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4-01-04 07:35
当代临床医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监护病房重症

张 丽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225000)

新生儿护理由于其对象特殊,具有高风险、难度大、工作复杂等特点[1]。探讨新生儿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对于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新生儿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2例,新生儿年龄为6h-5d,平均年龄为(2.1±0.6)d,其中早产儿27例,溶血症2例,发生窒息的患儿数量17例;对照组新生儿男性25例,女性新生儿21例,年龄4h-6d,平均年龄(2.3±1.5)d,早产儿26例,发生溶血症和窒息的新生儿数量分别为1例、19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无菌护理、临床表征观察等;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危险预防措施,例如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时间,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将这两项记录项目作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6例新生儿在接受上述护理后,其重症监护时间为(7.5±2.3)d,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为(92.3±1.2);对照组患儿的重症监护时间为(13.2±1.1)d,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0.1±3.7)。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综合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综合比较分析(±s)

家属护理满意度对照组组别 例数 重症监护时间(d)46 13.2±1.1 80.1±3.7观察组 46 7.5±2.3 92.3±1.2 χ2 — 8.571 9.243 P — <0.05 <0.05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1)自身因素。新生儿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较差,免疫能力低下,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感染[2],且新生儿的病情变化迅速,增大护理难度。(2)管理制度因素。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病房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不到位,这一现象在夜间病房巡视中尤为明显;且新生儿的腕带遗失现象在护理工作中比较常见[3]。(3)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专业知识水平不达标,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针对新生儿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1)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制度建设,使护理人员数量很好地满足工作需求;可组织护士长进行巡视,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良好落实。(2)护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并熟练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3)应确保重症监护病房的无菌环境,为新生患儿的病情恢复提供良好条件。(4),确保新生儿始终佩戴正确腕带。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全面分析新生患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能够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效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1]刘黎玲.新生儿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21-123.

[2]康朝凤.浅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J].医药前沿,2012,02(12):367-368.

[3]廖建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工企医刊,2013,26(6):94-95.

猜你喜欢
监护病房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