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的SWOT分析

2013-12-07 12:50吕金江
体育师友 2013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教师民族

□ 汪 雄 吕金江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头等大事。国家要发展,教育须先行,教育改革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以及中小学生身体状况的不断关注,并成为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话题,要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在现行教育教学下必须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国家大力倡导 “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民族地区将有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积极开展符合学校体育的各种民族体育活动。云南省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将借此契机,充分挖掘和开发民族体育资源为其中小学体育教学服务。本文将对其研究,旨在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体育活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1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民族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现状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大部分地处经济、文化的边远地区,其政治、经济、卫生、教育都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局势,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反应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但是民族地区也有自身优势的资源,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以补充体育课程资源和场地设施的不足。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几千年来的发展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得尤其抢眼。民族地区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条件和民族氛围,在占有优势资源的条件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将呈现什么样的形势显得极其重要。

通过实地调查获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主要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体操课为主,课间广播体操,课中体育游戏,内容单一,形式陈旧; (2)在体育教学中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中小学占调查总数的17.6%,其中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的学校有78.5%以上只是偶尔开设,随兴趣而定,没有形成定势和传统; (3)开设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和项目主要有:石屏东风小学 (石屏第一小学)的烟盒舞;峨山民族中学烟盒舞;新平新华小学、杨武小学的烟盒舞;版纳第一小学的傣族舞;德宏州第一小学的民族武术;丽江古城小学的纳西打跳;玉溪聂耳小学的民间跳花灯等等,引起体育教师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 (4)走访调查还获知,一些中小学还定期举办校级民族体育运动会,多数是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竞技性的民族体育活动通常被舍弃。综上所述,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合还不够,在占有优势资源的条件下,如何把民族体育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体育教学中将是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主要课题。

2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体育活动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的43.6%,这些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与形成过程中,创造了一批优秀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包括了千姿百态、形式各异、独具风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据调查,流传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的传统体育多达300多项,占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所列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40%以上。这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异域文化而受到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如何将这些优势资源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机融合成为关键的环节。通过调查分析得知主要的优势条件有以下几点: (1)云南农村中小学是与民族体育活动发生最接近的地方,民族体育活动离不开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壤; (2)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是传承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阵地; (3)在当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民族体育需要传承保护的形势下,二者形成相互依托的态势; (4)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丰富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迫切需要;(5)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娱乐性、健身性和陶冶情操的民族风情; (6)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动作结构简单,轻快易于开展和普及; (7)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具有农村的民族文化底蕴,融合较为容易; (8)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呈现多样化的形式,补充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单一枯燥的局面。 (9)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简单易行,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强,在农村中小学条件并不富裕的学校组织开展将有效节约学校的开支,并且效果与其他体育活动项目比较也毫不逊色,反而更显活力。综上所述,以上几方面的内容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融合民族体育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先决条件。

2.2 劣势分析

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体育活动的劣势的因素主要有: (1)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教材缺乏,深入研究不够; (2)需要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付出额外的课余时间; (3)缺少专门的人才,课程资源的创新和改编给中小学体育教师带来了考验。

2.3 机会分析

机会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各地都在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研究它们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保护和传承。 (2)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力实施,充分挖掘各类有健身价值而又符合民族发展的体育活动项目。 (3)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需求。

2.4 威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民族体育活动融合情况,在受现代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的影响,在面临现代化体育运动的冲击时,面临许多威胁因素。 (1)现代欧美体育的强烈冲击以及奥运会的大力传播,给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带来了一定冲击影响; (2)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使用现代竞技体育取代学校体育; (3) “相互渴望与需求”的思维观念,少数民族地区希望得到外界的新鲜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发展特别是职业化体育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希望体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乐趣。

3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策略分析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优势条件,为丰富中小学课程资源提供了路径,也为民族体育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综合研究分析得出,二者相互融合具有很大有利条件和机遇,但同时面临许多劣势和挑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避开不利和挑战因素,长效发挥其优势和机遇条件,为此提出以下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3.1 整合民族体育资源,挖掘适合学校开展的项目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竞技性、表演性、娱乐性、地域性等特征。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方针,适合开展一些表演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民族体育活动。所以,对民族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就显得格外重要,进行分类整理,挖掘趣味性较浓的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以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使其二者有机地融合,相互吸收营养元素,发挥最大的教育和传承功能。

3.2 鼓励体育教师开发和改编民族体育项目,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必定会给体育教师和相关学校领导带来许多不愿意,习惯了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突如其来的课程改革给许多体育教师带来了危机,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但是,新课程改革又必须要求教师积极参与,于是如何使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创新成为关键的问题。体育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改革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应该主动参与。在面临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相关领导和部门应该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甚至应该大力鼓励和帮助体育教师进行改革,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和创编民族体育项目,以丰富课程体育教学资源。

3.3 注重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弘扬学生的民族体育精神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其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教学,使其了解自己的先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传承和保护,通过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宣讲,使其肩负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形成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在学习和弘扬民族精神过程中锻炼身体,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3.4 鼓励学生创编民族体育项目,发挥其主体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接触最频繁,具有良好的氛围和基础,掌握和了解的民族体育活动项目较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先决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地把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带入校园,鼓励学生自创项目、自编项目,发挥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

[1]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翻立任.全国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体育教师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