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联合鹿瓜多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3-12-05 01:42崔永红章晓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5期
关键词:多肽酸钠膝关节

崔永红 章晓华

患者发生膝关节炎时,负重的关节将发生疼痛、肿胀、患者的活动将受到限制,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预防致残。本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通过前瞻性的设计,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鹿瓜多肽对膝关节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6例膝关节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47~78岁,平均(64.5±4.8)岁,病程22 d~5个月,平均(3.5±1.2)个月,其中左膝关节病变患者19例,右膝关节病变患者14例,双膝关节病变患者20例,共有患膝73侧,患者Lysholm评分平均为(42.3±5.4)分。对照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45~77岁,平均(67.5±2.8)岁,病程28 d~6个月,平均(3.8±1.5)个月,其中左膝关节病变患者17例,右膝关节病变患者18例,双膝关节病变患者18例,共有患膝71侧,患者Lysholm评分平均为(44.3±3.4)分。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程程度及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早期的膝OA常呈间断性疼痛。OA疼痛的特点常呈关节间隙疼痛(包括髌股、股经关节)运动时加重,而休息后好转。在OA的病程发展期休息后也重,甚至在夜间疼痛,是OA病情进展的表现。痛常呈酸痛性质。膝关节畸形是OA的晚期表现。膝内翻畸形是OA常见的畸形采用《实用骨科学》第3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结合CT对患者进行诊断,CT影像学中可以观察患者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的颈股关节间出现狭窄,股骨双侧踝间、股骨内外踝隆起及髌骨上下开始有骨赘增生,髌韧带骨化、髌上囊出现肿胀,关节面欠光滑,因此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游离体及软骨翘起。患者韧带及半月板出现损伤,可见高信号的影像[1]。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鹿瓜多肽进行治疗,于每周对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期间静脉给予鹿瓜多肽12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而对照组患者单纯性采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完成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并对患者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2]。

1.4 疗效评价 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为疼痛、肿胀、下楼梯、下蹲、跛行、不稳定、支撑等8部分评分,每部分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的等级进行划分,分值由高到低,满分为100分。100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关节能自由活动,且活动时没有疼痛感。80~90分:患者有轻度的疼痛感,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60~70分:患者疼痛感较严重,行走时疼痛感加剧,需要借助外物行走;60分以下:患者疼痛感严重,休息时也能感受关节的疼痛,活动受到限制,甚至借助外物也不能行走[3]。

1.5 统计学处理 本组患者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经过相应的疗程治疗后,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使用药物后症状疼痛缓解平均时间为(20.5±2.5)h,而对照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46.2±4.5)h,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的运动功能[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比 例(%)

表2 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比(±s) 分

?

表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h

以往该病的治疗方式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如术后容易出现关节粘连、滑膜切除不切底及游离体不易取出等。目前相关研究认为,应用玻璃酸钠进行注射,并适量增加鹿瓜多肽治疗的效果良好,玻璃酸钠与鹿瓜多肽共同作用可有效消除关节内的氧自由基,并具有增加软骨细胞呼吸的作用,并且能抑制溶酶体的活性,具有消炎镇痛的功效。玻璃酸钠被广泛用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而且效果已经获得验证,联合鹿瓜多肽进行治疗,可加强药物的治疗,增加治疗效果。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疼痛的引起与骨内压增高有关,相关学者曾对兔膝关节做过相关的研究,将兔膝关节做成退行性病变的模式,对其进行测试,发现其软骨下骨内压增高。骨内压的增高会导致骨内血管出现抗张,并形成淤血,从而导致关节内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关节滑膜会出现增生、水肿、肥厚、软骨纤维化及软骨下骨暴露。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鹿瓜多肽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关节疼痛及骨组织增生,缓解阻关节滑膜水肿及肥厚等症状,从而促进关节软骨修复,重建患者

[1]郭生玉,林连婕,楚华. 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8,8(2):269.

[2]郑寿鹏,尼哈提. 鹿瓜多肽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10,5(2):369.

[3]张传明. 鹿瓜多肽联合阿尔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1年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0,16(14):259.

[4]徐西强,李峰,李昆鹏,等. 鹿瓜多肽注射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5):325.

猜你喜欢
多肽酸钠膝关节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生根提苗就用碧邦有机多肽氮水溶肥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核酸适配体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