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思路的方式与改变

2013-12-09 03:48普琼
关键词:心理需求教学思路高中数学

普琼

【摘 要】高中新课程在山西已于2008年秋季正式实施,新的体系在功能、内容、结构、评价以及实施上都有了重大的变化,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能否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改变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关键在于教师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思路 心理需求

一 转变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在数学领域,从小学到中学,中国人奥数屡屡夺冠,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我认为原因是我们传统的课堂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学数学用数学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索。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利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教教材,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淡化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意角色和方式的转变,由台前转至幕后,由主宰变成主导,同时积极实践多种教学模式,博采众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学生也要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教师要由知识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数学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期,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又有自己的想法,有时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又不愿在公开场合表达。

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设置有效的三维目标激发提升,设置贴近学生的情境激发兴趣,设置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参与,设置开放的问题激发讨论,设置有挑战的问题激发独立思考,设置抽象的问题激发理解。进行这些设置,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有效的教学目标;精心设置导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确把握问题的难度、坡度和密度,让学生努力后能接近或达成目标;以适当的调控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 让学生意识到学知识是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和工具

传统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只有做题的感觉,做题是唯一目的,题怎么就做不完?他们有满脑子的困惑。现在的数学教学要力争让学生意识到一些知识是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而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知识的展现过程让学生发现知识和知识之间的递进和交融,同时通过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 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方式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不可否认也有为热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过分追求表象的现象。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讲究课堂效率

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国际性的数学竞赛中,中国学生的成绩遥遥领先,这肯定得益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原有的教学模式直接否定,而应该在知识的生成和双基的训练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找到传统教学与主体教学合适的结合点,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在关键点的生成上,要成为有效性的主体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基础的训练。

2.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已成为中学数学课堂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运用着这一学习策略。表面上,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很热闹,有生生、师生的互动,但这种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加强组织和指导。要重视合作内容的实效性,既然是合作讨论,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能拘泥于教师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想法,否则长期这样会影响到学生讨论的热情。所以要发挥合作讨论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必须合理选择讨论的内容,例如新知的学习、生成,习题课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并产生共鸣和冲撞;同时要多加巡视,防止出现个别的惰性学生,并改变评价机制,对思路活跃、思路独特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作为平时表现评价的参考;要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分析、总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兵教兵”“兵带兵”“兵促兵”的效果。

3.实施有效提问、板演

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而不是上课时即兴发挥。学生的回答也不应仅仅是简单复述,而应回答对题目关键点的理解和突破,对条件的有效挖掘,对所求问题的思考思路,以及对问题的总结。对于板演,笔者建议在理解新授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板演,从中发现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以免影响日后相关知识点的应用。

五 教师积极思考

新课改呼唤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内在素质是关键。教师应通过思考课堂内容结构的设置、思考问题情境的设置等来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每节课的积累中不断深化、成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对每一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学生的特点思考三维目标的设置、思考难点和重点、思考它们的突破……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更应多加考虑,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轻松地完成每一节课,掌握的不仅是几个题,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程给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这样才能得到发展。让我们透彻领悟新课程教学理念,为了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朝着新课程教学目标扬帆前行!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教学思路高中数学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