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奖赏

2013-12-05 14:20
博览群书 2013年5期
关键词:莫特初稿动笔

○ 赵 娟

《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的样书出来了,先睹为快。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文字如春回的鸟儿,扑拉拉飞进了我的窗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循序渐进、教导如何写作和处理写作过程中各种状况的指南,它还是半自传性质的书,讲述了安·拉莫特的个人奋斗史。

安·拉莫特坦率风趣的文笔,将写作的各个面向,阐述得一针见血又引人入胜。这大概是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畅销经典图书的原因──自1994年出版以来,蝉联Amazon网络书店分类排行榜第一名长达14年之久。

写你熟悉的生活

弗兰纳莉·奥康诺说:“任何有本事撑过童年的人,一辈子都不缺题材可写。”拉莫特对此深有体会,她无论是自己写作,还是在写作班上教导他人写作,都教我们从自己的童年往事着手,跳进自己的回忆并沉浸其中,将所记得的事尽可能照实写下。

我是从中受益的人。书未读完,我便开始回想我的童年。我的童年,除了跳房子、踢毽子、掷沙包、跳皮筋、以及一些木头人、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外,也不比别的小孩子多多少更丰富的内容。

女儿要出去看烟花,要挑灯笼。突然,灵感如烟花般绽放。那首“灯老灯老灰,一年一大堆”的歌谣从记忆深处唱响,随着歌声浮现的还有我挑灯笼的童年记忆。那小小的晕红的灯光,慢慢地扩散开来,如同扔进水里的石子所激起的涟漪。

我兴奋起来。

坐在电脑前,文字恍如有了灵性,自动地从我的脑海里涌到电脑上,排队站好。从家乡的风俗开始——正月里姥姥给外甥们送灯笼,三年满四年圆,寄寓着长辈对孩子美好的祝愿,从初五一直挑到元宵节,到我所挑过的灯笼,4岁之后,姥姥就不再送灯笼,但这个岁数的孩子,刚刚懂得玩,没了灯笼自然吵闹不休,家中的长辈就自扎灯笼。

从简陋的灯笼到精巧的灯笼,虽然风俗未变,但现在孩子们少了许多,现代的灯笼再明亮,也汇不成我记忆里那闪烁如星子的灯河了;现代的灯笼音乐再悦耳,也越不过我记忆里那清脆如明珠落玉盘的童音轻笑了。

童年里的元宵节,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挑着红红的灯笼,走出门去,更大些的孩子,或者顽心重的大人,就会跟小孩子们开玩笑,说“灯老灯老灰,鸡屎一大堆。”

引诱孩子们翻起灯笼观看,常有不懂事的孩子闻言,举高灯笼或者直接翻转灯笼来看。

那时的灯笼都是纸糊的,底座上焊着小红蜡烛,一动,蜡烛就会歪倒,灯笼“轰”地就着了。有的小孩尚来不及哭,灯笼已经燃烧殆尽了。

如今,我们家乡的孩子们还在挑灯笼,惟余形式而已。

等写完了,我还意犹未尽。看了一下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写了足有两千多字。和拉莫特说的一样,我在写挑灯笼的时候,回忆、细节、实景与感受逐渐交织在一起。儿时的快乐与满足,对童年的追忆和感叹,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我以为已经忘记了的许多细节,活生生地浮现在眼前。

要知道,我之前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却不知该写些什么。于是,一会儿看看QQ信息,一会儿刷刷微博,一会儿查查邮箱。时间就在我移动鼠标中一分一秒的消逝了,往往到了必须睡觉的时候,却连一行字也没能写出来。焦虑和空虚袭击了我。

第二天,把自己关进小黑屋(一种强制码字的软件,很多网络写手都用),发誓好好写,设定了字数。之后,写又写不出,电脑也无法做别的,干脆转战手机,继续侃微信,刷微博……

教导写作的书也看过不少,读的时候也感觉说得对,但不易操作。而拉莫特不仅鼓励我们将个人经历融入写作中,同时也教给我们这样做的技巧。

写作的路,从短文开始,从拙劣的初稿开始

拉莫特说写作的路,必须从动笔开始,从短文开始。她说的短文,甚至可以是三百字。但她要求每天都要坚持三百字。不用去管这三百字是什么内容,哪怕是记录身边的人物,写一段回忆、一封信,哪怕是说明一件事……

三百字真的很简单,你听了一首歌,歌词加上你的体会;或者你做了个噩梦,跟家人讲解梦境;或者你看了场电影、看了本小说,向朋友讲说精彩部分;或者你受了委屈,向亲人倾诉……

不用担心初稿写得烂,因为没人会看到。不用担心,你写的没有主题,没有故事,因为它只是你的练笔。“几乎所有出色的创作都是从不忍卒读的第一次尝试开始。”拉莫特这么安慰、鼓舞你。

我试了几天,发现三百字真的不难,写写女儿的妙语趣事,写写春天的脚步气息,甚至是工作中的得失。当你不去想结果时,文字往往开始流畅起来,并且充满情感。

写你深信不疑的观念

只要你动笔写了,你的作品就是现实世界在你心里的投影。

没有人在恨一个人的同时,却在作品里替他歌功颂德;同样,也没有人在爱一个人的同时,却在作品里能忍住爱意不去呈现。

不管是纪实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我们在作品里所表达的,总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不管有没人看得出来。不光是写我们熟悉的生活,还要写我们所深信不疑的观念。这样我们写出的作品,才贴近真实,贴近心灵。才能在打动我们自己的同时,去打动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读者”。那些让我们哭,让我们笑的场景或片段,也能够在“读者”的灵魂里引起共鸣。

“对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来说,好书和优美的文笔最能安抚人心,比精致的美食还有效。”拉莫特如是说,我深以为然。

能安抚人心。这也是我们不断阅读和写作的缘由吧。

写作过程中,有人帮助你

写作本身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和挑战。写作过程中如果能有朋友相助,那是写作者的福分。拉莫特把朋友写得特别重要,而她恰好也有既忠诚又懂技巧的朋友。

拉莫特把写好的作品给她的朋友看,她的朋友会先夸奖她,这夸奖既不夸张,又正是她作品中优秀的地方;接着,她的朋友会指出作品中她认为不妥当的地方。多么难得的朋友啊,既不会令你绝望,又能给你绝佳的忠告。

拉莫特说,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要紧,可以找同样热爱写作的同伴,然后互相讨论对方的作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其实,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对话部分,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不足。

如果能够找到一位愿意读你的初稿,并且愿意给你意见的朋友或伙伴,那么,你的写作生涯将会不那么难过,而且进步很快。

关于写作没有别的诀窍,开始动笔就对了。

猜你喜欢
莫特初稿动笔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高人一筹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习作评改表促进习作教学的三维之变
从“初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
斑马去哪儿
毛毛雨
打扮春天
春天的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