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分析及对策

2013-11-27 01:35韩秀琴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货运铁路物流

韩秀琴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40)

一、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必然性

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是必然趋势。首先,从物流业自身发展来看,物流业从最初以储运为主的功能单一的简单模式逐渐演变成融合多种功能的复杂物流综合体,这说明物流业的发展是逐渐向多功能拓展的。作为物流业中重要的一环,铁路货运的发展应当顺应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向全程物流、综合业务、增值服务的铁路物流方向拓展;其次,从铁路行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来看,铁路货运和客运共同构成了铁路服务的主体,同时铁路多种经营业务构成了铁路客货运的有益补充,而物流及相关服务是铁路多经业务的支柱,因此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的转变也是符合目前铁路经营形势的;再次,从经济活动的产业分工来看,产业分工的扩大使得供应链上各节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扩大,而弥合供应链上时间和空间分离的有效方法就是应用现代物流思想方法和技术,显然以往铁路货运只关注供应链上局部链条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供应链物流模式,需要向现代铁路物流转变。

二、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铁路网络优势

铁路有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3万公里,货运营业办理站达到3000多个。而物流业的发展要具备健全的网络,网络越健全,点到点直达的可能性越大,所能吸引的货源腹地越广阔,竞争力就越强。因此铁路的网络优势为发展铁路物流搭建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

2.铁路货运规章制度优势

铁路货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一起构成了铁路货运规范运作的支撑条件,并有利于铁路物流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与铁路货运相关的规章制度有《铁路货物运输规程》、《铁路货物运输规则》、《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鲜活易腐货物运输规则》、《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铁路集装箱运输规则》等等。由于铁路行业只由铁道部一方进行管理,行业等同于企业,铁路内部各企业法人之间不存在因竞争设置壁垒问题,有利于规章制度的交流和积累。而其他运输行业都是由多家企业构成,相互之间存在交流壁垒,故其规章制度的统一性、系统性显然劣于铁路。

3.在货物品类上的优势

铁路所能运送的货物品类较全面。除贵重货物外,铁路在很多货物品类上具有优势,如下表所示:

注:以上数据引自《铁道部2011年铁道统计公报》

在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大件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危险品运输方面,铁路在价格、适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货源充足。充足的货源及在某些品类上的特殊优势为铁路发展大宗物流、特种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4.铁路物流与铁路货运在业务功能上的继承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储存、物流信息等物流环节和运输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是依赖并服务于运输活动的,离开运输谈物流的发展是缺乏依托的。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比重最大,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在物流设施设备中的地位最为关键,从事货物运输的就业人数在物流业中最多。虽然由于设备技术水平、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物流产业组织结构发生变革,进而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管理方法、绩效在逐渐取代单一的运输服务而更为广泛地为人所关注并展开研究,但迄今为止综合物流业务中起核心作用的仍然是运输活动。因此,相对其他行业来讲,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具有先天的优势——铁路货运发展铁路物流的“门槛”较低。

(二)不利因素

1.铁路管理体制

铁路长期以来实行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铁路货运主要实行部——局——段——站的管理体制,各层次之间产权不清晰,在核算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模式。这种管理体制使得基层站段面对的体制约束较多,并且拓展物流业务预期收益不高,风险很大,因此基层拓展物流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铁路在面临其他运输方式竞争的同时,铁路运输方式内部却基本没有竞争——这是因为我国的铁路经营主体是国铁,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基本不能与国铁构成竞争。在缺乏有效竞争的情况下,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缺乏足够的外部性激励。

2.思想文化

铁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基本无变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铁路员工的思想文化相对其他行业更为封闭、保守,遵章守纪的意识强,但创新意识薄弱,这种思想文化氛围对于铁路货运创新和向铁路物流转变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3.物流设施设备不足

铁路长期以来把注意力放在货运上,对现代综合型物流业务关注较少。现代物流服务所需的现代化仓库(自动立体库、冷藏库)、配送车辆、装卸搬运机械、集装箱,在铁路行业中数量少、质量低,远远落后于很多非铁路储运企业,因此容易造成货源的流失。

4.服务理念落后

现代物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服务理念,而铁路在服务理念上相对落后,这将严重制约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的转变。据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态度不够好。铁路员工在处理货主的货物时服务标准不高,野蛮装卸现象普遍。第二,赔偿标准过低,尤其是对于价值较高的家电、服装类、日化类产品来说,丢失后的赔偿额远远不及货物本身价值。第三,变相要求货主保价。在一些站点,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保价收入任务,往往要求货主保价,如果货主不保价,则货运站会利用垄断性进行刁难,最后迫使货主只能选择保价。

三、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需要明确的问题及具体措施

(一)应明确的基本问题

1.定位问题

铁路货运向现代铁路物流的转变,首先必须要有清晰的定位。即铁路发展物流不是要抛开货运,而是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市场竞争形势和物流发展趋势下,以货运为基础,拓展物流业务的范围,提供更加全面的物流服务。其次要分清各管理层次的职能定位问题,例如基层站段负责开发市场及设备的运用,而铁路局负责政策的制定与把握。再次要发挥铁路自身优势,在与公路物流、航空物流、管道物流和水路物流的竞争当中充分发挥铁路的优势:与公路物流相比,铁路的辐射距离长、安全性高、价格低;与航空物流相比,铁路的价格低,适应的品类范围广;与管道物流相比,铁路的网络更为密集,灵活性更强;与水运物流相比,铁路的网络更密集,运输速度更快,安全性更好。

2.应实现的功能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铁路物流必须明确要实现哪些功能。具体来说,可以增加或完善的功能涉及物流的各个环节,但应该涉及哪些环节还应该根据货主的需求而定,不能盲目地增加非货主需求的功能,以免造成建设资源的浪费。

3.竞争的增加及种类

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涉及增加业务种类,而业务种类的增加必然使得竞争范围扩大,即以前和铁路(行业或站段)经营不存在竞争的行业和企业,现在成为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对于铁路拓展物流业务的成败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研究铁路物流业务范围内会面临哪些竞争行业和企业。包括与其他运输方式业务交叉存在的竞争,铁路局和铁路货运三大专业化公司之间的竞争以及各地区内部站段之间的竞争等。

4.与现有体制的兼容性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是经营范围的转变,也是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会涉及铁路管理体制的转变。换句话说就是设想的现代铁路物流模式在现有的铁路管理体制下的实现程度需要经过评估。在现有模式下经过微观的经营模式调整和基层的管理模式调整能否实现铁路物流的快速发展?对这个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

(二)具体措施

1.分层设计

应在对物流业务分析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发展现代铁路物流的管理和支撑体系。例如铁路设计出一套本局范围内发展现代铁路物流的体系,包括要增加哪些物流功能,要实现的物流业务量目标和利润目标,赋予各站段使用物流资源的权限,以及进行必要的政策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而下属站段也应当按照上一层次的要求进行本层设计,包括人员配备,市场开发思路,新的物流功能的具体实现及其详细流程等。

2.提高物流设施设备水平,提供更优良的物流服务

铁路物流离不开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尤其是在面临其他运输方式提高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民营物流储运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铁路货运要开展物流业务就必须要提升物流设施设备的水平。货运站应向先进的场站学习,改造货场和站台仓库环境,改变过去“脏乱差”的粗放经营形象;在一些货运站要提高装卸机械的起重能力,避免因吨位不足而给货主带来不便;在必要的地区建设特种仓库,开展一体化储运经营;推广使用货物跟踪技术,帮助货主及时了解货物信息;通过提升分拣和配送设施设备水平,开展门到门配送服务,把铁路货运简单的站到站服务向两端延伸,为货主提供便利;在服务的完整性方面向客运学习,开通货运热线,增加货运服务网点数量。

3.引进物流人才

铁路货运行业基本是按规章进行车间化作业,从业人员对铁路货运的规章和流程很熟悉,但普遍缺乏综合性物流知识及物流市场理念。具备综合性物流知识和物流市场理念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现代铁路物流发展的“硬伤”。为实现铁路货运向现代铁路物流的转变,应引进一批具备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懂得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将铁路货运业带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路径中。从成本角度考虑,从其他物流行业“挖掘”物流人才的代价比较高,可塑性差,但有成熟的经验可用;如果从应届物流专业毕业生中招聘,物流知识系统全面,可塑性强,成本较低,但是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与适应。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引进人才的类型和具体方案。

4.与客户企业紧密合作

铁路货运应该密切和大客户的联系,在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等环节拓展业务,使得铁路货运业务融入客户的作业流程,由单一提供铁路货运服务向提供综合的铁路物流服务转化。在这种模式下,铁路与企业联动发展,铁路了解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流程和各环节的物流需求,能够站在客户角度分析、规划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降低库存及运营成本,争取客户的物流外包业务,从而实现和客户的紧密合作与共赢。

5.与港口合作增加集装箱集输港业务

目前在港口集装箱的集输港业务中,铁路承担比重较小,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很较大。实际上铁路完全可以凭借成本低、污染小、能够有效缓解港区拥堵等优势,增加集输港业务量。为实现以上目标,铁路要密切与港口合作,建设疏港铁路,压缩中转等待时间,在设施设备上和国际标准、港口标准接轨。集装箱集输港业务量的增加不仅能够增加铁路货运的利润,而且集装箱集输港业务本身对物流技术和管理的要求较高,可以促进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的转变。

[1]王华成.建设现代铁路物流中心的探讨[J].铁道货运,2007,(07).

[2]张晓东,孙杨.铁路物流发展回顾[J].中国储运,2011,(03).

[3]中铁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crml.com.cn

猜你喜欢
货运铁路物流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货运之“云”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