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小麦新品种在盐城市的适应性研究

2013-11-30 03:14李进永张大友高春燕徐海港司真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周麦盐城市赤霉病

郭 红 李进永 张大友 高春燕 徐海港 张 凯 司真真

(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盐城 224011)

引进小麦新品种在盐城市的适应性研究

郭 红 李进永 张大友 高春燕 徐海港 张 凯 司真真

(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盐城 224011)

通过对引进的18个小麦新品种进行研究,田间调查每个品种在各生育期的茎蘖数、株高、单株带蘖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抗性等综合性状,为盐城市优质小麦新品种引进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

小麦;引种;适应性;研究

小麦是盐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在206.7万hm2以上,为了引进和筛选适应盐城市生态条件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生产综合生产力和综合效益,加快盐城市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更新步伐,2012年秋,我们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盐都综合展示基地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系)适应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盐都区)内,前茬为水稻,土壤黏性,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匀。

1.2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8个,分别为镇麦08178、镇麦08066、镇麦168、周麦21、周麦26、宁糯麦1号、扬辐麦3号、连麦6号、明麦1号、扬麦20、鲁麦502、宁麦13、宁麦14、扬麦16、镇麦9号、华麦5号、苏麦188、郑麦9023。

1.3试验基本情况

播种期,10月30日,每个品种种植面积0.13hm2,不设重复。肥料运筹:全生育期纯N总用量19kg/667m2,其中基肥在土地耕翻前施(15-15-15)复合肥20kg/667m2,尿素10kg/667m2;苗肥施尿素5kg/667m2,返青肥施尿素10kg/667m2,拔节孕穗肥施复合肥(15-15-15)15kg/667m2,尿素5kg/667m2。在3月20日,用10%精骠100ml、15%麦极40g对水40~50kg/667m2进行春季杂草防除。在小麦抽穗期用40%多·酮·福美双100~150g加20%三唑酮50ml对水30~50kg/667m2常规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等,在用药后5d进行了第二次喷药,再次防治小麦赤霉病与蚜虫。

2 试验结果

2.1生育期

各品种出苗期几乎相同,从表1可以看出,抽穗期主要集中在4月28日左右,其中镇麦08178、郑麦9023、镇麦168抽穗较早,连麦6号、明麦1号,在5月3日左右开始抽穗。各品种的生育期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连麦6号、明麦1号、鲁麦502等属于淮北片种植的品种,在里下河地区种植后,抽穗期明显偏迟,成熟期、生育期相对偏长。

2.2群体茎蘖变化

2012年秋播后小麦生长期气候适宜,各品种出苗较好,每个品种间的分蘖性和穗数相差较大。淮北引进的品种普遍分蘖性强,成穗数较多,淮南品种分蘖性、成穗数相对较弱较少。具体表现见表2。

2.3植株性状和抗逆性

各品种株高在67~85cm之间,株高80cm以上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宁糯麦1号、镇麦08178;穗长在7.2~9.1cm之间 ;抗倒性,2013年小麦在成熟期遇到第一场风雨后就倒伏的品种是宁糯麦1号、周麦26,倒伏比例达到30%,镇麦08178、宁麦14也有轻微倒伏,比例达到5%~10%;抗病性,由于2013年小麦赤霉病防治及时到位,小麦赤霉病发病率很低,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赤霉病发病相对较高的是鲁麦502、周麦26、连麦6号,白粉病发病较高的品种是:镇麦168、镇麦08178等。具体表现见表3。

表1 小麦新品种生育期

表2 小麦新品种茎蘖动态 万/667m2

表3 小麦新品种性状及抗逆性

2.4产量结构

由表4可知,小麦穗数在 30.8万~41.4万/667m2之间,其中穗数较高品种是扬辐麦3号,为41.4万/667m2,其次是连麦6号、宁麦13,为41.2万/667m2,穗数最少的品种是镇麦9号,为30.8万/667m2,其次是周麦26、鲁麦502,分别为34.2万、35.6万/667m2;参试品种中穗粒数相差也较大,穗粒数较高的品种是镇麦9号和周麦26,每穗分别为47粒、45粒,穗粒数较少的品种是明麦1号、宁麦13,每穗分别为29.1粒、34.0粒;千粒重较高的品种是镇麦08178,为42.4g,千粒重较低的品种是扬辐麦3号和扬麦20,分别为32.8g、35.7g;理论产量较高的品种是郑麦9023和宁麦14,产量分别为610.2kg、608.7kg/667m2,较少的品种是扬辐麦3号和鲁麦502,分别为505.1kg、510.4kg/667m2;实际产量较高的品种是郑麦9023和宁麦14、镇麦08066,产量分别为597.4kg、567.3kg、565.4kg/667m2,产量较少的品种是明麦1号、扬辐麦3号、周麦21、鲁麦502,产量分别是410.5kg、483.5kg、496.7kg、498.6kg/667m2。

表4 小麦新品种产量结构

3 小结

从参试的18个小麦新品种来看,各品种都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生育进程与本地气候基本相符,但不同品种(系)表现出了各自的特性,在生产上应综合考虑品种(系)特征特性、气候条件、土壤地力、品种的稳产丰产性等因素,有选择地推广种植。里下河地区应该选择产量较稳,穗型较大的品种,如扬麦16、郑麦9023、镇麦08066等,而鲁麦502、连麦6号、明麦1号这几个品种属于淮北片品种,抽穗较迟,适宜在盐城市淮北地区种植。

2013-10-05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2)220。

郭 红(1977-),女,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及麦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周麦盐城市赤霉病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5个周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