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2013-11-22 02:27栗云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2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头孢菌素头孢

栗云明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感染, 后果严重,所以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原则》)[1]、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38号文件)[2]和《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3], 作者对某三甲医院2012年度197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以发现该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某三甲医院2012年度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病历共197份。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将收集资料采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包括抗菌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频度、用药时间等, 分析用药合理性。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197例患者中, 男101例, 女96例。年龄27~90岁 , 平均年龄 69岁。20~29岁 1例 , 占 0.5%;30~39岁0例;40~49岁4例, 占2.0%;50~59岁41例, 占20.8%;60~69 岁 42例 , 占 21.3%;70~79 岁 75例 , 占 38.1% ;80~89岁33例, 占16.8%;≥90岁1例, 占0.5%。

2.2 手术及并发症 197例患者均为Ⅰ类切口;手术时间0.5~2 h,平均52 min;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 无切口感染及全身感染等。

2.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97例患者均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 使用率100%。抗菌药物共计4大类7个品种,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详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使用率(n, %)

抗菌药物用量最多的是头孢呋辛, 其次是头孢美唑、头孢硫脒, 限定日剂量(DDD)参照WHO的ATC分类规定的数值, 药物使用频度(DDDs)=用药总量/DDD, 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总用药天数。详见表2。

表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4 预防用药时间 197例全部术前2h内用药(100%), 预防用药时机全部合理。只给术前一剂共18例(9.1%), 术后24h停药共4例(2.0%), 术后48h停药共11例(5.6%), 用药时间>48h共164例(83.2%), 由此可见, 绝大部分用药时间过长。

2.5 联合用药 197例中联合使用抗菌药物0例, 全部合理。

3 讨论

根据《原则》规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属Ⅰ类切口异物植入手术, 同时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97例病例全部预防应用了抗菌药物是合理的。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切口可能污染的细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可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选择抗菌药物[4]。根据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 预防用药主要是第1、2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过敏可选择克林霉素替代。197例使用第1、2代头孢菌素的共189例, 头孢菌素过敏使用克林霉素替代的有3例, 共计192例(97.5%), 药物的选择绝大部分合理;其余有3例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 2例使用左氧氟沙星, 共5例(2.5%)不合理, 哌拉西林舒巴坦属于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有较高的耐药性[5], 生物半衰期短, 并有过敏反应的高风险, 38号文件未给予推荐使用。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在我国滥用现象严重, 耐药性很高[6],也已经明确规定不应作为手术预防用药使用[7]。

197例全部术前2h内用药(100%), 预防用药时机全部合理。只给术前一剂共18例(9.1%), 术后24h停药共4例(2.0%),术后48h停药共11例(5.6%), 用药时间>48h共164例(83.2%),由此可见, 绝大部分用药时间过长。

从抗菌药物的用药量、DDDs、DUI等分析, 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使用量最大, 头孢美唑、头孢硫脒紧随其后, 基本合理。但哌拉西林舒巴坦使用量也很大, 排在第4位, 为不合理用药, 应该加强对青霉素类药物作为预防用药的管理。DUI是评价用药是否超量的依据, DUI>1说明用药日剂量超过DDD值, 头孢呋辛、头孢美唑的DUI>1, 说明用药日剂量超量[8], 这样不仅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 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还易导致细菌耐药[9], 应该加强其使用剂量的管理;而五水头孢唑林、头孢硫脒和克林霉素的DUI<1, 用药剂量合理。

Ⅰ类切口预防用药单一用药已经足够, 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197例无1例联合用药, 全部合理。

4 结语

调查结果显示, 197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符合《原则》, 在抗菌药物选择、预防用药给药时机和联合用药方面比较规范, 但存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 应该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2]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43-45.

[3]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中华外科杂志, 2006,44(23):1594-1596.

[4]彭玲,范全岭.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中国药房, 2012,23(14):1268.

[5]徐恒武,应超,周桂芳.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1,20(6):364.

[6]陈才铭,颜灵志.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医药导报, 2010,29(5):680-682.

[7]丁玉峰,杜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策略.医药导报, 2011,30(2):140-142.

[8]王嘉凌,马劲,邬能灿等.CPPN药品规定日剂量值数据库编制的研究.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8(11):879-880.

[9]范蓓蓓,曲虹,夏云.116例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2,21(5):307.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头孢菌素头孢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心跳可“发电”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