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2013-11-21 03:25李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医治稳定型病症

李萤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本次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心肌梗死效果加以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名患者均为从我院抽选的心肌梗死患者。B组治疗组53名患者,男性35名,女性18名,年龄23~62岁;A组对照组33名患者,男性16名,女性17名,年龄21~59岁。

1.2 治疗方法 A组对照组患者医治方法:行莫诺美地药物医治。给予患者口服使用,每天早上服用一片,患者病情较重的,每天早上服用两片,患者服药时,要使药片维持完整[1]。

B组治疗组患者医治方法:在A组基础上加中药医治。组成:茯苓 15 g,珍珠母30 g,黄芪 28 g,鸡血藤31 g,桂枝15 g,潞党参 17 g,桑寄生 26 g,枸杞子 9 g。水煎服,1 次/d[2]。

1.3 疗效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运用显效、有效、无效指标针对86名对象医治结论给予衡量。显效:患者病症恢复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5%;有效:患者病症一定程度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10%;无效:患者病症无改善,病情无恢复迹象。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所得的所有有效数据,都运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本次研究对86名研究对象给予时间为9~13个月跟踪调查,患者病症恢复较好,病情改善较好。经统计,B组治疗组53名患者,冠状动脉再通人数为49名,比例为92.5%,左心射血分数为52.8~61.7,统计为显效40名,有效12名,无效1名,有效率为98.1%,对象出现头疼1名,低血压1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A组对照组33名患者,冠状动脉再通人数为16名,比例为48.5%,左心射血分数为46.9~52.3,统计为显效14名,有效12名,无效7名,有效率为78.8%,对象出现头疼2名,低血压2名,其他1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

表1 A、B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例,%)

3 讨论

心肌梗死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似心绞痛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可产生严重后果[4]。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继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心肌梗死对患者身体和心里造成严重损害,病情较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须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莫诺美地是治疗心肌梗死及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病情恢复较慢,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效率较低[5]。本次研究对中西医结合应用于心肌梗死效果加以分析,并以单纯西药莫诺美地为对照,治疗组患者病症恢复优于对照组,冠状动脉再通比例为92.5%,高于对照组患者48.5%,左心射血分数为52.8~61.7,高于对照组患者46.9~5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15.2%,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患者78.8%,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冷建春.人参山楂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影响的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68-69.

[2]顾秀莲,巢胜吾,樊济海,等.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疗效.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1):92-94.

[3]叶瑞印,罗 彤,张 宁,等.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6(1):79.

[4]陈俊东.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3):226.

[5]吴以岭.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342-348,374-395.

猜你喜欢
医治稳定型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青春期病症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