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ICU护理管理有效预防控制ICU医院感染

2014-01-10 06:13张枭然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感染率管路呼吸机

张枭然

郑州颐和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郑州 450047

ICU 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地方,存在各种侵入性操作等高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发病率常高于其他科室[1],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加强ICU 患者的护理管理,关注重点环节、危险因素,重点干预诊疗及护理过程中的不规范医疗行为,可有效降低ICU 患者医院感染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7~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资料,对第三季度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危险因素,通过加强护理管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然后比较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医院感染率。

1.2 统计学分析方法

用SAS9.1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13年第三、四季度医院感染情况采用率进行描述性分析,不同季度之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2.1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2.1.1 外源性因素 环境物体表面不洁净,消毒处理不彻底(空气净化设施、仪器物体表面);呼吸机及管路的管理和使用不规范(呼吸机进气及出气口、湿化器、呼吸机管路、细菌过滤器、冷凝水等);医务人员着装不规范、手卫生依从率较低、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等。

2.1.2 内源性因素 患者管理:人工气道管理不规范(湿化方式、气管插管气囊上方滞留物的吸引等);胃管及口腔护理不恰当;患者抵抗力低下(自身健康基础情况差,侵入性操作的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增加感染机会。

2.2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2.2.1 控制外源性感染

(1)加强监护室内环境及物品管理。①ICU 救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机械通气患者携带的各种细菌可以通过分泌物、排泄物大量排出,与空气中的尘埃混合,以气溶胶状态悬浮于空气中,易造成病房内的空气污染。空气洁净系统可对空气起到净化效果,为保证净化效果,应每天对回风口格栅,每周对滤网进行清洁消毒,并每月进行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同时定期维护、保养、更换过滤器,保证空气达到自净后要求,有效预防空气污染造成的感染。②为防止环境污染造成医院感染,应每日对监护室内墙面、地面、物体及仪器设备表面采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感染患者房间及其使用的设备可增加消毒剂浓度至(2000mg/L)和增加消毒频次(每班次)进行消毒,患者出入院及转科及时进行终末处理。③对所有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均应交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置,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立即更换,一次性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废弃,防止医疗用品造成的医院感染。

(2)加强呼吸机及管路管理。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增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也逐渐增多[3],病死率呈上升趋势,VAP 也成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吸机及管路的规范管理及使用是预防VAP 的关键。①使用中的呼吸机每日采用75%的酒精擦拭表面,出入口在管路更换时亦应采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湿化器内灭菌水做到每日更换;可循环使用的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连同湿化器一同交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并且处理后呼吸机管路应保存在包装内,不能提前安装;一次性细菌过滤器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空气过滤网每周清洁。②呼吸机管路内冷凝水是呼吸机管路内的高污染物质,应保证集水杯位置于管路最低位,冷凝水达1/2 满时及时倾倒,以免积聚过多返流向患者气道,造成感染。倾倒时亦应进行充分消毒,将集水杯内冷凝水倾倒入含有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中密闭保存,感染患者可增加至2000mg/L,30 min 后方可倒入污水系统,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表1 2013年7~12月ICU 医院感染情况

(3)加强医务人员管理。①严格区域管理。医务人员着装及工作流程应符合要求,进入ICU人员着装规范,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严格限制人员流动。②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经手接触传播感染是医院感染的最直接途径[4],及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以及正确使用手套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医务人员应确切落实手卫生规范,执行WHO 手卫生指征,并根据需要选择佩戴橡胶手套,除去手套后及时进行手卫生。因手套材质存在有不可见的渗透,并且医务人员在除去手套时也可能会造成手部的污染,所以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除去手套后亦应立即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同时应加强手卫生用品的管理,洗手液、干手纸巾配备齐全,每位患者床旁悬挂快速手消毒剂,所有医务人员在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体液暴露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均能按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或手消毒,在需要干手时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防止接触传播造成的医院内感染。③加强无菌操作技术,注重操作前后的护理。对于各项侵入性操作,医务人员均应认真执行无菌技术,同时保证护理操作规范,从而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机会。

2.2.2 控制内源性感染

(1)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①选择合适的湿化方式。蒸汽加温湿化器可以避免在管道内形成冷凝水,减少VAP 的发生;同时,对于低通气量、呼吸道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可使用具有细菌过滤功能的热湿交换器(人工鼻),能够明显降低VAP 患病率,同时也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②气管插管气囊上方滞留物正确有效的吸引。及时有效地吸出声门下分泌物是预防VAP 的关键。吸引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及时清除气管分泌物,并且在经不同部位吸痰时,如气管、口腔、鼻腔时,吸痰管要做到分开使用、每次更换。如果是气管切开患者,还要注意保持气管切开部位清洁干燥,每天更换纱布2 次,遇到污染随时更换。③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进行体外排痰。可采用传统手法每2h1 次,或体外排痰机每天振肺4 次,通过外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加强胃管和口腔的护理。①留置胃管患者,进食30 min内尽量不要吸痰,应在鼻饲前进行彻底吸痰。②鼻饲时采取少量多次喂食,降低胃内容量,鼻饲后1~2 h 内根据病情抬高床头30°~50°,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减少引起肺部感染的机会。③密切观察痰液性状及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胃内容物返流导致的误吸,必要时停止鼻饲,以免造成患者肺部感染。④按时(每日两次)规范进行口腔护理[5],降低口咽部及上消化道的定植菌,注意清除易残留污垢和细菌的部位,双颊及口咽部,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3)保护易感患者。①对于年老体弱、小儿或患有长期慢性及重症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应采取保护性措施。注意保暖、保持合适体位,增加营养、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等。②对于存在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应防止患者机体天然屏障被破坏后抵抗力低下所造成的感染,如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和手术后的患者,注意规范实施治疗及护理操作,防止各类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③配合医师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注意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性,以利于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耐药菌的感染。

3 效果

2013年7~12月,我院ICU 共收治患者188人,发生医院感染8人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26%,医院感染例次率为4.79%。其中7~9月医院感染率7.69%,10~12月医院感染率1.82%,第四季度医院感染率较第三季度明显下降,下降了5.87 个百分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3,P=0.04)如表1 所示。

4 结语

加强ICU 护理管理,重点关注环节质量控制,是有效预防控制ICU 医院感染的关键[6]。分析2013年7~12月ICU 医院感染情况,科室出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针对能够引起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的各项因素积极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并监督实施,重点加强医务人员管理,患者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等。通过一系列规范、细节化的管理,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制度等,有效降低了ICU 医院感染率。

[1]赵静.ICU 预防院内感染隔离标识系统的建立与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886-888.

[2]王素君.强化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2,(18):145.

[3]陈立萍,宗永忠,李青荷,等.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湿化液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44-1646.

[4]鲁菊英,徐建辉,徐旭娟.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757-4758.

[5]乔田田,陆慰英.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24-1028.

[6]陈建花.加强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01-2702.

猜你喜欢
感染率管路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CAE仿真的制动管路设计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