同,确保所签合同规范、有效和可行;负责常规合同评审,组织有特殊要求合同的评审。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及与本企业有关的数据资料,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负责合同、评审记录的及时传递和保存。

技术部内又将设立网球部、羽毛球部、健美操部、篮球部等各个分项,并设立组长一名,教练员若干人,技术部门负责将指导教师平衡分配给消费者,并建立科学细致的考评制度。

财务制度是本服务中心顺利运营的基础,财务部门将有偿所得进行账目公开,所得收益,服务部与教练进行六四分成,服务部内工作人员的薪资以底提成,教练员则以课时费为主。

3.3 市场拓展方式

只有拥有市场,服务中心才能有生存的空间,认识到高校资源与社会需要的嫁接问题是核心问题,本服务部门结合现有条件,考察社会当前的商业运营模式,最后选择网络推广的方式来扩大知名度,前期主要以免费性质、关注郑州当地的58同城和赶集网为主要推广阵地,计划未来在拥有基础资金的情况下,选取百度网站做进一步的推广。

3.4 技术部人员选拔机制

在体育学院内举行选拔比赛,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由指导老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增加与科学健身有关的一些原理知识,并能独立运用这些知识,成为进入社区指导活动的专业人员,学院老师要对学生在社区的实践情况进行监控。抽查一些小组的实践效果,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解决,然后由社区的工作人员及参加锻炼人员对他们进行评价,与其考核成绩挂钩。对各项工作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3.5 售后服务工作

完善健身俱乐部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深入了解、拓展健身消费者的真实需要,为健身爱好者制定出更有针对性、更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服务和解决方案。加大服务投入,改进服务手段,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重视技术部们的健身教练及指导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健身的康复与咨询机构,向大众提供科学健身的方法、保证人们健身体育的科学性。积极宣传各个运动项目的特征和优势,以及一些保健知识和饮食营养的调剂,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与兴趣爱好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不断开发新的经营项目和提供更精致的服务。

4 结论

(1)依托高校体育科研部门,将在校优秀学生输送至社区进行指导,能够解决学生的多元化实习方式和社区健身科学化的问题,同时体现灵巧、细致的特点。

(2)实践证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匹配“健康快车技术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但同时人员的调配必须有教师的协调和监控。

(3)培训人员的选拔机制通过与售后服务相挂钩,机构内部考评,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素养。

(3)技术服务实行合理的收费制度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价值感,而且能够增加社区居民的压力感,使得教学目标高效率完善。

(4)健全的售后服务方式包括电话追踪、消费者考评和本人自评方式实现,售后服务为实习学生关注内在职业能力提高,淡化对于金钱的追求具有重要的价值。

[1]张燕霞,张晓华.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进展[J].长沙大学学报,2011(9):145-147.

[2]金晓阳,潘苑,蒋荣,等.高校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二):高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对策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8)39-41.

[3]赵承磊.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运行机制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97-110.

[4]陈云富,包晓法.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4):76-78.

[5]从群,吕伟.构建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新模式:学校与社区共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之五[J].体育文化导刊,2007(8):73-75.

[6]黄仙福.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1-43.

猜你喜欢
服务部快车服务中心
甜甜圈快车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本刊读者服务部除四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