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1-04 07:35赵春媛
当代临床医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口腔

高 燕 赵春媛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 2130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于唾液中的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在托幼和学校引起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并伴有食欲减退及咽痛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循环障碍等并发症。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抖动、头痛呕吐、肌阵挛或惊厥、嗜睡甚至意识障碍,如不及时给予临床干预,可使心肺功能受累,进展为危重症手足口病而危及生命。本院对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实行全面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68例,其诊断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10年)》,采用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发病年龄为1~6岁,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所有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精神萎靡、手足皮疹、四肢抖动、口腔溃疡,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组全部病例均采用喜炎平抗病毒,甘露醇、地塞米松使用,唯嘉能营养心肌,如有感染则使用抗生素。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做好常规护理外,还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算数据均用±s表示,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刚入院的患儿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又要进行隔离,往往不知所措,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向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病房的环境、消毒、疾病的转归情况、流行情况等,介绍同病室的患儿及家长,对患儿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进行动作爱抚及鼓励赏识,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应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教会其口腔、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的方法等,在病情观察和治疗中争取取得患儿父母的主动参与,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2.2 消毒隔离 及时将患儿隔离,病室保持合适的温湿度,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医务人员加强手卫生,医护人员接触每一位患儿后,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禁止患儿外出,避免交叉感染。

2.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避免病情变化时延误抢救和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观察神志、面色、精神状况、末梢循环情况,有无恶心、呕吐、嗜睡、头痛,血糖有无异常,有无心率加快或减慢,定时测量体温,体温观察包括发热超过3天、降温处理后持续高热不退,则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大,神经系统受累是手足口病病情变化的早期表现,对预示疾病的发展及病情判断非常重要,在护理中体会到,凡皮疹不多的更倾向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对于皮疹不典型的患儿要密切观察,早发现、早处理。

2.4 皮肤护理 患儿床铺平整干燥,衣服要宽大、清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天气好时拿到太阳下暴晒,以达到消毒目的,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患儿手足有疱疹,搔抓易引起继发感染,一旦疱疹抓破,疱浆液会引起病毒散播,因此要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患儿搔抓有疱疹的皮肤。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要减少走动。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勿反复擦洗疱疹部位的皮肤。

2.5 口腔护理 近80%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害,表现为口腔内出现水疱样疱疹,边缘充血,可分布在上腭、两颊、口唇、舌体等处,2~3天后破溃形成溃疡,溃疡所致疼痛明显,患儿往往进食困难,精神状态差,烦躁不安,易流口水。家长容易着急,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可用思密达加利多卡因混合后每日2次涂口腔,以减轻口腔疼痛;口洁喷雾剂每日3次局部喷口腔,以促进溃疡愈合。口腔喷药后,嘱病人闭口15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2.6 休息与饮食 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对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静脉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7 重视症状护理(1)高热的护理:本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持续高热者应严密观察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必要时给予冰枕物理降温,密切观察降温措施后的体温,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在38.5℃以下的患儿嘱家长给患儿多饮温开水,体温超过38.5℃的遵医嘱予药物降温,一小时后复测体温,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2)脑水肿的护理:保持病室安静,降低环境刺激,减少噪声,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对高热不退、嗜睡、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的患儿,应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及时遵医嘱予甘露醇降颅内压,配合使用地塞米松,输注甘露醇应30 min内快速输完,输注过程要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发现外渗时应时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引起局部皮下组织坏死,酌情使用镇静剂,使患儿得到休息,促进恢复。出现呕吐时,取侧卧位,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2.8 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做好健康宣教,利用墙板、讲座等各种形式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告知家长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住院期间不要串病房,注意勤洗手、勤通风,增加营养,合理休息。患儿饭前便后要洗手,所用的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并专人专用。不要让患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大人在接触患儿前后也必须洗净双手。住院期间大人及患儿均不能接触其他健康小孩,因为大人由于抵抗力强不会发病,但属隐性感染者,可在接触其他健康小孩时间接传播给孩子。因此,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手足口病临床没有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及疫苗预防,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向家长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对托幼机构及小学重点进行宣教,告知家长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家里经常开窗通风,玩具、餐具、衣物定期消毒。对于发热、出现皮疹等疑似病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结果

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二组患儿相关观察指标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下降,护患满意率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二组患儿相关观察指标对比

4 讨论

手足口病临床分为4期,第1期为单纯的手足口病期,如无发热,精神状况良好,可行居家隔离治疗;第2期为神经系统受累期,表现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患儿如不及时给予临床干预,病情可迅速恶化,成为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危重型,转入第3期,第4期为恢复期。重症危重型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发现手足口病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防止患儿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是提高手足口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皮肤和口腔护理、症状护理、健康教育等的护理干预,促进改善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了患儿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提高了护患满意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手足口病那些事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警惕手足口病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