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新疆城镇化布局与发展小城镇研究*
——以新疆若羌县城镇发展为例

2013-11-16 01:51王喜莎张新友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城镇建设发展

王喜莎张新友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委党校,新疆库尔勒841000)

优化新疆城镇化布局与发展小城镇研究

——以新疆若羌县城镇发展为例

王喜莎张新友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委党校,新疆库尔勒841000)

以新疆若羌县城镇发展为例研究优化新疆城镇化布局与发展小城镇的问题,分析若羌县城镇建设的实践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打造新疆城镇化布局的整体建设思路。

新疆;若羌;城镇化;优化;布局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全国各省市都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强大动力。笔者着眼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若羌县发展城镇的优劣势分析,旨在提出推动若羌县城镇发展的路径。

一、若羌县城镇建设的实践优势

(一)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

新疆若羌县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为其发展城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若羌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地理优势极为突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18、315国道在县城交汇,218国道北接南疆重镇库尔勒,经伊宁到达霍尔果斯口岸;315国道西经且末到达喀什,东经青海、四川到达广西出海。218国道若羌—库尔勒段已于2002年10月改造完成,国道315已全线改造完成,省道哈密—罗布泊镇段已建成通车,哈密—罗布泊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青新铁路中的库尔勒经若羌到格尔木铁路建设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随着境内国道相继改造和青新铁路以及楼兰机场的建设,若羌县作为新疆东联西出和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枢纽重镇地位将日益凸显。

(二)强劲的经济实力支撑

新疆若羌县行政面积近20.23万平方千米,是全国范围内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近些年,随着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及以钾盐为龙头的矿业开发加工,若羌县经济发展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12年,若羌县实现生产总值60.01亿元,同比增长33.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1亿元,同比增长40.5%;完成财政收入7.04亿元,同比增长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分别达到2.15万元、2.17万元。经济的发展为其提高城镇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若羌县拥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两大产业经济,即以红枣为主的农业和以钾盐为龙头的矿业开发和加工。若羌县政府以“枣业富民、矿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塑县”战略作为发展第一产业的战略思想,坚定走“以红枣为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和设施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调优第一产业的发展道路。2012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时做强第二产业,以钾盐为龙头,加快矿业开发和加工步伐,加强两大园区和四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13.15%,约占巴州非石油地方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做大第三产业,以文化为先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和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功能。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0.3万元,增长21.2%。强劲的产业经济发展为若羌县的城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若羌历史文化厚重、源远流长,曾是多种文化交流、互化、传播的通道。境内的楼兰王国作为中亚商旅的贸易集散地长达五个世纪,同时这里还是古代西域屯垦规模最大最早的农业开发区域之一。若羌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保护单位6处,分布着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小河墓地,神秘的罗布泊,全国最大、保存最完好、动植物种类繁多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全国唯一的阿尔金山-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四)县域城镇优化布局后的预期优势

县域城镇规模、布局合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为了促进若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资源节约、经济繁荣、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县政府对县域城镇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规划将县域城镇体系的职能分为三个层次:县域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集镇。县域中心城镇——若羌县城,重点城镇4个:瓦石峡镇、依吞布拉克镇、罗布泊镇、米兰镇,一般集镇2个:铁木里克乡、祁曼塔格乡。重新规划后的若羌县域城镇的经济职能可以分为综合型、工矿型、工旅型、农贸型、牧业型5个类型,既合理布局生产力,又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

全县划分三个经济区,东北区域为工矿产业发展区,主要包括罗布泊镇(含罗布泊盐化工业园)和依吞布拉克镇(含依吞布拉克矿业加工工业园);西北区域为绿洲经济发展区,包括瓦石峡镇、若羌镇、米兰镇;南面区域为旅游资源发展区,包括铁木里克乡和祁曼塔格乡,重点发展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规划后的县域城镇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正在逐步得到体现。一是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若羌县政府提出“一区多园”的建设思路,目前,入园企业已经达到29家,其中投资百亿元以上的有1家、十亿元以上的有4家、亿元以上的有7家;二是优化资源配置;三是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若羌县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薄弱

若羌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小城镇产业发展和居住环境改善的关键因素。随着若羌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相关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的供给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资金严重短缺,公用设施薄弱。城建维护资金短缺,投资体制改革步伐缓慢,项目库建设工作力度不够。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若羌县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若羌县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25.8:58.9:15.3,第二产业一支独大,占到产业结构的58.9%,而第三产业明显发展滞后。二是三产总量不足。三产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若羌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年均增长13.08%,但第三产业的比重却仍然较低,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3%。三是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若羌县服务业从业人数比重较小,尚不及县从业总人数的20%,同时也表明若羌县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和上升空间。

(三)城镇制度建设不健全,管理队伍缺乏

目前,若羌县城镇化存在着规划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长期以来,小城镇重建设轻管理,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一支素质过硬、管理水平较高的管理队伍,城建监察队伍执法水平不高,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城乡建设发展不平衡,建设停滞不前

县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大更新改造力度。村镇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对发展村镇建设认识不足,农牧民住房条件落后,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也亟待改善。

三、若羌县城镇发展的思考

在“十二五”期间,若羌县提出了县域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巴州前列,县人均产值、人均财政收入位居全疆前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西部12省市区首位,并达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始终高于经济发展增速,在巴州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完成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率先建成副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达到富裕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要求若羌县城镇发展要有整体的建设思路。

(一)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城镇载体功能

完善的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城镇化的依托和载体,若羌县必须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公共事业建设。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从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两个途径着手,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安置战略,彻底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人才紧缺的现状。统筹城乡,缩小城乡社会公共资源差距,切实解决就医、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突出的社会问题。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延长循环生态园的县域道路,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延伸城西新区道路建设。做好繁育研究工作,提升绿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加强绿化管护人员配备工作,对城镇镇容、园林环卫制订长效管理机制和长期管理规划。引进先进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将水资源建设问题纳入到若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努力做到工业节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再利用,建设循环农业用水和生态建设用水渠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二)夯实经济基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据若羌县2007—2010年暨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中的调查数字显示,“十一五”末,若羌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8:58.9:15.3,而据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数字显示,“十二五”末,若羌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到10:75:15;红枣产业、设施农业、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优化为50:25:20:5左右,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若羌县需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产业结构优化比例,继续夯实经济基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打造若羌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加大对农业、畜牧业、特色种植业的投入和监管,确保第一产业的稳步发展。若羌枣已成为若羌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之一,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有机枣果产业化生产基地。利用现有生产资源,将未来的目标定位在延伸红枣产业的产业链条,加大红枣上下游企业建设,加强红枣产业深加工建设,并且不失时机地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有机枣果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逐年稳步扩大养殖规模,确保养殖的数量和质量。依托若羌特殊的区位优势,培育特色种植业。在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的同时,以市场为向导,把握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渠道。加大对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让农业发展朝着健康、绿色、保质、保量的方向前进。

第二,将“五大矿区”建设成为成为新疆矿产开发的基地。加大对白干湖钨锡矿区、维宝铅锌铁矿区、卡拉达坂铁铅锌矿区、坡北铜镍矿区以及祁曼塔格五大矿区的投入和建设。加大对钾盐的开发和建设的投入,努力建设钾盐矿的下游产业链条。依托若羌的特殊区位优势,加快对盐化资源综合利用,将其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盐化工业基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矿业采选企业向高端化、集约化、安全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加大对罗布泊、依吞布拉克矿业冶炼基地建设的投入,延伸矿业冶炼的产业链条。采用先进技术,加大对品位低、采选难的矿石的采选力度,提高尾矿的利用率和回收率。打造有色金属、贵金属冶炼、铸造基地。

第三,加快若羌县的文化建设,确保第三产业稳步上升。以旅游业为引领,以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饮食服务等综合服务业为依托,全面推进第三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将若羌楼兰文化的深厚积淀与现代化的“塑特色、举品牌、抓精品、强宣传、树形象”文化发展原则相结合,着力打造若羌集餐饮、服务、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充分挖掘若羌的阿尔金山的观光旅游、探险旅游、楼兰科考旅游、罗布泊盐化产业观光旅游、塔河下游绿色长廊生态旅游等特色项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若羌县积极筹建的楼兰文化影视创意产业园,除复原楼兰古城、米兰古城外,还要新建沙漠度假酒店、商业街区、野生动物园、旅游园区等项目,将若羌县境内知名度高的有形文化符号在园区内集中复制,通过拍摄影视剧等方式,深入发掘楼兰文化遗产,大力弘扬楼兰文化,进一步了解楼兰,探索楼兰,发掘楼兰,更好地打造以楼兰品牌为中心的旅游文化产业圈。

第四,以现代化信息科学为基础,建立商贸、物流和市场网络体系。若羌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条件,决定了若羌成为新疆重要的物流通道之一。在县城周边形成以若羌城镇为枢纽,以火车站、楼兰机场为依托的商贸流通网络;以国道315线、省道325线为支撑,以罗布泊镇、依吞布拉克镇、瓦石峡镇等三镇为基础的流通网络体系。

(三)抓住机遇,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把握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项目扶持资金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基金,加大对县城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利用若羌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增强县域城镇的辐射力、承载力和带动力,不断建立完善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机制。发挥若羌县域城镇的空间优势,促进城乡互通,综合协调城乡发展空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健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确保村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

注释:

①“一区”即若羌工业园区,“多园”即罗布泊盐化工工业园、循环生态工业园、依吞布拉克矿业加工园、农副产品加工园。

[1]徐凯.2012年若羌县政府工作报告.[EB/O L].http://www.lou lan.gov.cn/H tm/zhenw ugongkai/gongzuo⁃baogao/2013-4/2/2013_04_02_966.htm,2013-04-02.

[2]肖勇.关于若羌县2007—2010年暨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EB/OL]. http://www.loulan.gov.cn/H tm/zhenw ugongkai/gongzuobaogao/2011-9/9/2011_09_09_941.htm,2011-09-09.

[3]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 L].http://hbj.lou lan.gov.cn/guihuajihua/ 2012-12-05/36717.htm l,2012-07-05.

F0.45

A

2095-0829(2013)04-0016-04

本文系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优化新疆城镇化布局与发展小城镇研究”(11XM Z056号)的阶段性成果。

2013-03-5

王喜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张新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城镇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