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学基地建设的构想

2013-12-04 20:54沈正榜朱天高
成人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毕业生基地经营

沈正榜,朱天高

(南通职业大学经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速度趋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将有所增加,据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最新的就业调查,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降幅为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之首。[1]同样是麦可思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482元,明显低于同届本科生3051元的月薪;而在自主创业比例上,高职高专毕业生(2.2%)则要比本科毕业生(1.0%)明显要高。[2]一方面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层次和工作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却是高职高专学生创业热情高、实践能力强,这就为高职院校创业教学提供了内、外在的改革动力。

创业教育就是要“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其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3]最终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以开拓的视野去创造社会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或自食其力,或造福社会,而高职高专又以对学生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第一要义,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创业教学尤显重要。

一、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和发现创业契入点。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场所和平台,巩固和夯实专业能力。通过各个实践项目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悉所学专业涉及的各个工作环节,有助于引导其发现和萌生自主创业的源冲动。以2011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最高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创业率为4.2%),[4]学生通过物流沙盘实训和物流企业岗位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对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有所了解,并初步熟悉运输、仓储及货代等不同物流领域的业务特点,从而会很容易萌发自主从事储运、货代等业务门槛低、资金要求少,物流服务的创业冲动。

2.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供求关系中寻找具有发展空间的商机,是每个成功创业者所必备的要素。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虚拟公司设计和经营、跳蚤市场的开设和实战,以及校外合作企业的岗位实习锻炼,能较好地促使学生实现从应试式的课堂认知模式向实操式的市场认知模式的学习模式转变。课堂以考核评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成败,是虚拟的,错了可以订正和补考;而市场则是以真金白银来评价企业家的得失,是真实的,失败就得付出。

3.有助于塑造学生企业经营管理素养。自主创业首先要学会如何去经营和管理企业,缺乏基本的经营管理能力,再有创新思维的毕业生也只能成为优秀的职员。好的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运用,能使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培养经营管理的意识。

4.有助于提高团结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自主创业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实现的游戏,需要有加盟者、员工的共同努力,此外,客户、竞争者、供应商、政府等诸多市场主体都是年轻企业家生产经营所必须面对的。校内外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可以有效引导潜在的创业者们进行身份和环境的切换:从学生到企业家,你融入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所面对的不再是老师和同学,而是管理者、竞争者和客户。目前校内实践基地以沙盘经营为主的创业教学平台很好地阐释了这种功能。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学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校内外基地的建设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开展,事关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而教学基地建设和有效运用也同样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锻炼,当前高职高专实践基地在创业教学的应用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流于形式,实践学习内容单一,实习管理形同放羊。学校对校外教学基地普遍是重建不重管,对签定合作协议的企业规模及多少、安排就业和实习的学生数量及时长较为关注,而对实践基地如何使用和管理并无具体制度保障,对涉及基地的相关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也多流于形式,更遑论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了解企业整体运营状况以培养其自主创业的意识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2.校内实践基地教学过多强调单一技能的训练,管理模式僵化,难以形成创业教育所必需的市场化运作的环境生态。校内实践基地教学专业性强,不同院系、甚至不同专业都各自为战。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各类实验实训,其教学目标更多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和职场精英,而不是创业后备军。另外,学校僵化的管理模式也不利于创业生态的形成,校园作为特殊的小社会,在生产和经营上享受很多国家政策的优惠,是天然的创业孵化器,但因学校管理上的要求,学生很难开展独立的经营活动。以笔者2010年在加拿大GEOGEL学院(职业学院)学习了解,学生社团经营包括健身房、餐厅、咖啡厅在内的多种经济实体,他们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利润所得用于勤工俭学补助和开展学生活动,校方每年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审核。

3.存在创业实践教学师资短板。现在高职院校教师多来自高层次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他们从学校来到学校去,几无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什么创业的感受。用学术型大学的教学思维来推行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型教学和创业型教学,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基于实践的高职院校创业教学基地建设的构想

如何构建和有效使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形成覆盖全校、符合高职学生创业面向、有助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和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生态,是高职院校亟待思考的问题。本研究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的实践,认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基地的构建应遵循校内基地为主、校外基地为辅的原则,建立以市场意识培养为目的的虚拟企业经营管理实训教学、以自主创业实践体验为目的的学校创业园区创业实验教学、以巩固专业知识面向毕业就业创业为目的的校外产学研基地综合实习教学的循序渐进的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此要建设和运用好三种实践教学基地:

1.校内虚拟企业经营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主要运用企业经营模拟软件,以传授商科经济管理学基础知识和企业经营演练为主,作为创业通识课程渗透或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计划,面向所有在校学生。通过该实践基地的教学,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企业经营的理念。我校经济管理学院自2011年进行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使纯理论的课堂传授与企业电子沙盘经营相结合,从市场分析、产品营销、原料采购、生产组织、财务控制等企业管理多方面职能着手,强化应用性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意识。目前,本课程已作为基础课在经管类专业全部开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11和2012年参加全国大学生企业管理沙盘和创业计划比赛中均有优异表现。

2.校内创业园区。学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对校园企业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毕业前创业热身活动机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中心、小商品市场或创业街等形式,让学生在学校的羽翼下进行有限的创业初体验。要将这种创业初体验作为基础的创业技能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指导老师对学生提供服务和指导,以最大限度降低初次创业的经营风险,使学生战胜对市场的畏惧并体会自食其力、自主经营的自豪。根据对本校创业一条街和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中心的调查来看,绝大多数有过创业初体验的同学认为有助于培养市场意识、了解经营规则和增强沟通技巧,并计划毕业后继续从事电子商务或相关经营活动。

3.校外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生毕业创业前的最后感知平台,如果说校内基地所提供的创业模拟和创业初体验是立足于对潜在创业者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创业通识培养,那么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则是更多融入了专业和行业的元素。通常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安排过多强调了单一岗位的实习,侧重于职业技能培养,关注专业和就业,很少会考虑到创业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外基地教学设计时,要强调专业岗位技能的锻炼,亦要渗透进创业教育的内涵。如在岗位实习中增加企业创建和企业成长的介绍、企业经营内外在环境的分析、企业发展形势的展望等;对有创业倾向的实习生安排层次较高企业管理者担当创业指导老师,并尽量使其实习内容涉及更多部门和岗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南通林森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以尝试承包部分非核心岗位的形式组织学生实习,聘请部门经理和学校专任教师一起作为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在物流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仓库管理、运输调度等多个岗位轮流交叉实习,使学生能接触到多个不同部分的业务,从而能为毕业创业提供知识积累。

[1]调查显示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EB/OL].http://www. yangtse. com/system/2013/02/14/016248141.shtml.

[2][4]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job.jyb.cn/jysx/201206/t20120611_497687_7.html.

[3]房欲飞.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内涵意义[J].理工高教研究,2004,(8):27 -29.

猜你喜欢
毕业生基地经营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的基地我的连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最“叛逆”的毕业生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