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3-11-30 04:06乜金茹陶三琴武士杰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实验班双语英文

赵 萍 乜金茹 陶三琴 武士杰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 江苏 南京210038)

在国家教育部的鼓励下,国内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在主干专业课程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学,但多为本科层次,而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开展双语教学的并不多,而开展《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更如凤毛麟角。

目前,双语教学模式按照中英文比例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过渡型: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外语为第二教学语言;(2)保持型: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3)浸入型:外语是主要教学语言,母语处于次要地位。 高职英护的双语教学模式多停留在过渡型, 远不能达到解决实际涉外情境问题所应有的英语能力。 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虽初衷良好, 希望学生能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但往往最终英语及专业知识均没掌握好。

在双语教学方法中, 目前采用最多的仍是放纵式,即在多媒体课件的中文后加注英文,有些教师还能读一读英文注解,有些教师根本不提英文,一方面,可能学时较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怕发音不准,多数学生因教师没做要求就不过问,个别用心的学生即便关注并积累了一些专业词汇, 但也是哑巴英语;“雨+雪”式,有些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虽能在授课过程中不时穿插英语, 但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也听不懂,进而可能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填鸭式教学,教师能精心准备与专业有关的英语材料, 并让学生死记,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高职英护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既是严峻的考验,又是重大的改革。 应通过对《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从而挖掘出在高职英护层面进行双语教学“度”的把握,找出适合高职英护层面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情境教学于其中”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高职英护学生在涉外护理工作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宽其就业渠道,提升其国外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培养及锻炼师资的有效途径。

研究对象及方法

对象 随机抽取全日制高职英护四年级学生089班(40 人)为实验班,0810 班(40 人)为对照班。这两个班级学生相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总成绩要高,尤其英语成绩较佳,是经过口语、阅读面试筛选而组成的班级。 不仅如此,目前两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METS(国家医护英语考试)三级通过率均为100%,期末英语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鉴于前期调研结果,干预班级只有半数左右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该群体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所以干预后, 选择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英语基础较好的前20名学生分别进行学习效果比较。

方法 对089 班《儿科护理学》实施双语教学,其主要模式为保持型,即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总论部分采用过渡型,即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外语为第二教学语言,先用中文讲解,然后用英文小结,且英文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各论部分即各系统疾病的护理则采用保持型,先将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用中文讲透, 然后用英文讲解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预期结果、卫生宣教等,再用英文进行小结及练习相关英文题进行巩固。课前为学生分发教师自编相关英文词汇及疾病护理英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系统有一次病例讨论或角色扮演的形式,融情境于教学中。 在科研、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定期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自行设计阅卷调查表, 其相关内容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双语教学采用何种模式,双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自编教材难易度的看法,对双语教学的拓展,开展双语教学的益处,以及对双语教学的建议等。

研究结果

双语教学干预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比较 在开展双语教学前,双语教学班与对照班英语成绩分别为86.20±4.84,86.26±3.73, 两个班级英语学习效果t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432,P=0.9568)。开展儿科护理双语教学后,对干预班与对照班儿科护理与专业英语学习效果进行比较(见下页表1)。 结果表明,两门课程的成绩在开展双语教学后干预班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 但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态度积极。 所以干预后,选择干预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基础较好的前20名学生分别进行学习效果比较。在开展双语教学前,双语教学班与对照班前20 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分别为89.9±2.40 和89.2±1.41, 两个班级英语学习效果t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33,P= 0.2684),教学干预后成绩比较如下(见表2)。 结果表明,在开展双语教学干预后,实验班成绩好,且对双语教学感兴趣,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儿科及专业英语学习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对双语教学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在开展双语教学后两门课程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3)。

表1 教学干预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比较表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比较(前20 名)表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比较(后20 名)表

问卷调查情况 在实施双语教学前后,还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4)。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学生对双语教学感兴趣,并认为双语教学对培养其自学能力及提高英语口语、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帮助,自编教材有利于课堂英文讲授内容的理解, 且难易程度较为适中;在问卷中还涉及对双语教学的建议,希望学校能够对外合作办学,其他专业课也能适当地进行双语教学,同时还希望能到涉外护理岗位实习。

表4 调查问卷表(调查对象为双语实验班40 人)

讨论

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及其效果 通过对《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充分反映了适用于高职英护层次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其方法为“保持式”情境教学法,而教学效果的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的益处 通过双语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不会再因为自己是高职生而自卑,同时使学生具备了深层次再造和终身学习及生存的能力,为进外资医疗机构及出国留学和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有利条件。 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通过对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了解到专业领域最新的学术动态, 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英语口语水平及专业词汇量也得到了再一次飞跃。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及对策 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缺乏兴趣不是因为其英语基础差, 没有学习能力,而是因为学生觉得学了无用武之地。 南京各家医院在招聘高职护理学生时,都无需面试英语,导致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不足。 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关键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 比如,学生缺乏护理英语的应用环境。 在以后的工作中,可力求将护理实训中心物质及专业文化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展示,以便学生时时、处处体验护理英语的使用,还可以开辟外资医院实习窗口,及对外进行合作交流等。

双语素质师资缺乏及对策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诸多,但能否开展双语教学,首要的因素是教师。 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因为双语教学从选编教材、备课、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等方面均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双语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常常会为了某个单词或某个特殊表达而翻遍所有词典或参考文献及花费一整晚的时间。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 还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能熟练而准确地用英文进行表达和交流。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 笔者认为,首先,自己需不断进取, 持之以恒, 利用点滴时间记单词, 经常收看CCTV9 及CCTV10 的电视节目及英文原版影碟,同时阅读大量英文原版书刊杂志。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定期选派中、 青年教师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及出国进修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英语口语的交流能力。

參考文献:

[1]赵蓓.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8).

[2]刘鹏飞,夏焕君,杜琳.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导论》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0(2 下).

[3]马小琴,王俊杰,周小燕.推行护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4]肖坚,张红菱.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2005(5).

猜你喜欢
实验班双语英文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