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3-11-16 01:51陈华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文本阅读教学

陈华

(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疆阜康831500)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陈华

(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疆阜康831500)

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变“一维目标”为“三维目标”,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变“传话”为“对话”,使阅读教学真正实现它的功能。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多元解读;对话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

一、要转变阅读教学的目标观,变“一维目标”为“三维目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让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首先,课前导入要新颖,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他们走进文本的欲望。其次,教学过程设计要科学合理,阅读一篇文章,先要让学生初读感知。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能谈出对文本的初步理解与感受。针对文章的重难点及疑问点要进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解决疑难,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必要时给予示范。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进行知识方法的讲解与点拨,让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两个目标落到实处。当然不同文体的文章,在阅读教学时三个目标也要有所侧重。因而在实施的策略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从情感变化入手,实现三维目标。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导入语:“苏杭自古有人间天堂之称,而苏州的美正体现在园林之美。请同学们欣赏电视风光片,看看美在哪里?”在欣赏中,学生或赞叹,或惊异,或含笑,情趣被充分调动,继而又说“叶圣陶先生又是如何写出苏州园林的美?让我们走进课本。”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对文章的结构、说明顺序都能正确把握,有效实现三维目标。也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实现三维目标。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如教学《核舟记》一文,让喜欢手工制作的学生用萝卜或土豆,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雕刻核舟,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激发了探究的兴趣。文章主体部分对苏轼、黄庭坚、佛印的描写,让学生表演,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王叔远技艺的高超。这样的文言文学习,学生不感到乏味,且背诵记忆也容易,三维目标也得以很好的落实。当然,策略的选择也要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要转变阅读教学的价值观,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

在教学中,重视语文阅读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性格,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多元解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方式的情感体验式解读。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因而他们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时,对诗意的理解中,有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个“愿”指什么?有学生喊到:“愿就是回家洗衣服”。对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要及时引导。教师接着问:“陶渊明为什么隐居?”学生说道:“陶不满社会的污浊,追求一种和平的理想生活,愿望就是过田园生活,远离官场。”还有学生想到,陶渊明不想在污浊的社会中沉沦,不想失去自我,对于学生的这种高见,就给予极大的鼓励。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师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争鸣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在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时,必须明确: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但毕竟还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同样道理,如果在解读文本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让学生任意发挥,那么阅读教学将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尊重个性差异,倡导多元理解,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或共识的基础上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出现浅解、误解、甚至曲解,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教师在处理多元解读与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时,可采用先放后引、先求异后求同的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问互动的对话,使学生自主构建与文本的相同意义。而这个意义既有其独特个性的一面,也有其共性标准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

三、要转变阅读教学的主体观,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放在阅读的主体地位上。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譬如,朱自清的《春》,仅设计一课时。读完课文,让学生根据作品画一幅喜欢的春景图。结果有的把春草画得生机勃勃,有的把春花演绎得娇艳动人,有的把春雨勾勒得诗情画意。可见同学们对春的感悟各有侧重,角度也各异。学生在绘画中表现出对春天的领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不是靠教师的分析和说教能激发出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其阅读能力。

四、要转变阅读的过程观,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

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读者借助文本和作者的心灵对话。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是沟通文本与学生的桥梁,是课堂的共同的学习者、参与者,是学生群体的首席。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多向互动的对话过程产生思维的相撞与激活、知识的相融与吸收、能力的相提与共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第一,理解对话内涵。阅读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点燃把的火种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学习。

第二,建立对话的方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就任何一篇文章而言,可从以下一些具体的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式阅读:

此文是否引起你情感方面的共鸣?你受到哪些启发?读罢此文,你感受(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内容和语言?能结合生活阅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吗?你若有相应的材料,让你写文章,你将如何从所读的文章中有所借鉴、有所创新?作品哪些地方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课后题你能理解多少……总之,要有所侧重,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第三,创设对话的氛围。在阅读对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创造性见解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要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并且要教会学生倾听;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理解和尊重,对话式阅读教学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才能听到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

可见,对话式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主动的参与者、平等的对话者;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话的过程是师生认知、思想情感的渐进和提升。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对话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主动言语,善于倾听,积极回应,指导沟通,引发交流,使对话及其过程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真正实现对话。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将“一维目标”转为“三维目标”,才能真正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落到实处;只有转变阅读教学的价值观,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个性张扬;只有转变阅读教学的主体观,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转变阅读的过程观,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认知、情感得以渐进和提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这些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EB/OL].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kbjd/kb2011/,2012-02-06.

[2]唐一见.转变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上好高中语文阅读课[EB/OL].http://dazhouzxxjs.2011.teacher.com.cn/ feixueli2011adm in/U serLog/U serLogV iew.aspx?U serlogID=20200,2011-7-27.

G4-42

A

2095-0829(2013)04-0042-03

2013-03-13

陈华,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法。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文本阅读教学
我的价值观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