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关节炎68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3-11-21 03:25李青李雪王永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阳性率

李青 李雪 王永福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以多关节受累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的患病率为0.32% ~0.36%,好发于35~50岁,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本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9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ERA早期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的RA诊断标准,年龄≥60岁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为(68.81±5.83)岁,其中最大年龄82岁,男女发病比率为1∶2.24,平均病程为40月。NERA组共69例,其中男18例,女51例,男女发病比率为1∶2.83,平均年龄为(45.07±10.36)岁,平均病程48月。

1.2 研究内容 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病程、关节受累情况、CRP、RF、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起病情况 两组均女性多见,但ERA组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但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关节受累情况分析 6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其中手小关节受累为65例,肘关节受累为47例,膝关节56例,踝关节受累48例,髋关节受累15例,上述关节受累情况两组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2.3 实验室检查 E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较NERA组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A组AKA阳性率较NERA组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F阳性率较NERA组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A组CRP增高比率较NERA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A组ESR增快及血小板增高比率较NERA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实验检测结果的比较(例)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降低关节致残率,因此应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有如下特点:①男性患病率升高。②急性发作。③受累关节区较多[1]。

本研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①男性发病比例相对增高,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男女发病比例1∶2.24,非老年组为1∶2.83。②老年人受累关节包括手小关节、肘关节、肩、髋、膝、踝、足跖趾关节,但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③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的抗CCP抗体、抗AK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RF阳性率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较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炎症指标:ERA组CRP增高例数高于NERA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A组ESR增快及血小板增高例数较NERA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RP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长期以来,RF一直是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诊断的唯一血清学指标,但RF特异性偏低,且可出现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中,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抗CCP抗体和AKA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高[2,3],尤其是抗CCP抗体已被证实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血清学标记物,可作为早期诊断RA的指标。本研究收集了6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和69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CCP抗体、AKA、RF,发现ERA组抗CCP抗体、AKA阳性率显著高于NE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抗CCP抗体、AKA更有利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而RF阳性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提示RF对于早期诊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低于抗CCP抗体及AKA抗体。有研究发现抗CCP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与关节破坏的危险因子[4]。

在治疗上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甲氨蝶呤导致老年人骨髓抑制,故应严格监测血常规,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且由非甾体抗炎药物所致的老年人肝肾功能损害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联合使用慢作用药物史更应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的检查。栗占国等[5]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进展中提到小剂量激素对ERA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可应用小剂量,可避免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所致的肝肾功能损害及胃黏膜损害,但应用小剂量激素应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蒋明,Yu D林孝义等 中华风湿病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58-760.

[2]曾小峰,艾脉兴,甘晓丹,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5):281.

[3]左川,杨南萍,彭晓东.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2):97-99.

[4]Syrersen S W,Goll G L,van der Heijde D,Landewe R,Lie B A,Odegard S,et al.Prediction of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in rheumation arthritis and the role of antibodies against 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results from a ten-year prospective study.Ann Rheum Dis,2010,69:345-351.

[5]栗占国,王慧.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实用老年医学杂志,2008,22(1):7-11.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