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2014-01-10 06:13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心衰心功能病情

伍 静 郭 华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 450052

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到终末阶段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发绀等,处理不及时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据报道,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结局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及时有效的处理。近年来,我院对急救部所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急诊部接受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根据院前急救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6~75 岁,平均(64.7±6.4)岁;心功能分级:III 级23例,IV 级17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8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14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8~76 岁,平均(67.6±7.0)岁;心功能分级:III 级25例,IV 级15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9例,扩张性心肌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及基础心脏疾病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临床医师到达现场后迅速实施急救,待患者病情缓解后通过急救车上迅速转运。对照组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急救模式,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仅给予面罩吸氧、舌下含服药物等紧急措施,同时转移至急救车上,在急救车上边转运边治疗。治疗方法:①吸氧方式采取面罩或高流量导管吸氧;②体位保持头高脚低位;③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针对性处理;④胸痛剧烈者可适量给予盐酸吗啡2~5mg 镇痛;⑤根据患者病情表现选择合适药物:强心(西地兰0.3~0.4mg 静脉滴注),利尿(速尿20~40mg 静脉滴注),扩血管(硝酸甘油1~2 片舌下含服),氨茶碱0.25~0.5g 平喘解痉等。所有患者均采用就近送院的原则。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心功能NYHA 分级标准,心功能改善2 个级别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 个级别为有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31,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转运途中病情变化比较

观察组转运途中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发生率为2.5%,对照组转运途中有4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0%,所有患者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后有所好转,观察组病情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前急救是指针对急危重症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工作,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院前急救模式[2-3]。急性左心衰发病凶险,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是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的急重症。急诊医生在出诊急性左心衰患者时实施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可初步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猝死发生,减少转运过程的危险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4-5]。但是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具体的转运顺序尚没有权威研究证实,院前急救模式存在着先 疗后转运和边转运边治疗两种模式。上述两种模式优劣需要具体临床研究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现场急救仅给予吸氧、舌下含服药物等简单措施,在急救车上边治疗边转运。此种急救模式从医生来到现场至患者送达医院所需的时间较短,在急救车上患者也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是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仅为55%,无效者达45%,由此可见,急性左心衰患者在病情无缓解的情况下转运往往会加重病情,其具体原因可能为一下几点:①搬运过程中患者体位不正确,导致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②转运过程中患者情绪紧张,呼吸频率增加,耗氧量增加[6-8];③氧气袋内压力不足以提供患者所需氧量;④现场急救所用药物如硝酸甘油、速尿等尚未发挥药效[9-10]。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转运风险,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1]戈兆蕊.院前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437-438.

[2]陈玉琴,李莉.两种院前急救模式治疗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22):4221-4222.

[3]Li Yan,Li,Peng,Cui Yong-Ying.A historical retrospec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J].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China :1980),2013,4(43):218-219.

[4]冯建宏,祁杰.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35-636.

[5]代瑞兰,赵红印.比较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07-108.

[6]崔守永.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模式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6):69-70.

[7]Mort,Alasdair J,Rushworth,Gordon F.Exploration of key stakeholders'preferences for pre-hospital physiologic monitoring by emergency rescue services[J].Journal of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computing,2013,6(27):599-607.

[8]哈斯木江.买买提依明,刘永平.两种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预后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7):70,72.

[9]崔巍.院前急救管理模式探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1):90-91.

[10]王燕.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42-143.

猜你喜欢
心衰心功能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