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义学体验观视角下的翻译对等思考

2013-12-12 12:33郭军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语义学翻译者原文

郭军义

一、导言

语义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语义研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课题。西方学者们首先在“意义”的概念上各持己见,比较著名的理论有指称论、观念论、真值论、行为论、意向论以及语义成分论。认知语言学则是在此基础上,不仅论述了意义的本体问题,还论述了意义的来源和性质。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与概念相通,概念对应于范畴,范畴起源于对现实的体验。这就是说,意义也是来源于人类对现实的感知和认识,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这就是认知语义学的体验观。

翻译对等的基础,是对原文意义的准确把握。语言的意义,不仅包含了其表面意义,更有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复杂寓意。所以对英语原文的意义理解,还必须考虑到其理性意义、情感意义、背景意义、文体意义等等,才能做到正确理解原文。因而,研究翻译必须要认真研究语义,搞清楚语言意义的真正来源,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做好翻译工作。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理由,分析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认知语义学的实践观是怎样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帮助我们提高翻译对等的质量的。

二、认知语义学的体验观

(一)认知语义体验观的涵义

认知语义学的一个核心观点便是,思想、知识、意义来源于感知体验。认知科学反复强调了心智的体验性,认为人类在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的感知体验过程中,才逐步形成范畴、概念和思想,抽象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结构,获得意义。

(二)身体—空间基础理论介绍

体验的主体。人类通过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以互动的方式来体验客观世界,这也是人类概念和语言的始源。人类作为认知和语言形成的主体,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自然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人类以自身特殊的身体构造——发达的大脑,并用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从而形成人类独特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人类的思维具有“体认”的特征,就是常常把自己身体上获得的经验,作为衡量客观世界的标准。因此,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被隐喻映射到其他语义域中。

体验的客体。人类体验活动的对象首先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和运动等,也就是认同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即认为一是来源于客观世界。早在1934年,西方学者Buhler在他的论著中就指出,空间——地点位置对于人类概念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Talmy于1988年重点论述了人们在对空间运动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力量——动态——意向图式,认为这一意向图式在人类的认知和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核心的、普遍的作用。

体验的方式。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认为,语言主要是在人们对现实世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的,是主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互动观也成为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许多学者都强调“理解来自互动”的观点,认为意义不仅取决于理性知识,还取决于自己的过往经验、价值感情和直觉,意义带有想象力、建构性和互动性。

三、认知语义体验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英汉翻译中的对等要求

我国翻译界素来有“信、达、雅”的三原则。“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翻译;“达”,就是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流畅;“雅”的标准是比较高的,是从译文的文采上、用词上提出了古雅的要求。究其实质,这三个原则仍是对“意义对等”的最高要求。而我们知道,在翻译的“对等要求”中,不论是“形式对等”、“风格对等”还是“灵活对等”,其重要性都不能与“意义对等”相平衡。当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做到意义、形式、文体的完美对等时,就要做出合理的取舍,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保留意义对等,而放弃其他对等。由此可见,语言的意义、语义在翻译中的地位何其重要。

(二)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寻找认知语义体验观的对应因素

在翻译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参与翻译活动的各个因素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应当怎样发挥作用,才能符合认知语义体验观的理论要求。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包括了原文与译文、翻译者还有翻译的过程。回顾认知语义学的体验观,其中也有三个组成因素,即体验的主体、体验的客体和体验的方式。准确地找出两个领域的对应关系,是利用好认知语义体验观的理论来指导翻译这个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关键。

本人认为,既然认知语义体验观的主体是人,对应于翻译过程中的也是人,就是翻译者;认知语义体验观的客体是客观世界,对应于翻译过程中的也应是客观事物,就是原文和译文;而认知语义体验观的方式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活动,对应于翻译过程而言,应该是翻译者将原文翻译成译文的活动过程,这里的互动体现为翻译者对原文的判断和理解、对译文的创造和加工,同时也体现为原文及其译文在翻译者的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和认识。

认知语义学中“互动”的概念,强调了人在认知自然界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不同人之间为什么会存在认知上的差异、思维上的分歧,不同民族的语言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互动”因素的存在,使我们认识到翻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翻译者对于相同的原文会做出不同的译文,就是由于翻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差异性而导致的结果。由于人类的认知方式不同,概念结构也有差异,所形成的原型、范畴、意象、图式、认知模型等也就存在着差异,语言表达也就有了差异。人类的心理活动绝不可能像镜子一样地反映客观世界,正是由于人的参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便增加了主观成分。同样,译文对原文的反映,也受到了翻译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者对于原文和译文这两个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和处理,必然要受到其本人的心理因素的干预、影响和制约,因而也就会表现出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语言差异。再加上翻译者的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翻译经验等等因素,有时就会出现对相同原文的翻译,译文会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原文和译文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绝对对等。

(三)认知语义体验观在翻译对等中的作用和意义

认知语义学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主体为导向的动态语言观,其奠基者Talmy将概念化主体的角色提升到了焦点的位置。这种观点强调了认知因素在自然语义学中的核心地位。即在语言的意义中,我们可以发现语言和人类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借以描述客观世界的语言是由人类创造并使用的。人类对于语言的创造和使用的过程,也正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的,所以,体验是人类认知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基本途径。这样认知便成为人类语言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的意义就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原文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封闭系统,不是任何人可以从现成的意义系统中提取出来的语言模块。相反地,意义系统是与人的心智、思想和认知而相互联系的,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人——翻译者本人对原文所描述的客观世界的认知,决定了翻译者对于原文的感知和解析,以及未来对这种感知和解析的表达方式——译文的内容和风格要受到翻译者认知因素的影响。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翻译者本人的认知影响,尤其是翻译者本人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对原文的考虑、对读者感受的考虑,我们的译文才有可能做到更高层次和更加全面的翻译对等。

四、用翻译对等的标准对认知语义学其他观点进行批判分析

(一)指称论

认知语义学的指称论认为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的事物实体存在着一一对应的指称关系。将此理论应用到翻译活动中,就是原文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必须与译文中的某一个事物相对应。事实上,我们经常都可以看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不能完全对应的情况。比如,我们汉语当中对于亲属的称谓里,就区分了“妹夫”和“姐夫”这两个词语,而在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时,我们只能使用一个英语单词“brother-in-law”来表达着两个概念。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按照认知语义学的指称论观点,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实现英汉翻译的完全对等。

(二)概念论

认知语义学的概念论观点,只是强调了观念是外界所指物的镜像反映,其实还是一种客观主义或者说经验主义的认知论。就翻译而言,译文不仅仅是对原文的镜像反映,更是加入了翻译者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差异这些因素,因而译文才更具文采,更易被读者接受。比如,日常生活当中对英语词汇mobile phone的汉语翻译,如果按照镜像原则去翻译,就是“移动电话”,远不如翻译成“手机”更让读者痛快和舒服。而此处的翻译对等,恰恰是以违背认知语义学的概念论观点为代价的。

(三)关系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意义可以从语言内部的相互关系中得出,不必到系统外部去寻找指称的对象。他们主张,在翻译中译作必须忠实于原作的思想,译作必须再现原作的风格,译作必须形似原作等等。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家用语言的封闭性和静止性替代了其真实的本性,即在翻译的过程中,仅仅从原文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翻译活动,而忽略了原文、翻译者的认知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我们既要反对单纯地以原文作者为中心的结构主义,也要尽量避免过度以翻译者为中心而曲解作者本意的解构主义,努力做到既体现原作的基本内涵,又考虑翻译者为读者所做的微调控制,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紧紧把握认知语义的体验观,合理地处理好原作、译文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翻译的真正对等。

(四)解构主义的观点

解构主义者抨击了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形式主义,反对用自然科学的方式来解释社会科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是与其他事物发生着种种联系的,而非孤立封闭的自成系统。解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语言意义中的积极作用。在英汉翻译的实践活动中,翻译者的作用凸显出来。他不再只是原文作者的“传话筒”,我们从译文中也可以读到翻译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和立场。但是翻译者的这种“创作”尺度,应该得到合理的控制。一旦翻译者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极有可能失去控制,如果翻译者任意发挥,甚至有悖原意地去创造自己想象之中的译文,就会使得原文与译文背道而驰,更无法谈及翻译的对等。

五、结语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观点是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层面,而人类的认知是基于对客观外界的互动式体验而实现的,所以体验是语言意义的来源。从语言翻译的角度来看,翻译活动中的翻译者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的主体。要想实现翻译对等的目的,我们首先必须对文本的意义加以正确的理解、诠释和加工。因此,实践的观点,即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的观点,也必须引入到翻译活动中来。

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翻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在其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反对片面地以原作为中心、只注重文本而忽略其他因素的结构主义,也要尽量避免翻译者本人任意发挥、曲解原文的解构主义。我们应当以认知语义学的实践观为指导思想,在翻译中既考虑文本本身的客观性,又要兼顾到翻译活动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个体经验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对等的要求。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Putz and Driven,1996:330.

[3]刘宇红,吴倩.认知语言学的后现代注意特征[J].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4]刘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5]张友香.意义指称论的反思与批评及译文之间的相互关系[J].外语学刊,2008(1).

[6]吕俊.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语义学翻译者原文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哈特的语义学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财产权概念的语义学考察
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