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磨砺凌云志义乌太极别样红
——访陈式太极拳名师王国营

2013-12-07 16:53本刊编辑部
少林与太极 2013年4期
关键词:陈式习练义乌

风雨磨砺凌云志义乌太极别样红
——访陈式太极拳名师王国营

每每迎着朝晖,或者行走在花香阵阵的黄昏,义乌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太极拳习练者飘逸的身影。他们一个个舒展身姿,动作如行云流水,组合成一幅幅独特的画面,美化了这座城市,也健康了自己的身心,更让这座世界第一小商品城处处弥漫着太极拳儒雅和谐的气息。

在义乌这个名闻遐迩的南拳之都,各种拳术如繁花盛开,而陈式太极拳,则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奇葩,习练陈式太极拳的人数占去习拳人数的一多半。陈式太极拳,已如星星之火,散布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从扎根到枝繁叶茂,却倾尽了一个太极拳名家七年的心血。

七年,一步一个脚印,一路坎坷,一路掌声。

他,出生于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温县,少年起即拜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庆州为师,昼夜苦修,渐窥太极之奥妙,不仅精修了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等,还精修各类太极器械、太极推手,苦练行功太极球,成为义乌武术界声名赫赫的人物。二十余年间,他习拳之余应邀赴各地传拳,近年来,其弟子频频在各类赛事中夺冠,参赛人数、冠军总数屡居赛事团体之首,成就了拳界佳话。

他,就是陈式太极拳名家王国营,一个刚中寓柔、激情四溢却又平和内敛的性情中人。

面壁苦修 声闻于野

今年已近不惑之年的王国营中学时即结缘太极拳,曾参加1993年温县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开幕式大型表演,1994年高中毕业后,开始追随有着“太极隐士”之誉的陈庆州大师精修太极拳。为了进步更快,王国营干脆搬到了陈庆州大师家中的武馆,日夜跟随大师,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点,每天训练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训练结束时,别的师兄弟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和衣睡下,王国营还要悄然抱过师父家里重达56斤的虎皮玉石太极球,在练功房里再加练一个小时。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他常常夜半练到汗水透湿才穿着湿透的内衣钻进被窝,等到湿内衣暖半干了,黎明的训练又开始了。炎炎烈日下的站桩更苦,他浑身酸困难言,头上挥汗如雨,汗水落在水泥地上,转瞬即逝。一天练下来,腿疼得走不成路,他只能一步步往回挪,端起碗,手却再也拿不动筷子,只好嘴凑在碗边胡乱扒上几口,等到夜半训练结束回到寝室,透湿的内衣早已粘在身上。

多年“修行”,苦尽甘来。在多场太极拳赛事上,王国营屡屡得金,曾获得2000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传统陈式太极拳套路金牌、2003年全国太极拳交流大赛陈氏太极拳传统套路金牌、2005年太极推手擂台赛75公斤级冠军等。

声闻拳界,很多人慕名开始邀请其赴外授拳。自2000年起,王国营先后赴全国十多个省市授拳传艺,广播太极,所到之处,不仅遍播太极种子,他特有的谦虚平实、淡泊从容的名家品质也感染了无数追随者。

情衷义乌 上下求索

提起义乌,人们想到的不仅是闻名世界的“世界小商品第一城”的称谓,还有名震中华武林的南拳。这个城市曾孕育了一个名震武林的人物——武林奇侠金台,他一生行侠仗义,武功高强,还是一代抗金名将岳飞的师爷。可是,当王国营2006年只身来到这个南拳之城时,他却惊奇地发现,此地虽武术氛围浓厚,但太极拳在此地却被视为健美操。城市仅有部分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人们对于陈式太极拳,几乎未有听闻。一个外来拳种想要在此扎根,自然绝非易事。为了尽快打开局面,让人们了解陈式太极拳,王国营整理思绪,开始了解、分析义乌人对武术的需求。最终,他针对义乌市民的现状,决定从养生入手,开始普及太极拳。

在义乌,有许多经商者和各阶层白领,生活紧张忙碌,身心压力也更大,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在王国营看来,养生健身的太极拳应该是最适合义乌人的运动方式。

初到此地,事业未开展,囊中羞涩的王国营根本租不起场地,因此,他在公园里、广场上练起了太极拳。平时,无论走到哪里,王国营都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宣传太极拳,他沉稳大气的拳姿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围拢在他身边练拳的人渐渐多起来。

无论教授的学员人数多少,无论学员是身价过亿的富豪还是普通市民,王国营总是一视同仁,每个课时都从头到尾亲自一遍遍教授,逐一对每个学员进行动作纠正,确保每个学员动作到位,真正领会拳理。有时看他累得满头大汗,有的学员便建议他在一旁观看学员练拳,但王国营却笑着说:“太极拳就是讲究言传身教,何况,当老师的要是怠懈,怎么要求学生刻苦习拳?”

在授拳过程中,细心的王国营还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对不同年龄的学员,他因人施教。对年轻人,他要求太极架式要大而低,对老年人,则要求习练者采用高而松的架式;对于学拳领悟能力差或是年长的学员,为了让其对每个难度大的动作都熟练掌握,便将动作进行分解,最后再做连贯动作。

王国营的耐心和认真,使许多学员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太极拳的习练要领,不但练出了好身体,而且收获了很多意外的幸福。

2008年,到义乌快三年时,王国营终于有了自己的教拳场地,并在学生赵品有、李林森、朱学荣、傅正洪的倡议和协助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拳馆“义乌陈式太极拳培训中心”。该中心各项软硬件设施都在当地堪称一流,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集健身养生、交友交流、提升品位于一体的温馨之家,并成为义乌全民健身运动的引领。

七年播种 花开义乌

在义乌一晃就是七年。七年播种,七年收获。如今在义乌,王国营不仅把自己的授拳事业做得顺风顺水,也为义乌的太极拳传播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局面。王国营和他的陈式太极拳培训中心,早已成为义乌太极拳不容小觑的中流砥柱。七年间,王国营亲手培养的学员已达数千人,学生遍及各个阶层,一些学员甚至走上了专业的太极拳传播道路。

多年来,王国营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教学上,为了让学员们开阔眼界,及早成才,除了平时认真教拳,他还经常带队参加在义乌和国内外各地举办的太极拳赛事。学生们不负重望,2010年,他的学生王湖斌获得第三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金牌;同年,他率领义乌陈式太极拳培训中心学员组成参赛队参加2010年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在将近五千名的运动员中,王国营的学生脱颖而出,共摘得20多枚金牌。2011年12月,王国营带队参加义乌市首届“火凤凰杯”武林大会,所率22名参赛队员共获得了20枚金牌;2012年,他再次带队参加义乌武林大会,竟然力得58枚金牌,新闻界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一时成为赛场佳话。

另有多位学员获取了五段以上的段位证和太极拳教练员资格证,而更有数不清的学员在学习了陈式太极拳后,重新开始品尝生活的甘美。

师出名门 德艺双馨

在王国营看来,太极拳作为一项世界上传播最广、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之一,它释放出来的是一种文明,拳为小技,太极文化的继承则是重责,真正想在太极拳事业上做出一番业绩的人,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拳师,了解太极拳精深的理、缜密的法,更是一名不求闻达、勇担重责的太极拳传播者。也正如此,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很多人。

站得愈高,看得愈远,就愈知天广地阔。多年太极拳浸润,使得王国营质朴谦和,虚怀若谷,拳架也大气唯美,行云流水中尽显太极韵味,许多看过他拳架的人都称赞他说:“王老师的拳‘松’‘柔’‘圆’‘活’,韵味无穷,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而他的许多学生则说:“王老师为人至真至善,谦逊温和,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的运气……”

王国营的付出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由于传播太极拳成绩有目共睹,政府连年给他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浙江省传统武术先进工作者,并于2010年当选为义乌市第八届武术协会副主席。

岁月如梭,正如王国营来时的渴望,陈式太极拳在义乌深深扎下了根,并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硕果盈枝,成为义乌发展速度最快的拳种。

王国营已经适应了义乌这座城市快中有慢的节奏。如今,他拥有自己的助教,创办了网站,希望将来能立足义乌,辐射周边发展,结识更多的各地拳友,让更多的人从太极拳中获得健康和幸福。

猜你喜欢
陈式习练义乌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互动模式的构建
义乌展
“诗路义乌”诗词曲大赛启事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义乌
陈式太极拳大师——杨文笏
陈式太极拳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