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改中的美术课堂教学

2013-11-27 01:31刘海燕
实践新课程 2013年10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美术

刘海燕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开展美术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美术,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美术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对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和行动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美术在人的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使人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美术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作为美术教师,要深刻理解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课堂上欣赏作品,动手制作,想象和创作能力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美,感受美,从而充分体现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优化的课堂教学才可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感受美术教育的魅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甚至达到欲罢不能的地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情境的创设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美术新课程更是不可缺少的。课前导入是一节课中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环节,好的课前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每堂课都要从课前导入上下工夫,利用故事导入、多媒体图像、动画、优秀范作、音乐等能显现和谐、真实、具体、鲜明形象的现代化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就在于它集欣赏、临摹、想象、创作于一体,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采取临摹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具,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看得见、记得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教学方式,在合作中探索与交流

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针对美术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实践中采用“合作”的教学方法。美术课中大多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它更需要学生积极探索、合作和交流。例如,在《粘贴装饰画》一课中,上课的第一环节就是欣赏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装饰画作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提出问题。比如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你还见过哪些形式的装饰画?你们小组打算通过什么形式完成装饰画作品,怎样去构思等。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见解,小组间互相提出质疑,解决问题。作品创作的课堂气氛更为热烈,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有的小组参照作品的制作方法进行有特色的主题创作,有的小组则利用现有材料进行自由发挥创作,还有的小组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画面创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合作、竞争机制,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提高了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得课堂学习更有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升欣赏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是美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优秀作品面前,学生常会羡慕不已,创作激情油然而生。教师声情并茂、构思巧妙的启发,将成为学生在黑暗中的指明灯。所以,每次和学生一起欣赏作品时,教师一定要讲得认真细致,这对于学生的思维、作画风格、表现技法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影响。同时,通过现代化电教媒体设置情境,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并适时给予肯定。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人的想象需要情感作发动力,生活经历越多,想象的途径越广,想象活动也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在美术教育中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多进行创作性的训练活动,挖掘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和母体。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想象的源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挖掘感兴趣的内容,在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一定绘画技能之后,布置学生进行记忆画、命题画等创作训练,让他们展开想象,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创造潜能,提高求知欲望,拓展思维和想象力,从中体验美的内涵。

四、整合相关学科,丰富美术课堂教学

让美术课呈现多元化、综合性是新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课堂上多采用美术和音乐学科的结合,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美术中的变化统一,无声与有声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练习中充满激情,让美术作品充满活力。小学生特别喜欢音乐,课堂上播放合适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及课业类型来选择播放不同特点的音乐,让美术课堂充满音乐的节奏,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进行绘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能力。比如在《地下世界》一课中,结合节奏轻快的音乐,学生在创作中会把地下动物的动态表现得活灵活现,画面也十分生动活泼。

五、给予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学生作画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首先让学生们自评,把作业都摆在桌子上,有顺序地进行欣赏,并做出评价。在这评价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赞叹声,有的则显露出尴尬,还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被充分激活,在下一次作画时,学生一定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争胜的信心去完成。最后,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作品给予积极评价。评价时尽量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给予表扬,对学生不够完美的作品给予鼓励,学生的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他的兴趣会更浓厚,信心也就会更强,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绘画,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回族小学)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美术
快乐的想象
一生
美术篇
想象力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