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认知的作用机制研究
——以莎士比亚诗歌为例

2013-12-12 22:55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喻体真善美莎士比亚

一、引言

隐喻的出现是人类语言发展趋向高级化的体现,隐喻的正确运用与理解,不仅需要对语言词义的精确掌握,而且是蕴含其中的思维借助于语言外壳的传递过程,这种传递会使人心领神会。中国的古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是描述了思维以语言为载体,通过隐喻的特殊形式,在每个人所独有的认知领域间无形传递的现象。本文的研究试图分析隐喻的作用机理,从而深入地把握隐喻的本质。众所周知,莎士比亚的戏剧在欧洲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其使用的语言更是英语中的典范,善于使用各种排比、隐喻;然而更不应该忽视的是他的诗歌,戏剧的光环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诗歌的光芒,然而就艺术价值上来说,后者仍然独树一帜,诗歌中大量的隐喻为研究隐喻的作用方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质上来说,隐喻认知是一种心理联想的过程。吴本虎(2007)认为:“任何认知的发生都依据一定的具体对象,这是认知发生的第一步,也就是对具体现象的直观反应;而基于这些具体对象的认知会引发更进一步的认知,如逻辑推理、心理想象等,这是认知发生的第二步,也就是隐喻认知。”在这两步分类的过程中,依据隐喻的语言范式,第一步称为对喻体的认知,第二步称为对本体的认知,这是因为隐喻的侧重点是后者。现实中,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也许会止于第一步,即字面意思包含了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随着语言运用的升级,一旦达到第二步的认知,那么本体的意义更大于喻体的意义。因此可以定义隐喻是通过对喻体的认知来触发对本体的认知,上述喻体意义到本体意义的传递,必须依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如逻辑的推论方式、心理联想的规律等。Lakoff,Johnson(1980)认为:“隐喻的发生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Lakoff(1955)对隐喻的构成划分为源域目标域,以及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因此,由上述分析可知,关于隐喻的作用机制分析实质上来说就是探索如何从源域达至目标域的过程。

诗歌是隐喻的天堂,作为语言的高级体现形式,诗歌是隐晦的语言,通常于简短的词句之间包含深意。要理解诗歌,必须理解隐喻的发生过程。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诗歌很多为人所赞颂。本文试图节选其中较为典型的隐喻,并就其从喻体意义上升到本体意义的过程做出相关的分析,以试图阐明隐喻的作用机理。

二、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对隐喻中的映射过程做了研究。由于映射过程本身的具体实现途径是联想。丁昕(1998)认为:“联想可以分为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两大类,其中简单联想中包含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等三类,而复杂联想分为因果联想、种属关系联想、部分与整体关系联想、作用与效应关系联想等四类。”通过细分联想的方式,从而阐明了映射的发生规律。李健(2003)探讨了相似联想特征,他认为“隐喻使用者一般喜欢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性的事物”,从而通过映射的规律,使得简单认知上升到深层次的认知,极大地加强了语言交流人类思想的功能。在诗歌中隐喻的研究中,他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生命,而诗人的大脑则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如路易斯、费尼罗撒等。秦牧认为,隐喻使得事物清晰起来,道理简洁明了,且耐人寻味。因此,诗歌是隐喻的集中地。关于隐喻的定义,相关学者认为隐喻是对两个缺乏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另外的学者则认为是用间接的事物来说明另一件事。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隐喻是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事物。以往的研究中,将隐喻定义为一种语言现象;而在本文中,隐喻的概念内涵将得到扩大,它包含并且更加侧重的是思维的传递,隐喻是作为一种沟通不同认知域的桥梁而存在,本文侧重分析诗歌中如何通过隐喻来传递使读者感受到深层次的思想的过程,并以此阐明隐喻的作用特征。

三、诗歌的隐喻分析

本文的语料选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从中选出的隐喻往往非常典型,能使人在阅读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并且由表层认知上升到深层认知。而这种深刻印象的产生往往并不能由表面相似性来解释,而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本文试图揭示这些原因,并推广到一般,阐明隐喻的作用原理。

(一)隐藏的逻辑

隐喻通过隐藏着的逻辑推理来传递思想。如莎士比亚曾在第一百零五首十四行诗中写道:真善美是我诗歌的全部主旨,它们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将创造力运用在这些变化里,至三者统一产生瑰丽的景象(屠岸,1995)。这是诗人对其创作目的的高度概括。同时也包含了隐喻,在这里作者将自身的创作比作真善美的具体体现,这是作者主观上的定义,通过将无形的“真善美”定义为某种存在,然后通过辞章来体现,从而这种隐喻过程使人从 “真善美体现于辞章中”的认知上升到 “真善美是确实存在并且为作者所追求”的认知,从而理解到了作者通过隐喻说传达的意义。后两句更进一步显化了这种隐喻,诗人使读者产生了“他追求真善美”的认知后,进一步阐述,“诗人的才华在发扬真善美中得到体现”的意义并且“真善美的统一是一种瑰丽的景象”,进一步确认了读者认知域中的隐喻意义,并且呼应隐喻,与读者的认知形成了互动与共鸣,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强而有力地表达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在这个隐喻的使用中,作者从主观定义出发,阐述了作者的追求。再通过对隐喻的显化描述,确认并且升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隐喻依照一定的逻辑方式进行,第一层意思是真、善、美体现于作者的辞章中,第二层意思是作者的创造力用于辞章中,隐含的逻辑为作者的全部创造力都用于发扬真善美。上述通过逻辑关系形成的隐喻使读者认识到更深的文章主旨,即作者追求的真善美。

(二)经验的共鸣

隐喻通过经验上、感性上的共鸣来表达更为深层次的思想。再来看莎士比亚另外一首极富世俗意义的诗歌(屠岸,1995),如下:

我渴望死亡带走我的厌倦,目睹如下的事实

天才一生穷困成为乞丐,草包却穿戴得富丽堂皇

阴谋侵染了纯洁的空间,荣誉变成了空头笑话

暴徒破坏了处子的贞洁,不义以正义之名大行其道

权势残害了良民,思想被三缄其口

单纯真理被当做呆傻,博士蠢笨却代表着智慧

善良屈居于罪恶之下

目睹这一切令我心灰意冷,只是离开这人世会令我爱孤单

这首诗歌本身就是一种隐喻,作者列出了世俗生活中所遇见的典型事实,最后再表明了态度。整首诗歌表达了爱是使人活下去的理由。作者开门见山地表达离开人世的态度,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是一种作用于读者好奇心的手法,并且隐含地表达了作者真诚对待读者的态度。作者通过大量地列举这些典型事实,引发了读者经验上的共鸣。从而使读者上升到另一层认识,成功地把主旨传达给读者。诗歌的最后两句结语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呼应开篇,形成与读者认知的共鸣,并且转而论述爱是使作者活下去的理由,令读者颇觉意外,却在情理之中。使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到爱的可贵,又完成了第一层认知到第二层认知的升华过程。

在这里,隐喻通过经验性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三)逻辑和经验交互

我们再分析莎士比亚另一则十四行诗 (屠岸,1995)。

能否把你比作夏季的一天?

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婉;

狂风吹落五月的娇花嫩瓣,

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

有时苍天明眸照得太灼热,

金色脸容往往蒙上阴翳,

一切优美,总会失去美而凋,

被偶然或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你如仲夏的永久决不凋枯,

你永不会丧失你美的形象;

死神无法逼你在他的影子里踯躅,

你将永生在不朽的诗篇。

只要人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前两句,拿爱友与夏天做比较,传递了对爱友赞美的同时也埋下了伏笔。随后作者笔锋一转,转而描述夏日短暂,优美凋零,这都是引发经验上共鸣的事实,并且由于先前的比较,传递了爱友也会终有一日丧失美的形象的意义。这种深层次的意思通过比较,经验上的共鸣上得到传递。此后,作者又是笔锋一转,阐述了夏日的永久再现,爱友也不会丧失美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好奇心,因为爱友将活在诗篇中。这其中隐含的逻辑是,诗篇流传于世会成为不朽的存在,而活在诗篇中的爱友的美丽也会长存,从而传递了更深层次的意义,物质上的美总会代谢,精神上的美将会不朽,表达了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爱友的鼓励。最后结尾两句呼应读者因为暗喻而产生的认知,坚定地表达了只要还有人看得见这诗,精神的生命就将永远存活,更隐含地告诉了人们:人类存在一天,动人心的作品就将不朽。整首诗歌通过暗喻的语言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隐性逻辑、经验共鸣等手法使人通过对具体描述的认知上升到了作者所真正要表达的意义的认知,完成了通过喻体认知触发本体认知的过程。

四、结语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意思之间的隐性传递。这种意思之间的传递通道是一种映射。因此隐喻的作用机理中对映射的发生规律的探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一个较为特殊的角度,通过对莎士比亚诗歌的案例分析发现,映射的方式分为三种:第一是通过隐藏逻辑,令读者去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从而领会作者表达的意思,因此心领神会;第二是通过经验上的共鸣,读者会对高度提炼化的生命体验产生共鸣,从而接受作者的引导,形成对作者由此而来的理性认识产生认同感,进而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次感悟;第三是两种手法的混合使用,在感性上共鸣的同时令人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令人印象深刻。本文从艺术创作的技巧出发,研究了隐喻如何映射,使得读者从源域达到目标域,因此相关的理论归纳具有启示意义。

[1]吴本虎.隐喻认知的联想方式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9):6-9.

[2]丁昕.试论联想与联想意义[J].中国俄语教学,1998(3):41-47.

[3]李健.语境与隐喻及其翻译的关联[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126-128.

[4]屠岸.莎士比亚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55.

[5]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Ortony,Andrew (ed.)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6]Lakoff,G.and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猜你喜欢
喻体真善美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