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对提高报检员资格考试通过率的作用研究*

2013-11-30 04:06王继毅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资格考试通过率实务

王继毅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湖州313000)

随着社会上报检员越来越紧缺,近年来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均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开设了 《报检实务》课程。 《报检实务》是专门研究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及其实务操作的一门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使学生掌握报检的相关法律、实务操作以及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相关知识。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必须通过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组织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并取得《报检员资格》证书,方能有资格成为企业的报检员。 而报检员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是不争的事实, 浙江省2011 年报检员资格考试通过率仅为2.5%,甚至低于报关员资格考试通过率。 在授课时,各院校报检课程教师均以《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为主要参考书目,侧重于理论教学,沿袭过去的以顺序章节知识讲解为主、 课下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而在目前各院校倡导“能力本位+任务驱动”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既顾及到学生报检实务能力的提高,又考虑到通过报检员资格考试成为各院校专业教师的难题。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项目化教学模式已有一学年 (两学期),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拟从考证的角度,探讨和阐述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学生报检员资格考试通过率的作用。

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及与报检员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联系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Approach)最初是由德国联邦职教所提出的,是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起来,由学生自己设定项目工作计划,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此,国内院校在教学中广泛倡导“以案例业务为背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各课程可根据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但本质相同。

根据全国报检员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该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检验检疫报检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以保证从事报检工作的人员真正具备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本质上讲,报检员资格考试的通过要求与项目化教学模式倡导的要求并不矛盾。 以上是分析两者理念和要求得到的结果,而对报检员资格考试题目的分析更加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综合实务选择题和综合实务判断题都是给出具体案例背景,以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要求考生完成题目,笔者将这种题型定义为项目化考题。 该种类题目涵盖知识面广,综合多种出入境商品的报检知识点,并且选项多具有混淆性,考核结果不仅能够真实反映考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掌握程度,还能考察考生运用知识解决报检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实践能力。

报检员资格考试试卷分析

笔者对2009~2011 年报检员资格考试试卷题型和分值进行了比较。 这三年试卷题目类型和分值(占比)都基本保持一致,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09~2011 年报检员资格考试题型和分值表

进一步对试卷中综合实务题目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一)综合实务题比重大

综合实务题(最后两部分题目)分值所占比例达到33%,占比大,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二)综合实务题考点多,难度大

近三年来,试卷中综合实务题目都采用项目化考题,主要以“模拟报检员工作背景,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综合考试教材中的大部分报检知识,采用不定项选择和判断两种方式考核。 以2011 年综合实务选择题第一题为例,题目为:北京K 制造公司委托上海X 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与美国M 贸易公司签订贸易合同,从香港进口一台美国产数控车床(检验检疫类别为M/N), 货物从天津口岸入境,X 公司委托天津Y代理报检公司办理报检手续。

本题共包括不定项选择题目5 道,以下为其中两题:

91.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X 公司应在天津办理自理报检单位备案;

B.X 公司应在上海办理自理报检单位备案;

C.Y 公司应在天津办理代理报检企业注册登记,在上海办理异地备案;

D.M 公司应向国家质检总局办理注册登记。

94.关于《入境货物报检单》的填制,正确的有:

A.收货人填写K 公司; B 收货人填写Y 公司;

C.发货人填写X 公司; D 报检单位填写Y 公司。

上述第一题,分别考查了自理报检单位备案和代理报检单位注册知识,而第二题又考查了入境货物报检单的缮制内容。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此类项目化考题重点考查考生在案例项目背景下,作为任务中的报检员完成工作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考查知识面广,考点多,难度较大。

(三)未通过考试的主要原因是综合实务题得分过低

另外,根据笔者近年来对报检员资格考试考生的调研,考生普遍反映上述综合实务选择和判断这两部分题目失分较多,是无法通过考试的主要原因。 对参加近年来考试的20 位考生进行调研后得知,6 种题型中综合实务选择题得分占比最低(27%),综合实务判断题得分占比次之(45%)。 各题型得分平均值见表2。

表2 各题型得分平均值统计表

(四)其他题型有出现项目化考题背景的趋势

分析比较2010 年和2011 年的试卷,笔者发现在其他题型中也开始出现以具体商品 (甚至包括企业)的报检业务案例作为题目背景的情况,而且已形成一种趋势,其实也是考题项目化的一种体现,证明此种模式的考核方式得到了报检员资格考试委员会的认可。 对比2010 年真题多选39 题和2011 年真题45题,就可以得出以上结论。 例如:

39.报检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时需提供:

A.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证书;

B.装运前检验证书;

C.废物原料进口许可证;

D.国外官方卫生检疫证书。

45.报检进口废纸(检验检疫类别为M.P/Q),应提交的材料有:

A.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证书;

B.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

C.装运前检验证书;

D.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同样是考核固体废物原料入境报检所需提交的材料,2010 年第39 题基本上是教材中原文的简单复述, 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力,缺乏生动性,不足以考查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运用报检知识的能力,而2011 年第45 题引入了具体商品(废纸及其检验检疫类别),以案例为背景,以报检所需提交的材料为任务,形成项目化任务,学生被假定为案例中的报检员,考查的则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报检员资格考试试卷中已反复出现,并形成了趋势,这一点须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和重视。

从以上分析和论述中不难看出项目化考题在报检员资格考试中的大量应用和所占的权重。 从顺利通过考试角度而言,参与该考试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重视项目化考题的出题特点和覆盖的知识面。 从任课教师角度而言,应尽快改革《报检实务》课程的旧有教学模式,整合教材内容和知识,结合考试要求,以具体报检项目任务为单元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设计案例任务,并重点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和练习,以应对此类考题。

《报检实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结构内容和特点

笔者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两个专业的教学中尝试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已有一学年。 采用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报检员资格考试通过率(10%)远高于未采用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2%)。以下为笔者所教《报检实务》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结构内容和特点。

根据《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的内容和本校《报检实务》课程授课计划和安排,笔者将每学期的教学任务设计为16 个项目任务(每次课两节,共32课时),举例见表3。

表3 教学任务设计表

除英语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外,此种教学任务设计基本涵盖了报检员资格考试大纲中的内容,这是任务设计的特点。 而在具体教学中则采用了具体项目案例+考点知识“先练习,后知识导入”的方式。 以项目三“办理进出境动植物及动植物产品的检疫审批”为例,在讲授第一节课时,首先介绍事先设计的报检项目案例(进口牛肉产品的检疫审批),引入任务。 其次,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背景,独立或组成小组设计完成项目任务的流程,在完成过程中,可与教师沟通和翻阅教材。再次,书面提交结果。 在讲授第二节课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点评任务完成情况,并重点讲解历年报检员资格考试关于该项目知识的考点,布置课下练习任务以巩固所学知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流程见图1(以项目三为例)。

图1 项目化教学方式流程图(以项目三为例)

根据笔者一学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项目化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效整合知识,考试针对性强,但任务设计有难度

仍以上述项目三为例,在设计案例时,教师综合考虑了报检员资格考试的主要考点,如动植物检疫审批办理时限,何处办理审批以及检疫许可证的有效期等知识。 将其整合在任务中,这样学生在完成该任务的同时,就可以复习到上述知识。

由于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尤其是需要布置课下平行的练习任务,考虑到覆盖更多知识和考题思路的变换,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二)以任务驱动教学,兼顾考证和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旧有的《报检实务》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主张“填鸭式”教学,学生参与程度低,因而主动学习性差。而采用项目化教学后,在学习报检员资格考试所需考点知识的同时,也同样考查和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解决报检工作问题的能力,想考证的学生和不需考证的学生同时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因而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程度大大提高。 尤其在教师指点以及点评环节,学生提问和发言踊跃,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报检员资格考试通过率有较大提高,但仍有提高的潜力

在采用项目化教学的班级,对课程学习有很高的兴趣以及参加报检员资格考试的学生数量与以往相比,均有了较大的增加,考试通过率也有了明显提高(从过去的6%提高到10%), 而采用旧教学方式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2011 年考试通过率只达到2%。

尽管如此, 通过率依然未达到笔者的预期目标。笔者总结认为,由于课堂上留给学生翻阅教材、学习理解考点知识的时间较少, 因而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课前提前预习有关内容,方能事半功倍。

(四)对英语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提高并无帮助

由于报检员资格考试试卷还包括英语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两者共占约15%~20%),而项目化教学模式对这两部分的学习和复习基本无实质性帮助,还需考生另外准备。

综上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项目化教学对提高报检员资格考试通过率确有较大的帮助。 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诸如项目任务设计难度大、对英语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等考试内容复习无实质性帮助等问题,需任课教师加以注意。

[1]国家质检总局报检员资格考试委员会.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国家质检总局报检员资格考试委员会.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3]薛军,王桂英,蔺婧,张淑欣.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4]杜科星.高职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困境及对策浅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

[5]李继宏.对高职进出口报关与报检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的探讨[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资格考试通过率实务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不同剂量区间三维γ通过率分析
新时代下如何提高高职机电类专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城市郊狼资格考试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