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2013-12-12 22:55佘红云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教师队伍青年教师

佘红云

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佘红云

高效教学团队建设是搞好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同时也是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失衡”、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相对较弱、凝聚力弱等问题。而通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可以有效地在青年教师培养、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以及搭建合理梯队等方面发挥效用,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并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团队 民办高校 师资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1200721号),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可以说,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子工程,在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并在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毋庸置言,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对所有高校都具有同等的意义与价值。但笔者以为,在实际发展中,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借助教学团队建设这股“东风”,为存在诸多问题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助力。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自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国家对民办教育包括民办学校教师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不可否认,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也成为目前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现实瓶颈。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

民办高校创立之初,教师队伍大多来自公办高校退休教师或兼职教师。应该说,这支教师队伍基本满足了民办高校发展初期的最一般要求,但随着教育市场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高校大幅度扩招,民办高校着力提升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着眼于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这支教师队伍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具体而言,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且学历层次偏低;具备中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数量较少,青年教师比重过大等结构性失衡。

(二)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教师总量相对紧张,导致大多数民办高校很少甚至难以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较长时期的、全面的培养。青年教师往往只经过短暂甚至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匆匆上岗,而且往往课时量远远多于公办院校教师基本工作量。尽管某些民办高校也出台了相关“传、帮、带”等青年教师帮扶制度,但匆匆上岗以及繁重的教学压力,必将使得青年教师难以真正深入展开有效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而目前我国职称评审制度客观上对科研的重视与倾斜,更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视程度与投入精力严重不足,导致不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薄弱、教学业务能力低下,课堂教学往往应付了事。

(三)存在“打工”心态,教师队伍缺乏凝聚力

民办高校在教师招聘、晋升等方面制度灵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体现了其人事任用优越性的一面,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某些误解与偏见,使得不少民办高校教师存在“打工”心态,严重缺乏主人翁精神,教师队伍缺乏凝聚力与应有的团结协作。而高等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显得尤为重要,仅凭教师“散兵游勇”式地“单兵作战”,根本不可能展开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更遑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教师队伍流失较为严重

不少民办高校固然在人事制度、教师聘任、考核特别是工资福利等方面与公办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导致教师的大量流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民办高校在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相关发展平台的乏力、教师队伍之间凝聚力的缺乏也加剧了某些教师特别是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甚至出现“培养一批、流失一批”的现象,极大地冲击了民办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并最终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有利于形成合理教师梯队

如前所言,青年教师是我国现有民办高校的教师主体,因此,民办高校要做大做强,关键看专任青年教师的成长。针对目前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民办高校应紧紧抓住青年教师培养这个关键。除了制定和实行旨在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学历提升、培训以及挂职锻炼等激励政策外,还应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组织建设一批结构合理、资源优良、凝聚力强的教学团队。这一点,对于民办本科院校更为重要。

教学团队是由具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承担责任,成员之间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群体。这个群体由不同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学历和学缘结构的教师构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高校教学团队是一个教学优势资源共享平台。它通过有目的的教学研讨、教学改革与教学经验交流,发挥老教师在师德师风的带头作用和在教育教学经验方面的优势,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而青年教师通过为教授、副教授担任助教,学习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此外,还可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传、帮、带”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将青年教师真正培养成为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培育出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使教学团队成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良好平台,从而为搭建合理教师梯队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基本上形成了以教研室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民办高校也不例外。由于近年来对科研的强化,教学职能不断弱化,虽然经过多次调整,但科研与教学发展不均衡现状仍无法彻底改变。“重科研轻教学”倾向使得教研室背离了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学水平的初衷,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室功能已经大打折扣。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才培养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教研室为组织单位的教育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既缺少组织教学改革的动力,更无法组织有效运行的教学改革团队。而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教学团队“是指为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建设目标,由教学任务相近的教师组成,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与负责,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有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途径,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的教研,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经常性地开展学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实现携手前进的教师群体”。①总之,教学团队的创建目的就是回归与强调高校的教学功能,致力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课程是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元,基础课程建设更是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核心任务。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创新性举措,首先应从课程建设尤其是基础课程入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把课程建设作为核心内容,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充实更新课程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教改研究。团队成员老、中、青结合,共同负责某一课程的讲授,科学规划每一课程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和学时分布,并在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展开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同时,应切实推行教学团队定期集体备课和研讨的制度,使团队成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保证团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教学团队成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提高团队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在团队建设期间,应该着眼于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在一定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前提下,对团队运作与建设进行动态管理与监督。并通过将教学成果、教研项目等与团队捆绑建设的形式,对团队效能进行能动考核与评估,真正让团队成员行动起来,有压力、出成果,发挥团队优势,呈现出1+1>2的团队效应。正是在这种既和谐、又紧张,有分工、有合作的团队环境中,团队成员能够迅速成长、快速崛起,成长为学科专业和课程(课程群)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

(三)培养与加强团队凝聚力,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科知识的不断渗透,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社会对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师个人单兵作战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的培育与提高,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从单纯依靠个人能力影响教学质量,转变到依靠团队从整体上提高教书育人效果,实现教学工作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想实现1+1>2的团队效应,作为教学团队的灵魂,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分工协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共同负责、共同进步的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优秀教学团队在团队精神建设上一般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团队应有属于自己的共同目标,从而使得团队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凝聚整合。其次,团队成员都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成员在负责和忠诚于团队建设的前提下,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并将自己事业的成败、前途与团队紧密联系,减少内耗、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团队建设与发展。最后,具有合作意识。团队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发挥团队整体优势。在上述团队精神的引领下,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大增强,而对于团队作为事业共同体的情感体认,以及共同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必然大大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的增强,也必然会为民办高校不甚稳定的师资队伍提供强劲助力。

三、结语

教学团队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也是深入推进“质量工程”的重要平台。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民办高校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教学团队的建设,确保其在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科学的设计、管理与考核,使之成为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劲推手,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5]1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

海口经济学院2012年度教研教改项目(hjyj2012006)

注释

① 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教师队伍青年教师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