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潘立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013-11-21 03:26曾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西酞多潘立酮普兰

曾鸣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疾病之一,患者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但是,所有的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检查结果。为此,大部分患者辗转于各大医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1,2]。治疗上,对该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主要以促动力药辅予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欠佳[3,4]。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5,6]:心理社会因素与该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本研究笔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条件:①患者有明显消化道症状。②患者经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有的器质性变化无法解释患者的症状。③患者能够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自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行相关检查确诊存在明显的消化系统疾病。②患者因言语交流障碍、听力和智力等原因而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③患患者近2

周内使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他SSRIs类药物、西咪替丁、色氨酸、芬氟拉明、华法令或者锂盐等药物影响本研究的准确性。④患者既往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⑤患者对多潘立酮或者西酞普兰过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和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仅给予多潘立酮(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26)进行治疗,10 mg/次,3次/d,而B组患者则加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四川新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199)进行治疗,20 mg/次,1次/早饭后,从第8天加至30 mg/次,1次/早饭后,3个月为1疗程。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7]①显效:治疗3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疗3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并未完全消失。③无效:治疗3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进一步加重。本研究笔者认为治疗总有效率为治疗显效率与治疗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比较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和B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B组患者总有效率(98.04%)明显高于A组总有效率(92.16%),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期间,在A组51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口干,2例患者出现腹泻;而在B组51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口干,4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患者出现恶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呕吐、神经过敏、头晕、头痛、嗜睡、腹部痉挛、腹痛、睡眠障碍、躁动、便秘、癫痫发作、躁动、溢乳心动过速和皮疹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1,2]。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迄今为止,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社会心理学因素等众多因素有关[8,9]。而其中,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和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也给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带来了新的靶点,学者们在既往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笔者尝试多潘立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结果发现:治疗3个月,B组患者总有效率(98.04%)明显高于A组总有效率(92.16%),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多潘立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多潘立酮者。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多潘立酮片能够缓解由胃排空延缓、胃肠道反流、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嗳气、肠胃胀气、口中带有或不带有反流胃内容物的胃烧灼感;还能治疗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或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②选取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SSRI)氢溴酸西酞普兰能够通过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的DA和NE等神经递质的再摄取而最终达到改善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因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引起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打断患者情绪与临床症状间的恶性循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本研究还发现:在治疗期间,在A组51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口干,2例患者出现腹泻;而在B组51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口干,4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患者出现恶心。可见,B组患者加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但是,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西酞普兰的应用并没有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这提示:多潘立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多潘立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多潘立酮治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1]Lacy BE,Talley NJ,Locke GR 3rd,et al.Review article: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nd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2,36(1):3-15.

[2]李建.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99-2601.

[3]吴启斌,谢崇凡,冯晓霞.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重庆医学,2011,40(21):2149-2150.

[4]董志超,王云溪,歧红阳.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药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848-1850.

[5]张新军,孙振华,孟伟,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测评与心理干预治疗的研究.慢性病学杂志,2010,12(12):1582-1584.

[6]徐亮,陈剑群.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6):418-420.

[7]万秦.西沙比利加帕罗西汀联合药物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7-48.

[8]袁海鹏,李福康,李改芹,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十二指肠肥大细胞的相关性.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6):122-125.

[9]徐亮,陈剑群.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6):418-420.

猜你喜欢
西酞多潘立酮普兰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